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印机仿真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098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印机仿真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所述仿真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用于在控制面板的选择开关的控制下控制系统协调工作;控制面板,用于进行模式选择和模式显示;胶头运动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驱动胶头、导轨移动并显示各自位置;载物台运动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驱动滑台移动并显示滑台位置和工件的工位位置。显示滑台位置和工件的工位位置。显示滑台位置和工件的工位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印机仿真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印机仿真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印机仿真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移印属于特种印刷方式之一,即采用钢(或者铜、热塑型塑料)凹版,利用硅橡胶材料制成的曲面移印头,将凹版上的油墨蘸到移印头的表面,然后往需要移印的产品表面压一下就会出现凹板上的图文,最后烘干,检测装箱。
[0003]移印机就是通过封装好的的控制芯片、电路和按钮,控制前后气缸在导轨上运动和上下气缸对凹版上的油墨蘸到移印头的表面,然后在产品上的进行图案复印;以及根据需求进行不同模式的切换。移印机为了防止机器运行时产生的冲击带来的震动和移动,所以机身常采用质量较重的铸铁。
[0004]现有的移印机仿真系统具有如下缺点:
[0005]1.由于现实的移印机控制系统已经编好程序封装好,所以对于操作和维修人员,控制系统不易懂,若控制系统损坏则导致难以维护降低生产效率。
[0006]2、由于移印机价格较贵,在培训维修与操作人员时要将机器从生产线中停止,从而导致培训成本高。
[0007]3、由于机器本身大多数为实心铸铁比较笨重,所以导致移动工位较为不易,也会给搬运人员带来一定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印机仿真系统及其实现方法,以便使操作和维修人员更快更容易的明白弄懂移印机的控制和工作原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降低培训和生产成本。
[0009]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移印机仿真系统,包括:
[0010]主控模块,用于在控制面板的选择开关的控制下控制系统协调工作;
[0011]控制面板,用于进行模式选择和模式显示;
[0012]胶头运动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驱动胶头、导轨移动并显示各自位置;
[0013]载物台运动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驱动滑台移动并显示滑台位置和工件的工位位置。
[0014]优选地,所述主控模块包括晶体(X1)、起振电容(C1-C2)、复位电容(C3)、复位电阻(R1)、复位开关(RS1)和微处理器(U1),晶体(X1两端连接至微处理器(U1)的晶体输入端XTAL1和XTAL2,起振电容(C1-C2)分别跨接在微处理器(U1)的晶体输入端XTAL1、XTAL2和地间,复位电容(C3)、复位开关(RS1)并联后跨接在电源和微处理器(U1)的复位端RST间,复位电阻(R1)跨接在微处理器(U1)的复位端RST和地间,微处理器(U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配置
为输出连接至所述控制面板的总线收发器。
[0015]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总线收发器(U2)、七段显示管(DP1)、电源键(S0)和模式选择开关(S1-S4),其中所述总线收发器(U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U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总线收发器(U2)的输出连接至七段显示管(DP1)的输入端,七段显示管(DP1)的电源负端接地,总线收发器(U2)的方向选择端AB/BA和片选端CE接地,电源键(S0)和模式选择开关(S1-S4)的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U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P1.0、P1.1、P1.2、P1.3、P1.4相连组成P10、P11、P12、P13、P14网络,电源键(S0)和模式选择开关(S1-S4)的另一端接地。
[0016]优选地,所述胶头运动模块包括电机驱动模块(U3)、胶头驱动电机(M1)、导轨驱动电机(M2)、胶头上位/下位指示灯(D3/D1)和导轨前位/后位指示灯(D2/D4),电机驱动模块(U3)的输入端IN1、IN2、IN3、IN4分别与微处理器(U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P2.0、P2.1、P2.2、P2.3相连组成P20、P21、P22、P23网络,电机驱动模块(U3)的许可端ENA、ENB和电源端VCC、VS接电源VCC,电机驱动模块(U3)的感知端SENSA、SENSB和电源负端GND接地,电机驱动模块(U3)的输出端OUT1、OUT2、OUT3、OUT4分别与胶头驱动电机(M1)、导轨驱动电机(M2)的输入端相连,胶头上位/下位指示灯(D3/D1)的阳极分别与微处理器(U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P1.7、P2.4接组成P17、P24网络,导轨前位/后位指示灯(D2/D4)的阳极分别与微处理器(U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P1.6、P1.5相连组成P16、P15网络,胶头上位/下位指示灯(D3/D1)的阴极、导轨前位/后位指示灯(D2/D4)的阴极接地。
