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电路、液晶显示体驱动用电源以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137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源电路,它设置:根据第1电位和与该第1电位不同的第2电位供给多个输出电位的多个输出电路部,以及形成上述第1电位与上述第2电位中间的1个或多个中间电位的中间电位形成部,供给上述第1电位、上述第2电位和上述中间电位之中的1个电位、以及与该电位不同的上述中间电位,作为上述输出电路部的驱动电位。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源电路,其特征是将上述第1电位和上述中间电位作为驱动电位供给上述多个输出电路部之中一部分的输出电路部,并将上述中间电位和上述第2电位作为驱动电位供给上述输出电路部之中其他的输出电路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电路、液晶显示体用电源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涉及可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板驱动用电源而供给合适的多种电位的多输出电源电路的新结构。已往,在液晶板的驱动电路中使用能供给多种电位的电源电路,作为这种电源电路的例子,例如有特开平2-150819号公报所公开的电源电路。图11是表示已有电源电路的示意结构图。在液晶板1中,将每个成条状延伸的多个并排的段式电极SE1、SE2、…(以下总称为SEn)和沿与这些段式电极正交方向延伸的多个并排共用电极CE1、CE2…(以下总称为CEn)设置成挟着图中未示出的液晶层的相对向状态。这些段式电极SEn和共用电极CEn相交叉处的液晶层的各个区域,转换其光学状态,构成可能控制或明或暗的象素,用作为液晶板整体的多数相素呈现出所希望的显示状态。在液晶板1上显示所希望的图象时,为了在段式电极SEn和共用电极CEn上形成与图象显示对应的象素状态,用液晶驱动电路,以规定时间施加规定的电位,即用所谓时间分隔驱动来控制具有把液晶层夹持在电极间的相当于电容结构的各象素的状态。图11示出的电路是将电位V0、V1、V2、V3、V4、V5供给液晶板1的驱动电路的多输出电源电路。在该电路中,首先,是以电源所供给的电源电位的高电位VDD和低电位VEE为基础,用分压电阻R1、R2、R3、R4、R5进行分压形成中间电位V1、V2、V3、V4。这些中间电位V1、V2、V3、V4又输入到在集成电路2内部形成的运算放大器OP1、OP2、OP3、OP4的非反相输入端。这些运算放大器OP1、OP2、OP3、OP4构成把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短路的电压跟随器,变成能以低的输出阻抗供给中间电位V1、V2、V3、V4。在各个运算放大器OP1、OP2、OP3、OP4的输出侧,分别连接有电阻R8、R9、R10、R11,此电阻R8~R11限制运算放大器OP1~OP4的输出电流,并起降低运算放大器OP1~OP4电力消耗的作用。并且,此前在包括电源电位VDD、VEE内的6种电位的上边3个和下边3个的各个电位之间连接电容器C1、C2、C3和C4。用这样形成的电源电路,把电源电位VDD作为VO、VEE作为V5,输出6种输出电位V0~V5。这些输出电位V0~V5,用与图象对应的影象信号相应操作的液晶驱动电路,施加于各自的分段电极SEn和共用电极CEn上。在此,借助于电压均匀化方法,以高负载时间分隔驱动液晶板时,所必需的电压电平,通常照图12所示的样子,是具有V0-V1=V1-V2=V3-V4=V4-V5……(1)(其中,V0>V1>V2>V3>V4>V5)的关系式的输出电位V0~V5。在分段电极SEn和共用电极CEn上所加的信号,例如为图12所示的。在图12中,用点划线表示的施加于分段电极SEn上的信号电位,在图12示出的帧0(以下称为Fr0)的期间,转换成V3和V5中的任一个,另外,在图12示出的帧1(以下称为Fr1)的期间,转换成V0和V2中的任一个。在此,例如信号电位V0是对应于象素区域的接通状态,信号电位V2是对应于断开状态。该分段电极SEn的电压电平间的转换状态按照所显示的图形而变化。