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肝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096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类肝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为:以硫酸软骨素为原料,经多硫酸化、纳滤除杂、过柱处理、过氧化氢、纳滤除盐、冷冻干燥得到精品类肝素。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类肝素钠的制备方法,合成工艺简单,生产操作易于控制,生产设备无特殊要求,有机试剂使用少,环保易处理,产品分子量范围稳定、理化指标控制在质量标准范围内,同时产品收率正常,纯度高,杂质少,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类肝素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类肝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类肝素即类似肝素的物质,是在化学结构上与肝素有一定程度的类似、具有抗凝血活性的酸性黏多糖类物质。类肝素可以通过与血管内皮表面结合,促进了具有抗血栓活性的内源性氨基多糖的释放,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及血流速度,从而改善中间代谢,促进皮肤营养的供给及废物的排泄,从而具有抗血栓形成、消炎、止痛、改善患处血液循环、吸收渗出物、治愈水肿及浮肿、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在角质软化剂、天然保湿剂的协同作用下,能够抑制胶原纤维的过度增长,减轻瘢痕形成;并能保留皮肤表面水分,使胶原纤维软化,弹性增强,对增生性瘢痕有软化作用。临床适用于血管栓塞、静脉曲张、浅表静脉炎、软化疤痕等。
[0003]同时,以硫酸软骨素进行制备的类肝素作为硫酸化多糖、抗菌谱广,对许多致病菌如化脓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菌群(大肠杆菌)、致病性真菌(白色念珠菌)、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发炎病症,改善患处血液循环,吸收渗液,治愈水肿及浮肿。
[0004]Petitou等人在美国专利“硫酸软骨素和硫酸皮肤素类硫酸化的硫酸软骨素类衍生物的制备”(US5382570)曾经公开了硫酸化硫酸软骨素的制备方法,但是该方法具有工艺复杂、试剂成本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以及所得产物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活性等特征,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0005]公开号为CN1789287A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多硫酸化硫酸软骨素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公开了使用氯磺酸、浓硫酸制备多硫酸化硫酸软骨素的方法,但是由于氯磺酸和浓硫酸具有高度危险性,操作有难度,工业生产中对设备要求高,因而应用受到限制。另外,申请人重复上述文献,产物的收率较低,操作难度高,因而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0006]公开号为CN104877042A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类肝素的制备方法,其中公开了使用不同磺化剂制备类肝素的方法,但是没有太多说明类肝素的相关数据,申请人重复上述文献方法时,产物杂质较多,分子量分布不均,不利于产物的使用,并且引入较多有机试剂,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类肝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成本低,环保,所用有机试剂少,易于掌握,制备所得类肝素具有分子量稳定、杂质含量低、安全有效、磺化程度稳定的优点。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类肝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前处理:将甲酰胺、极性有机溶剂按1:1-10比例混合;
[0011]2)磺化反应:将硫酸软骨素溶解于6-10倍体积的步骤1)得到的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吡啶三氧化硫,于50-90℃的温度下反应2-10h;
[0012]3)纳滤除胺:将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调节pH至7,使用截流分子量为300-3000的纳滤膜进行纳滤操作,纳滤操作期间持续添加去离子水,测得透过液电导率在300-600停止添加去离子水;待固体总重与截流液体积的比值为10-50%W/V时停止纳滤操作,收集液体;
[0013]4)离子交换树脂脱蛋白:将步骤3)所得液体依次经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大分子蛋白处理,收集pH<5的部分,然后用碱液调节pH至6.5-7.8;
[0014]5)过氧化氢脱色:将步骤4)所得溶液过滤浓缩后,将pH调节至9-11,加入过氧化氢进行脱色3-12h;
[0015]6)纳滤除盐和冷冻干燥:将步骤5)所得溶液过滤浓缩后,将pH调节至6-7,使用纳滤膜进行纳滤操作,纳滤操作期间持续添加去离子水,测得透过液电导率在1-300时停止添加去离子水;待固体总重与截流液体积的比值为10-80%W/V时停止纳滤操作,收集液体,冷冻干燥得类肝素。
[0016]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类肝素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极性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吡啶。
[0017]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类肝素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将甲酰胺、极性有机溶剂按1:1-5比例混合。
[0018]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类肝素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将甲酰胺、极性有机溶剂按1:1比例混合。
[0019]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类肝素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纳滤膜的截流分子量为300-3000。
[0020]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类肝素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碱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NaOH溶液。
[0021]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类肝素的制备方法,步骤5)中,所述过氧化氢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
[0022]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类肝素的制备方法,步骤6)中,所述纳滤膜的截流分子量为300-3000。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类肝素钠的制备方法,其合成工艺简单,生产操作易于控制,生产设备无特殊要求,有机试剂使用少,环保易处理,产品分子量范围稳定、理化指标控制在质量标准范围内,同时产品收率正常,纯度高,杂质少,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0025]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分子量GPC图谱。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一的分子量GPC图谱。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二的分子量GPC图谱。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三的分子量GPC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一
[0033]一种类肝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1)前处理:将甲酰胺同N,N-二甲基甲酰胺按1:1比例混合,制备1000ml混合溶剂。
[0035]2)磺化反应:将100g硫酸软骨素溶解于1000ml步骤1)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吡啶三氧化硫,加热升温至70℃搅拌反应5h。
[0036]3)纳滤除胺:将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8
±
0.3后,加入3L去离子水,使用截流分子量为300的纳滤膜进行纳滤操作,期间一直补加去离子水,测得透过液电导率为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肝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前处理:将甲酰胺、极性有机溶剂按1:1-10比例混合;2)磺化反应:将硫酸软骨素溶解于6-10倍体积的步骤1)得到的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吡啶三氧化硫,于50-90℃的温度下反应2-10h;3)纳滤除胺:将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调节pH至7,使用截流分子量为300-3000的纳滤膜进行纳滤操作,纳滤操作期间持续添加去离子水,测得透过液电导率在300-600停止添加去离子水;待固体总重与截流液体积的比值为10-50%W/V时停止纳滤操作,收集液体;4)离子交换树脂脱蛋白:将步骤3)所得液体依次经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大分子蛋白处理,收集pH<5的部分,然后用碱液调节pH至6.5-7.8;5)过氧化氢脱色:将步骤4)所得溶液过滤浓缩后,将pH调节至9-11,加入过氧化氢进行脱色3-12h;6)纳滤除盐和冷冻干燥:将步骤5)所得溶液过滤浓缩后,将pH调节至6-7,使用纳滤膜进行纳滤操作,纳滤操作期间持续添加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峰李向宇杨升平董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辉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