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茄果蔬菜种质资源活体保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0020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茄果蔬菜种质资源活体保存方法,包括砧木、接穗准备,插接法嫁接,接后保湿、炼苗、脱袋,越冬管理等步骤。选优质种子,经消毒、催芽、培养,以0.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茄果蔬菜种质资源活体保存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茄果蔬菜种质资源活体保存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茄子在我国广泛栽培,而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危害茄科植物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病原为茄科劳尔氏菌。青枯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该病发生时,植株茎叶持绿,始发顶叶萎蔫,最后整株枯死,其危害大,造成损失重。我国北至甘肃,南到海南均有发生。在长江流域,发病可造成减产20%-30%,严重时达50%-60%。随着蔬菜集约化生产增强,茄子青枯病根治成为难点。
[0003]早期研究多集中在青枯病遗传规律、抗性品种筛选及病害的综合防控上。目前,对茄子青枯病仍无有效化学防控药剂,选育抗青枯病茄子品种成为病害防控最有效途径。茄子青枯病抗性遗传表现有隐性、不完全显性和单基因显性调控等模式,又受反交效应影响。因此茄子青枯病抗性遗传复杂,选育难度大,研究进展缓慢。
[0004]鉴于长江流域青枯病严重,在茄子资源鉴定筛选时往往会造成大量感病茄子优异资源丢失。当前生产中多采用抗病砧木嫁接栽培来防控青枯病,最常用的砧木是托鲁巴姆。然而,生产上托鲁巴姆等野生类型的茄子资源其种子萌发及幼苗初期生长速度极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茄果蔬菜种质资源活体保存方法,利用周年生抗病茄子砧木高位嫁接,能够最大限度保存未知抗性和部分生育期长坐果难茄子种质资源,实现育种目标多样性需求,为加快育种进程奠定基础。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茄果蔬菜种质资源活体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砧木、接穗准备:高位嫁接,砧木为野生托鲁巴姆,常规法育苗、移栽后打顶,保证侧枝生长,以0.4-0.6cm幼嫩侧枝或主枝为砧木嫁接;以0.3-0.4cm地方品种或商品种幼嫩侧枝做接穗。
[0009]S2、嫁接方法:插接法,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纵切口,确保砧穗中心密接便于成活;
[0010]S3、接后管理:接穗插好后用平口或圆口嫁接夹夹牢固定,最后用厚度为0.08mm自封袋封好嫁接夹及接穗,袋内水汽充足,接口容易愈合;
[0011]S4、炼苗、脱袋:伤口愈合后,半开自封袋,适度炼苗,待接穗有新叶萌动,可全部打开自封袋,随着新叶生长,去掉自封袋,嫁接苗能健康生长;砧木生长旺盛,嫁接后注意整枝修剪和肥水管理,确保接穗生长;接穗生长初期,注意疏花疏果,做好固定支撑,防止高位嫁接枝条承重过大或因风而折断;
[0012]S5、越冬管理:气温低于15℃后将茄子整株修剪,修剪时高位嫁接接穗留5-10cm,砧木新生侧枝短截即可,待伤口干燥后带土坨移入大棚,假植后常规病虫害管理,冬季低温
下根据情况多层覆盖越冬保存。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在步骤S1中,还包括种子处理及催芽:将抗病性尤其是青枯病抗性未知的接穗及砧木茄子种子,分别经55℃温汤浸种20min,用200mg/L的赤霉素浸泡种子24h,然后用4层纱布包好清水洗干净,将种子捞出后放置在全黑暗人工气候箱中,白天温度保持在28-32℃,夜间18-20℃,每天翻动一次,用清水投洗一次,4-5d开始出芽,50%种子露白后拌上适量细沙开始撒播,然后将穴盘置于昼夜温光周期条件下进行培养。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昼夜温光周期条件为:相对湿度50%~70%,光照3000~4000lx,白天温度25-30℃,16h,夜间温度17-18℃,8h,培养期间浇Hoagland's营养液。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在步骤S1中,还包括分苗:待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及时采用塑料钵或营养土方等分苗,以利于护根保苗。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在步骤S1中,移栽及砧木管理具体包括:高位嫁接砧木苗龄60d后即可进行桶栽,常规法培育砧木,砧木生育期间常规管理,注意整枝和防病虫,保证侧枝数量。