一种兼容多平台的智能上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157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兼容多平台的智能上盖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检测工作站,包括推盒传感器,检测待上盖盒子的经过,并将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所述推盒传感器一侧设有推入盒块;供盖工作站、包括供盖机构,所述供盖机构一侧设有将供盖机构上的盖子推出的推盖气缸;上盖工作站、包括信息交互模块、夹紧装置和夹爪,所述夹紧装置设于信息交互模块的两侧,所述夹爪设于所述夹紧装置的一侧,所述信息交互模块接收推入盒块所推入的盒子,检测盒子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该装置通过模块化集成的思想,可以安装在多种型号、多种规格下的智能工厂产线仿真平台。台。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容多平台的智能上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教学
,特别涉及一种兼容多平台的智能上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世界的工业大国相继对制造业提出了全新的升级思路和转型方向。德国的工业4.0战略,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战略等,中国也顺势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旨在发展全新的制造模式。在这股浪潮下,需要大量面向智能工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促进创新发展。各大院校纷纷开设了相关课程,提供了相关工业4.0、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智能制造等的授课。但与此同时,考虑到引入的大量新技术和新应用,必要的实训操作不可或缺,才可培养学生从书本走向真正的工业现场。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很多用于教学领域的智能工厂产线仿真平台,以引入一定的实际情境和实训操作,辅助老师更好地解释智能工厂的相关知识。针对多种型号、多种标准的智能工厂产线仿真平台,本设计结合模块化设计理念,提出一种兼容于多种智能工厂产线仿真平台上的智能上盖装置,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兼容多平台的智能上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兼容多平台的智能上盖装置,包括
[0005]控制单元;
[0006]检测工作站,包括推盒传感器,检测待上盖盒子的经过,并将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所述推盒传感器一侧设有推入盒块;
[0007]供盖工作站、包括供盖机构,所述供盖机构一侧设有将供盖机构上的盖子推出的推盖气缸;
[0008]上盖工作站、包括信息交互模块、夹紧装置和夹爪,所述夹紧装置设于信息交互模块的两侧,所述夹爪设于所述夹紧装置的一侧,所述信息交互模块接收推入盒块所推入的盒子,检测盒子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所述夹紧装置夹紧放置在信息交互模块上的盒子,夹爪夹住供盖工作站处的盖子给盒子上盖。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工作站还包括推入盒气缸、推盒传感器安装件、推入盒气缸安装板、推入盒块,所述推入盒块安装于推入盒气缸的活塞杆前端,推入盒气缸固定在推入盒气缸安装板上,所述推盒传感器安装固定在推盒传感器安装件上。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盖工作站还包括机器人、夹爪气缸、夹爪、推出盒气缸、夹紧气缸、推出盒块、夹紧块、信息交互模块安装板,所述夹紧气缸安装于信息交互模块的左右两侧,所述夹紧块安装在夹紧气缸上,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安装在信息交互模块安装板前方凹槽处,推出盒气缸安装固定在信息交互模块安装板的后半部分顶部,所述
推出盒块安装推出盒气缸活塞杆前端,所述机器人独立安装在推出盒气缸的一侧,所述夹爪气缸安装在机器人的活动轴上,所述夹爪安装在夹爪气缸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供盖工作站还包括底板、支柱、推盖板、推盖导向板、推盖块、盖托板、推盖气缸和连接板,所述供盖机构包括装盖桶和检测传感器,所述装盖桶和检测传感器通过连接板与推盖板连接,所述底板与推盖板通过支柱固定,所述推盖导向板安装于推盖板上,所述推盖板固定与推盖气缸活塞杆前端,所述盖托板与推盖块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单元为S7-1200的PLC控制器。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可以是RFID读写模块、NFC等。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推盒传感器、检测传感器可以是霍尔传感器、接近开关等。