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0314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包括浮筒、潜水贯流泵、固定钢架、输水软管;所述固定钢架的顶部连接浮筒,底部连接潜水贯流泵,浮筒通过固定钢架与潜水贯流泵固定连接;所述潜水贯流泵的出口与输水软管连接,连接处无缝无漏水;所述潜水贯流泵的外形为圆柱体,潜水贯流泵的长度l为潜水贯流泵平均外径r的10~20倍;浮筒的高度为h,长度为a,宽度为b;浮筒长度a为潜水贯流泵长度l的0.8~1.5倍,浮筒宽度b为潜水贯流泵长度l的0.1倍,浮筒的高度h为浮筒排水值k的1.2~1.5倍,且浮筒的高度h满足安装方便要求;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水面的变化,自行上下浮动,适应水位落差大的抽水条件。适应水位落差大的抽水条件。适应水位落差大的抽水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属于泵站工程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适用于沿海及内河湖泊的移动式抽水泵房通常为浮船式,浮船式泵房具有体积大,易腐蚀且结构复杂、拆卸不便等缺点。浮船式泵房抽水时,一般先用真空泵将进水管抽真空,然后再抽水;或者采用离心泵抽水,但是需要提前灌水排气,否则会因吸不上水而无法工作。浮船式泵房的进水管路较长,抽水前要求进水管路内部无空气,故对进水管路的密封要求较高,且要求进水管路的进口底阀无泄漏,否则易发生气蚀。浮船式泵房因自身结构问题不能满足应急供水的短时快速启动供水的要求,使用起来不方便,浮船式泵房常因浮船系统和供水系统要求高而易发故障,影响浮船式泵房的正常运行。现有的浮船式泵站的浮船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环境适应性差,常因和水接触而生锈,特别在沿海的海水环境中,往往腐蚀严重,使用寿命短,浮船的结构复杂,拆装不便,不利于在沿海及内河湖泊所需处广泛应用。为解决浮船式泵房的弊端,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浮筒式潜水贯流泵装置,浮筒式潜水贯流泵装置在供水可靠性、设备安装、投资及后期维护费就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浮船式泵房,在地表水取水工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当前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的浮筒尺寸存在不规则化且尺寸不易选择,需经实验和数值计算,费时费力,制约了浮筒式潜水贯流泵装置型号的扩增以及浮筒与潜水贯流泵的匹配使用。
[0003]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浮筒与潜水贯流泵快速匹配的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有益于根据潜水贯流泵快速设计定型生产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扩大浮筒式潜水贯流泵装置的应用范围,根据潜水贯流泵装置的类型快速设计出浮筒,使浮筒能更好地与潜水贯流泵装置相匹配,降低浮筒式潜水贯流泵装置的生产成本,增加浮筒式潜水贯流泵装置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移动式取水设施的问题,提供一种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可有效解决目前广泛采用的浮船式泵房存在易腐蚀、环境适应性差等弊端,提供了一种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的浮筒与潜水贯流泵的简便匹配方法,具有选型快速等优点,和以往采用试凑试算方法确定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相比,节约了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设计、加工与制造成本,也让浮筒与潜水贯流泵装置更加匹配,具有一定的显著优势。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浮筒、潜水贯流泵、固定钢架、输水软管;
[0006]所述固定钢架的顶部连接浮筒,底部连接潜水贯流泵,浮筒通过固定钢架与潜水贯流泵固定连接;所述潜水贯流泵的出口与输水软管连接,连接处无缝无漏水;
[0007]所述潜水贯流泵的外形为圆柱体,潜水贯流泵的长度l为潜水贯流泵平均外径r的10~20倍;浮筒的高度为h,长度为a,宽度为b;浮筒长度a为潜水贯流泵长度l的0.8~1.5
倍,浮筒宽度b为潜水贯流泵长度l的0.1倍,浮筒的高度h为浮筒排水值k的1.2~1.5倍,且浮筒的高度h满足安装方便要求,浮筒排水值k的计算式如下:
[0008][0009]式中:k为浮筒排水值;M为潜水贯流泵和固定钢架的总质量,单位为kg;ρ为液体密度,单位为kg/m3;r为潜水贯流泵的平均外径,单位为m;l为潜水贯流泵长度,单位为m;a、b分别为浮筒的长度、宽度,单位为m;π为圆周率,取3.1416。
[0010]根据计算所得浮筒排水值k及安装方便要求合理确定浮筒高度h值,浮筒高度h应不小于浮筒排水值k,则根据浮筒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加工制造浮筒。