[0017]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所述载物台运动模块包括电机驱动模块(U4)、滑台驱动电机(M3)、滑台左位/右位指示灯(D14/D13)和载物台工位指示灯(D5-D12),所述电机驱动模块(U4)的输入端IN1、IN2分别与微处理器(U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P2.6、P2.7相连组成P26、P27网络,电机驱动模块(U3)的许可端ENA、ENB和电源端VCC、VS接电源VCC,电机驱动模块(U3)的感知端SENSA、SENSB和电源负端GND接地,电机驱动模块(U3)的输出端OUT1、OUT2分别与滑台驱动电机(M3)的输入端相连组成RIGHT、LEFT网络,滑台左位指示灯(D14)的阴极、右位指示灯(D13)的阳极与微处理器(U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P2.5相连组成P25网络,滑台左位指示灯(D14)的阳极接电源VCC,滑台右位指示灯(D13)的阴极接地,载物台工位指示灯(D5-D12)阳极分别与微处理器(U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P3.0-P3.7相连组成P30-P37网络,载物台工位指示灯(D5-D12)阴极接地。
[0018]优选地,所述仿真系统包括单色模式、双色模式、前后空行模式和上下空行模式四种工作模式,每种模式均从初始状态开始,电源键(S0)闭合,胶头上位、导轨后位和滑台右位指示灯亮,模式显示灯(DP1)显示0,闭合模式选择开关(S1、S2、S3、S4)分别进入单色模式、双色模式、前后空行模式和上下空行模式。
[001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印机仿真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步骤S1,初始化,完成各时钟以及端口设置;
[0021]步骤S2,扫描电源键(S0)和模式选择开关(S1-S4);
[0022]步骤S3,根据各开关按键的输入值进行模式选择,在断电状态、通电状态,没有可执行的动作,直接进行下一轮按键扫描,在单色模式、双色模式、前后空行模式、上下空行模式时,则进入对应子程序执行相应模式的工序,完成后进行下一轮按键扫描。
[0023]优选地,在单色模式子程序下,首先让系统回到预设的初始位置,若已在初始位置则直接进入工作,否则采取措施使各部件回到初始位置后才进入工作,后位下压,延时若干
时间—抬起,延时若干时间—前进,延时若干时间—前位下压,延时若干时间—抬起,延时若干时间—后退,延时若干时间,执行一个循环后进行状态的判断,从而达到单色自动和单循环两种功能,单循环执行完跳转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印机仿真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用于在控制面板的选择开关的控制下控制系统协调工作;控制面板,用于进行模式选择和模式显示;胶头运动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驱动胶头、导轨移动并显示各自位置;载物台运动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驱动滑台移动并显示滑台位置和工件的工位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印机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晶体(X1)、起振电容(C1-C2)、复位电容(C3)、复位电阻(R1)、复位开关(RS1)和微处理器(U1),晶体(X1两端连接至微处理器(U1)的晶体输入端XTAL1和XTAL2,起振电容(C1-C2)分别跨接在微处理器(U1)的晶体输入端XTAL1、XTAL2和地间,复位电容(C3)、复位开关(RS1)并联后跨接在电源和微处理器(U1)的复位端RST间,复位电阻(R1)跨接在微处理器(U1)的复位端RST和地间,微处理器(U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配置为输出连接至所述控制面板的总线收发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印机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总线收发器(U2)、七段显示管(DP1)、电源键(S0)和模式选择开关(S1-S4),其中所述总线收发器(U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U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总线收发器(U2)的输出连接至七段显示管(DP1)的输入端,七段显示管(DP1)的电源负端接地,总线收发器(U2)的方向选择端AB/BA和片选端CE接地,电源键(S0)和模式选择开关(S1-S4)的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U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P1.0、P1.1、P1.2、P1.3、P1.4相连组成P10、P11、P12、P13、P14网络,电源键(S0)和模式选择开关(S1-S4)的另一端接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印机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头运动模块包括电机驱动模块(U3)、胶头驱动电机(M1)、导轨驱动电机(M2)、胶头上位/下位指示灯(D3/D1)和导轨前位/后位指示灯(D2/D4),电机驱动模块(U3)的输入端IN1、IN2、IN3、IN4分别与微处理器(U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P2.0、P2.1、P2.2、P2.3相连组成P20、P21、P22、P23网络,电机驱动模块(U3)的许可端ENA、ENB和电源端VCC、VS接电源VCC,电机驱动模块(U3)的感知端SENSA、SENSB和电源负端GND接地,电机驱动模块(U3)的输出端OUT1、OUT2、OUT3、OUT4分别与胶头驱动电机(M1)、导轨驱动电机(M2)的输入端相连,胶头上位/下位指示灯(D3/D1)的阳极分别与微处理器(U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P1.7、P2.4接组成P17、P24网络,导轨前位/后位指示灯(D2/D4)的阳极分别与微处理器(U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P1.6、P1.5相连组成P16、P15网络,胶头上位/下位指示灯(D3/D1)的阴极、导轨前位/后位指示灯(D2/D4)的阴极接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印机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所述载物台运动模块包括电机驱动模块(U4)、滑台驱动电机(M3)、滑台左位/右位指示灯(D14/D13)和载物台工位指示灯(D5-D12),所述电机驱动模块(U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达维王庆华胡延华何军拥傅仁轩马鑫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