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的换热板片及其换热芯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14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的换热板片及其换热芯体结构,所述换热板片两端的同侧分别设有入口角孔和出口角孔,另一侧对应设有出口角孔配对孔和入口角孔配对孔,入口角孔上连接有多个入口导流筋板,入口导流筋板之间形成与入口角孔连通的入口导流槽,出口角孔上连接有多个出口导流筋板,出口导流筋板之间形成与出口角孔连通的出口导流槽,入口导流筋板与出口导流筋板之间对应连接多个纵向筋板,纵向筋板之间形成的流道与入口导流槽和出口导流槽连通,在换热板片内沿着流道的纵向方向设有与纵向筋板连接成为一体的横向加固与扰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板片通过设置横向加固与扰流结构,可以对纵向筋板进行横向加固以及对流道内的工作介质进行扰动而强化换热。道内的工作介质进行扰动而强化换热。道内的工作介质进行扰动而强化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的换热板片及其换热芯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的换热板片及其换热芯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过程,换热板片是构成换热器的基本部件,也是决定换热器结构型式与性能优劣的关键部件。在一些工业应用领域,会对换热器同时提出减重、减尺寸、耐高温、耐高压的需求。现有技术采用适当工艺加工出薄的换热板片,并用钎焊或扩散焊工艺将多个换热板片叠放和焊接成为一个换热芯体。但是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采用化学侵蚀去除板片表面材料产生工作介质流动通道难以更加多样;二是机械加工方式的板片难以兼顾增大换热比表面积和流道侧壁筋板的加固,不利于多个板片的钎焊或者扩散焊连接,并且不利于提高换热芯体的体积热功率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换热器的换热板片及其换热芯体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换热器的换热板片及其换热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芯体结构和换热板片,所述换热芯体结构由多层所述换热板片及多层隔板相互间隔叠加固定连接组成,所述换热板片两端的同侧分别设有入口角孔和出口角孔,所述换热板片上对应入口角孔和出口角孔的另一侧设有出口角孔配对孔和入口角孔配对孔,所述入口角孔上连接有多个入口导流筋板,所述入口导流筋板之间形成与所述入口角孔连通的入口导流槽,所述出口角孔上连接有多个出口导流筋板,所述出口导流筋板之间形成与所述出口角孔连通的出口导流槽,所述入口导流筋板与所述出口导流筋板之间对应连接多个纵向筋板,所述纵向筋板之间形成的流道与所述入口导流槽和所述出口导流槽连通,在换热板片内沿着流道的纵向方向设有与纵向筋板连接成为一体的横向加固与扰流结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加固与扰流结构的高度小于换热板片的最大厚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纵向筋板的形式为直筋板、波纹形筋板或变截面筋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流道的深度小于换热板片厚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两侧的热换板片中的入口角孔对应设置,所述隔板两侧的热换板片中的出口角孔对应设置。
[0010]本技术的换热板片,通过在流道中采用机械加工方式制造较复杂流道形式,并且通过设置横向加固与扰流结构,一方面可以对纵向筋板进行横向加固,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流道内的工作介质进行扰动而强化换热;用上述方案的换热板片制造换热芯体时,纵向筋板因受到横向加固而抑制超量变形,可以采用钎焊或者扩散焊接工艺进行焊接连接,并可以采用较小厚度的板片来降低其导热热阻,更加有利于增强换热芯体的体积功率密
