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地铁运行风险监控和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105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铁运行风险监控和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感知模块,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用于监测地铁环境信息和应急设备信息;服务端,用于根据环境信息确定风险预警信息,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用户端,用于获取风险预警信息,并可视化展示风险预警信息,以及发送根据风险预警信息生成的应急指令;执行端,包括至少一个现场控制器,用于执行应急指令控制应急设备;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环境信息和应急设备信息处理后发送至服务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地铁地下相对封闭环境下能够及时实现风险发现、预警和处理,提高了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性和稳定性。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运行风险监控和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运行安全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运行风险监控和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日新月异。就目前而言,开发城市地下空间主要有城市地下通道、地铁、隧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以及新兴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由于地铁便利快捷,无堵车和延时问题,吸引了大量客流。地铁运行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如:水灾、火灾、土建结构失效,异物入侵等,若风险不能提早预警、规避,势必将阻碍地铁的正常运行,威胁公共生命和财产安全。
[0003]但是风险的监测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存在数据采集、传输不及时,数据分析难度大的特点。地铁大部分灾害和风险的识别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地铁工作人员巡检工作与主观判断,灾害的处置过程需要大量人员参与,这造成风险规避能力差,风险发现不及时,风险处置过程低效。如何有效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提高风险的管理水平是地铁运行阶段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0004]并且现有方案多关注于警情发现,实际上在预测警情或发现警情之后往往还是通过派遣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救灾,而人员处理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运行风险监控和管理系统,以解决地铁地下相对封闭环境下风险发现、预警和处理不及时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运行风险监控和管理系统,包括:
[0007]感知模块,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用于监测地铁内环境信息和应急设备信息;
[0008]服务端,用于根据环境信息确定风险预警信息,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
[0009]用户端,用于获取风险预警信息,并可视化展示风险预警信息,以及发送根据风险预警信息生成的应急指令;
[0010]执行端,包括至少一个现场控制器,用于执行所述应急指令控制应急设备;
[0011]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境信息和应急设备信息处理后发送至服务端。
[0012]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知模块包括水位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有毒气体传感器、红外成像仪、摄像头和三维激光扫描仪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急设备包括灭火装置、排水泵、防淹门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知模块还包括GPS单元,用于定位风险预警信息中风险点的位置。
[0015]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端还包括现场采集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用户端采集的现场数据,所述现场数据包括音频数据、图像数据。
[0016]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端包括:
[0017]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用户端的用户身份信息;
[0018]风险处置模块,用于分析风险预警信息,根据风险预警信息确定风险情况发布应急指令;
[0019]可视化模块,用于可视化显示风险预警信息。
[0020]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险处置模块包括风险预警单元、应急处置单元和风险统计单元:
[0021]所述风险预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风险预警信息评估风险点和对应的风险等级;
[0022]所述应急处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风险点和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对应的应急措施,以生成对应的应急指令;
[0023]所述风险统计单元,用于统计历史风险记录,分析风险趋势,确定风险管控方案。
[0024]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险处置模块中预先存储有风险处置规则,用于根据风险预警信息确定风险情况匹配对应的应急措施,以生成对应的应急指令。
[0025]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包括:
[0026]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服务器接收的数据,包括环境信息和应急设备信息;
[0027]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有效数据;
[0028]风险评估模块,用于根据环境信息和应急设备信息统计风险预警信息。
[0029]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险评估模块中存储有预设的风险测算模型,所述风险测算模型基于贝叶斯网络生成。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铁运行风险监控和管理系统,通过感知模块检测地铁内的环境信息和应急设备信息,通过服务端根据环境信息确定风险预警信息,并发布风险预警信,通过用户端获取风险预警信息,并可视化展示风险预警信息,以及发送根据风险预警信息生成的应急指令,通过执行端的现场控制器控制应急设备以针对相应的风险预警信息作出及时处理,该系统能够综合地铁的环境信息确定风险预警信息实现提前预警,根据应急设备信息确定应急设备的运行情况,通过服务器和用户端的交互实现风险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处理,通过执行端直接调用现场控制器控制应急设备实现无需人员到达也能及时处理,提高了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地铁运行风险监控和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用户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风险处置模块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事故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等,但这些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与另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区域称为第二区域,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区域称为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两者都是区域,但其不是同一区域。术语“第一”、“第二”等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运行风险监控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感知模块,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用于监测地铁环境信息和应急设备信息;服务端,用于根据环境信息确定风险预警信息,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用户端,用于获取风险预警信息,并可视化展示风险预警信息,以及发送根据风险预警信息生成的应急指令;执行端,包括至少一个现场控制器,用于执行所述应急指令控制应急设备;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境信息和应急设备信息处理后发送至服务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运行风险监控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模块包括水位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有毒气体传感器、红外成像仪、摄像头和三维激光扫描仪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运行风险监控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设备包括灭火装置、排水泵、防淹门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运行风险监控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模块还包括GPS单元,用于定位风险预警信息中风险点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运行风险监控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还包括现场采集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用户端采集的现场数据,所述现场数据包括音频数据、图像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运行风险监控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用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道张丽梅苏栋刘炳胜肖冰谭颖恩陈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