另一方面,共用电极CEn上所加的信号电位,在Fr0期间,通常为非选择状态的V4,仅仅规定期间变成选择状态的V0。并且,在Fr1的期间,通常是非选择状态的1,仅仅规定期间变成选择状态的V5。使共用电极CEn成为选择状态的期间各共用电极每个都不一样,一般不会使多个共用电极CEn同时成为选择状态。在图12示出的Fr0和Fr1期间则成为交替反覆出现,因此,交流驱动象素区域内的液晶层,从而防止液晶层劣化。当这样的分段电极SEn和共用电极CEn的电位电平转换时,存在于液晶板上的许多的各个象素电容(由分段电极、共用电极以及夹持其间的液晶层构成)要进行充放电,所以通过液晶板并在电源电路的输出电位V0~V5的各电位电平之间产生电流。这时,在V0和V2之间,或者在V3与V5之间进行分段电极SEn的电位电平转换,并且,大部分的共用电极CEn处于非选择状态,分别变成V1和V4的电位电平。从而,随分段电极SEn的电位电平转换而来的电流,主要分别在V0、V1、V2之间和在V3、V4、V5之间流动。对此,共用电极CEn大体上如上述那样处于非选择状态,成为V1或V4的电位电平,可是如变成选择状态则成为V0或V5的电位电平。因而,随着共用电极CEn的电位电平转换而来的电流主要在V0、V3、V4、V5之间和V0、V1、V2、V5之间流动。这样的电流,亦即使用上述电源电路驱动液晶板1时发生在电源电路内的电流作为从电源电位VDD流到VEE的电流的一部分来供给。也就是,例如随着分段电极SEn的电位电平转换,如考虑使液晶板中从电位电平V3流到V4的电流,如图11所示,则此电流最初从电源电位VDD流出,经过运算放大器OP3,以电位电平V3流入液晶板1,再从液晶板1折回电位电平V4,经由运算放大器OP4,最终流进电源电压VEE。因而,图11示出的电源电路对液晶板1供给从输出电位V3流出并折回V4的电流时,由于自电源电位VDD流向输出电位V3的电流的电力消耗和由于自输出电位V4流到电源电位VEE为止的电流的电力消耗,只是引起运算放大器OP3和OP4发热,对液晶板1不起有效的作用,变成浪费的电力消耗。这里,随着分段电极SEn的电位电平转换而发生的电流主要是对于V0、V1、V2之间和V3、V4、V5之间流动的电流,而由于随共用电极CEn的电位电平转换而发生的电流主要在V0、V3、V4、V5之间或V0、V1、V2、V5之间流动,所以前者比后者各电位电平间的电压要小。因而,如用图11的电源电路,将供给随着分段电极SEn的电位电平转换发生的电流的情况与供给随着共用电极CEn的电位电平转换发生电流的情况进行比较,前者比后者由于在液晶板1内所消耗的功率的比率,对于上述的浪费的消耗电力来说很小,结果变成浪费更多电力。近年来,要求液晶显示板的大容量化和高速化的呼声高涨,为此使液晶板的时间分隔驱动时的高负载化明显起来了。为提高这种驱动时的有荷比,有必要用更高的电压作为电源电压,变成高电位VDD和低电位VEE的电位差扩大的结果,在图11示出的已有电源电路中,就发生以下种种问题。(1)由于利用上述电源电位VDD、VEE作为运算放大器的电源,因扩大了其电位差,造成因正常流过运算放大器的空载电流引起的消耗功率增大。(2)由于电源电压上升,在电源电路中必需用价格高的高耐压运算放大器。(3)由于电源电压上升,在上述的电源电路内所消耗的无用电力,特别是供给随着分段电极SEn的电位电平而转换的电流时,发生的无用的电力消耗也增大了。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各个问题,作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消耗电力小,而且便宜的电源电路,特别是,适于作为液晶显示体驱动电源的电源电路,由于采用这样的电源电路,就能取得降低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消耗电力和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基于第1电位和与第1电位不同的第2电位供给多个输出电位的多个输出电路部,以及形成上述第1电位和上述第2电位中之1或多个中间电位的中间电位形成部,并且是供给上述第1电位、上述第2电位以及上述中间电位之中的一个电位、以及与该电位不同的上述中间电位作为上述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田部聪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