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中换热板片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换热芯体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换热芯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换热芯体结构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7]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换热板片,包括入口区、有效区和出口区;所述入口区包括入口板缘区、入口角孔1、入口导流槽3、入口导流筋板2、出口角孔配对孔11,所述入口板缘区属于换热板片中不设置孔、流道及其附属的扰流结构的部分,其厚度等于换热板片的最大厚度,且具有光洁平面以利于换热器制造的钎焊或者扩散焊接,并在焊接后用以构成工作介质的压力边界;所述入口角孔1,是工作介质进入换热板片的通道,入口角孔1与入口导流槽3相连通,入口角孔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三角形、菱形、矩形、多边形等形状;所述入口导流槽3,是由若干入口导流筋板2分隔形成、深度小于换热板片最大厚度的流通通道,入口导流槽3将入口角孔1流入的工作介质较为均匀地分配至板片的各个流道5中;所述入口导流筋板2,是与换热板片成为一体的结构,可通过化学、机械等减材制造方法进行加工,或者通过增材制造方法实现,且入口导流筋板2具有光洁平面,该平面与入口板缘区的表面应尽可能精确地处于一个平面上,以利于多个板片叠放在一起时的钎焊或者扩散焊接;所述出口角孔配对孔11,是用于另一侧的配对板片上的工作介质流出汇集的通道,其中所流通工作介质在板片焊接起来后与当前板片内的工作介质不发生混合;
[0018]所述的换热板片有效区,包括横向边缘区、流道5、纵向筋板4、横向加固与扰流结构6;所述横向边缘区,属于换热板片中不设置孔、流道及其附属的横向加固与扰流结构的部分,其厚度等于换热板片的最大厚度,且具有光洁平面以利于换热芯体制造的钎焊或者扩散焊接;所述流道5由相邻的带有扰流结构的纵向筋板4分隔形成,流道5 的深度小于换热板片的最大厚度;所述的纵向筋板4,是与换热板片成为一体的结构,可通过化学、机械等减材制造方法进行加工,或者通过增材制造方法实现,其长度与宽度之比、长度与高度之比较大,且纵向筋板4具有光洁平面,该平面与入口板缘区、横向边缘区的表面应尽可能精确地处于一个平面上;所述的横向加固与扰流结构6,沿着流道5的纵向方向按照一定间隔长度进行设置,并与纵向筋板4 连接成为一体,横向加固与扰流结构6的高度小于换热板片的最大厚度,横向加固与扰流结构6的纵剖面可采用半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翼型等特定形状,这些横向加固与扰流结构6在纵向筋板的长宽比、高宽比较大时能起到横向加固、防止纵向筋板4在焊接时变形过大的作用,还能够通过扰动工作介质流动形态而起到强化换热的作用;
[0019]所述的换热板片出口区,包括出口板缘区、出口角孔9、出口导流槽8、出口导流筋板7、入口角孔配对孔10;所述出口板缘区属于换热板片中不设置孔、流道及其附属的扰流
结构的部分,其厚度等于换热板片的最大厚度,且具有光洁平面以利于换热器制造的钎焊或者扩散焊接;所述出口角孔9,是工作介质进入换热板片的通道;所述出口导流槽8,是由若干出口导流筋板7分隔形成、深度小于换热板片最大厚度的流通通道;所述出口导流筋板7,是与换热板片成为一体的结构,可通过化学、机械等减材制造方法进行加工,或者通过增材制造方法实现,且出口导流筋板7具有光洁平面,该平面与出口板缘区的表面应尽可能精确地处于一个平面上,以利于多个板片叠放在一起时的钎焊或者扩散焊接;所述入口角孔配对孔10,是用于另一侧的配对板片上的工作介质流出汇集的通道,其中所流通工作介质在板片焊接起来后与当前板片内的工作介质不应发生混合。
[0020]如图3-5所示,所述的换热芯体包括多层间隔叠加固定的换热板片和隔板,所述隔板两侧的热换板片中的入口角孔对应设置,所述隔板两侧的热换板片中的出口角孔对应设置。所述的换热板片,其流道用于完成热的工作介质的流动换热;所述的隔板,包括板缘区、入口角孔、出口角孔、入口角孔配对孔、出口角孔配对孔,对于逆流式换热芯体,隔板的纵向方向的一端是入口角孔及出口角孔配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的换热板片及其换热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芯体结构和换热板片,所述换热芯体结构由多层所述换热板片及多层隔板相互间隔叠加固定连接组成,所述换热板片两端的同侧分别设有入口角孔和出口角孔,所述换热板片上对应入口角孔和出口角孔的另一侧设有出口角孔配对孔和入口角孔配对孔,所述入口角孔上连接有多个入口导流筋板,所述入口导流筋板之间形成与所述入口角孔连通的入口导流槽,所述出口角孔上连接有多个出口导流筋板,所述出口导流筋板之间形成与所述出口角孔连通的出口导流槽,所述入口导流筋板与所述出口导流筋板之间对应连接多个纵向筋板,所述纵向筋板之间形成的流道与所述入口导流槽和所述出口导流槽连通,在换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洲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益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