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机器人可以是四轴机器人、六轴机器人等。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中一种兼容多平台的智能上盖装置,该装置针对现时大力发展的智能工厂教学,设计了一种兼容多平台的智能上料装置;通过模块化集成的思想,该模块可以安装在多种型号、多种规格下的智能工厂产线仿真平台;同时,该装置支持根据不同的需求,更改相关的模块,实现定制应用;本设计可以减少各种仿真平台开发的工作量,提升开发效率;同时内部的各种模块易于更换,满足多种情境下的教学需要;此装置可用于教学、科研、实训等多个领域,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兼容多平台的智能上盖装置的中供盖工作站方向一的结构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兼容多平台的智能上盖装置的中供盖工作站方向二的结构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一种兼容多平台的智能上盖装置的中检测工作站和上盖工作站的机构图。
[0021]图中标号:1、供盖机构;2、装盖筒;3、检测传感器;4、底板;5、支柱;6、推盖板;7、推盖导向板;8、推盖块;9、盖托板;10、推盖气缸;11、连接板;12、推入盒气缸;13、推盒传感器;14、推盒传感器安装件;15、推入盒气缸安装板;16、推入盒块;18、机器人;19、信息交互模块;20、推出盒气缸;21、夹紧气缸;22、推出盒块;23、夹紧块;24、信息交互模块安装板;25、夹爪气缸;26、夹爪;27、机器人固定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3]如附图所示:一种兼容多平台的智能上盖装置,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推盒传感
器13、检测传感器3的脉冲信号,并控制各设备工作;检测工作站,包括推盒传感器13,检测待上盖盒子的经过,并将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同时所述推盒传感器13一侧设有将盒子推出的推入盒块16;供盖工作站、包括供盖机构1,所述供盖机构1一侧设有将供盖机构1上的盖子推出的推盖气缸10;上盖工作站、包括信息交互模块19、夹紧装置和夹爪26,所述夹紧装置设于信息交互模块19的两侧,所述夹爪26设于所述夹紧装置的一侧,所述信息交互模块19接收推入盒块16所推入的盒子,检测盒子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所述夹紧装置夹紧放置在信息交互模块19上的盒子,夹爪26夹住供盖工作站处的盖子给盒子上盖。
[0024]优选地,所述检测工作站还包括推入盒气缸12、推盒传感器安装件14、推入盒气缸安装板15、推入盒块16,所述推入盒块16安装于推入盒气缸12的活塞杆前端,增大与盒子接触面的摩擦力;推入盒气缸12固定在推入盒气缸安装板15上,所述推盒传感器13安装固定在推盒传感器安装件14上,用于检测待上盖盒子的经过,当有盒子经过时,控制单元接收到推盒传感器13的脉冲信号,从而控制推入盒气缸12做出相应动作。
[0025]优选地,所述上盖工作站还包括机器人18、夹爪气缸25、夹爪26、推出盒气缸20、夹紧气缸21、推出盒块22、夹紧块23、信息交互模块安装板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容多平台的智能上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检测工作站,包括推盒传感器,检测待上盖盒子的经过,并将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所述推盒传感器一侧设有推入盒块;供盖工作站,包括供盖机构,所述供盖机构一侧设有将供盖机构上的盖子推出的推盖气缸;上盖工作站,包括信息交互模块、夹紧装置和夹爪,所述夹紧装置设于信息交互模块的两侧,所述夹爪设于所述夹紧装置的一侧,所述信息交互模块接收推入盒块所推入的盒子,检测盒子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所述夹紧装置夹紧放置在信息交互模块上的盒子,夹爪夹住供盖工作站处的盖子给盒子上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多平台的智能上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作站还包括推入盒气缸、推盒传感器安装件、推入盒气缸安装板、推入盒块,所述推入盒块安装于推入盒气缸的活塞杆前端,推入盒气缸固定在推入盒气缸安装板上,所述推盒传感器安装固定在推盒传感器安装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多平台的智能上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工作站还包括机器人、夹爪气缸、夹爪、推出盒气缸、夹紧气缸、推出盒块、夹紧块、信息交互模块安装板,所述夹紧气缸安装于信息交互模块的左右两侧,所述夹紧块安装在夹紧气缸上,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虎万加富黄佳俊王世勇刘世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启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