[0011]所述浮筒为采用玻璃钢或不锈钢制成的轻质密闭空心容器,截面为矩形。
[0012]所述固定钢架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0013]所述输水软管的材质为橡胶。
[0014]所述潜水贯流泵外壁面与固定钢架采用卡扣连接,浮筒外壁面与固定钢架采用卡扣连接,潜水贯流泵、浮筒均与固定钢架通过卡扣方式连接;固定钢架个数为2~3个,固定钢架断面为矩形。
[0015]所述潜水贯流泵的出口与输水软管通过自动耦合装置连接;所述输水软管通过快接头进行分段快接。
[0016]所述潜水贯流泵采用水泵和电机同体结构。
[0017]所述输水软管通过快接头进行分段快接,输水软管一端与潜水贯流泵通过自动耦合装置连接。
[0018]有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可有效解决浮船式泵房环境适应性差、拆装麻烦、户外寿命短等弊端,同时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可应用于空间小、复杂性强的抽水环境中。在泵体不抽真空或提前灌水的条件下,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能随时启动快速抽水,减少了浮船式泵房技术中抽真空排气的步骤,操作更简单,工作效率更高。浮筒采用玻璃钢或不锈钢材质,益于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的搬运、拆装更加方便快捷;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可根据水面的变化,自行上下浮动,适应水位落差大的抽水条件。浮筒采用玻璃钢或不锈钢材质耐紫外线照射且耐腐蚀,显著延长潜水贯流泵装置的使用寿命,益于潜水贯流泵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浮筒尺寸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A-A剖面示意图;
[0022]图中:1浮筒、2潜水贯流泵、3固定钢架、4输水软管、5自动耦合装置、6快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所示,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包括浮筒1、潜水贯流泵2、固定钢架3和输水软管
4,其中浮筒1采用玻璃钢或不锈钢材质加工制造,输水软管4采用橡胶材质,固定钢架3为不锈钢材质,根据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专利权项进行实施。潜水贯流泵2与输水软管4通过自动耦合装置5连接,输水软管4通过快接头6连接通向岸边,浮筒1漂浮在水面上,浮筒1底面与潜水贯流泵2通过固定钢架3连接,连接采用卡扣方式。浮筒的长度a为潜水贯流泵长度l的(0.8~1.5)倍,浮筒的宽度b为潜水贯流泵长度l的0.1倍,浮筒的高度h由浮筒排水值k确定。
[0025]现以某型号潜水贯流泵为例设计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该型号潜水贯流泵的平均外径150mm,潜水贯流泵的长度160cm,潜水贯流泵与钢架总质量约为130kg,浮筒的设计计算过程如下:
[0026]首先确定选定浮筒的长、宽参数,取浮筒长度为0.8倍潜水贯流泵的长度,浮筒的宽度为0.1倍的潜水贯流泵的长度,即
[0027]a=0.8
×
1.6=1.28m,考虑便于加工制造的原因,浮筒的长度取1.30m
[0028]b=0.1
×
1.6=0.16m
[0029]按照计算式(一)计算:
[0030][0031]根据得到的浮筒排水值k=8.15cm,得到浮筒高度h的最小值,综合考虑安装方便因素,确定浮筒的高度为10cm。
[0032]依据确定的浮筒的长度130cm,浮筒的宽度16cm,浮筒的高度10cm加工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筒潜水贯流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浮筒(1)、潜水贯流泵(2)、固定钢架(3)、输水软管(4);所述固定钢架(3)的顶部连接浮筒(1),底部连接潜水贯流泵(2),浮筒(1)通过固定钢架(3)与潜水贯流泵(2)固定连接;所述潜水贯流泵(2)的出口与输水软管(4)连接,连接处无缝无漏水;所述潜水贯流泵(2)的外形为圆柱体,潜水贯流泵(2)的长度l为潜水贯流泵(2)平均外径r的10~20倍;浮筒(1)的高度为h,长度为a,宽度为b;浮筒(1)长度a为潜水贯流泵(2)长度l的0.8~1.5倍,浮筒(1)宽度b为潜水贯流泵(2)长度l的0.1倍,浮筒(1)的高度h为浮筒排水值k的1.2~1.5倍,且浮筒(1)的高度h满足安装方便要求,浮筒排水值k的计算式如下:式中:k为浮筒排水值;M为潜水贯流泵和固定钢架的总质量,单位为kg;ρ为液体密度,单位为kg/m3;r为潜水贯流泵的平均外径,单位为m;l为潜水贯流泵长度,单位为m;a、b分别为浮筒的长度、宽度,单位为m;π为圆周率,取3.1416。根据计算所得浮筒排水值k及安装方便要求合理确定浮筒高度h值,浮筒高度h应不小于浮筒排水值k,则根据浮筒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加工制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张一祁李超袁尧赵玉明邰军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