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在步骤S1中,接穗标准为:接穗长2.0-3.5cm;幼嫩侧枝做接穗,茎粗0.3-0.4cm,嫁接时去除接穗叶片,保留叶柄及生长点;自根苗做接穗,要求自根苗真叶8-9片,叶片肥厚色浓,须根多,色白粗壮,现花蕾,生活力强。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在步骤S2中,插接法嫁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9]S21、砧木准备:先用75%酒精消毒双面刀片,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砧木侧枝生长点下1.0-2.0cm处,在砧木比接穗粗0.1-0.2cm幼嫩组织下方横断侧枝,最后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砧木断口下1.0-1.5cm处,右手持双面刀沿侧枝断口中心纵切深度0.5-0.8cm;
[0020]S22、接穗准备:食指和拇指夹住其靠近生长点下2.5-3.5cm处,右手持刀片在手茎交接以下1.0cm处横切,然后在叶腋上1.0-1.5cm处去掉多余叶片,留侧枝或自根苗生长点。然后在接穗断口上0.6-1.0cm处呈30
°
角向前斜切,切口长度0.5-0.8cm,接着从背面再切一刀,角度与前者对称,切口成楔形、斜切面平整,切削接穗时速度要快,刀口要平、直,并且切口方向与子叶伸展方向平行;
[0021]S23、插接穗: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纵切口,使砧穗中心密接,砧穗叶柄伸展方向对生,利于见光。
[0022]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在步骤S3中,自封袋封口时确保接穗第一叶柄与自封袋封口平行。
[0023]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在步骤S4中,嫁接后前2d应保证自封袋内水汽充足,以内表面有水滴而不滴下为宜,气温宜在15-30℃。
[0024]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茄子抗逆/病性差资源易丢失、生育期长茄子资源坐果难、野生砧培育周期长、砧穗亲和评价工作量大和鉴定环境差异大影响评价结果等问题;
[0026]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便于资源保护利用、有利于果实离体抗病评价、生育期农艺性状动态观测、产量统计及果实品质等综合分析,从而加快茄子资源评鉴及利用进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一:
[0029]以保存野生托鲁巴姆侧枝为砧木,以紫长茄或汉宝三号等商品种幼嫩侧枝为接穗嫁接。
[0030]1)种子处理及催芽:将抗病性尤其是青枯病抗性未知的紫长茄或汉宝三号接穗种子及砧木茄子种子,分别经55℃温汤浸种20min,用200mg/L的赤霉素浸泡种子24h,然后用4层纱布包好清水洗干净,将种子捞出后放置在全黑暗人工气候箱中,白天温度保持在28-32℃,夜间18-20℃,每天翻动一次,用清水投洗一次,4-5d开始出芽,50%种子露白后拌上适量细沙开始撒播。然后将穴盘置于昼夜温光周期条件下进行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茄果蔬菜种质资源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砧木、接穗准备:高位嫁接,砧木为野生托鲁巴姆,常规法育苗、移栽后打顶,保证侧枝生长,以0.4-0.6cm幼嫩侧枝或主枝为砧木嫁接;以0.3-0.4cm地方品种或商品种幼嫩侧枝做接穗。S2、嫁接方法:插接法,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纵切口,确保砧穗中心密接便于成活;S3、接后管理:接穗插好后用平口或圆口嫁接夹固定,最后用厚度为0.08mm自封袋封好嫁接夹及接穗,袋内水汽充足,接口容易愈合;S4、炼苗、脱袋:伤口愈合后,半开自封袋,适度炼苗,待接穗有新叶萌动,可全部打开自封袋,随着新叶生长,去掉自封袋,嫁接苗能健康生长;砧木生长旺盛,嫁接后注意整枝修剪和肥水管理,确保接穗生长;接穗生长初期,注意疏花疏果,做好固定支撑,防止高位嫁接枝条承重过大或因风折断;S5、越冬管理:气温低于15℃后将茄子整株修剪,修剪时高位嫁接接穗留5-10cm,砧木新生侧枝短截即可,待伤口干燥后带土坨移入大棚,假植后常规病虫害管理,冬季低温下根据情况多层覆盖越冬保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茄果蔬菜种质资源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还包括种子处理及催芽:将抗病性尤其是青枯病抗性未知的接穗及砧木茄子种子,分别经55℃温汤浸种20min,用200mg/L的赤霉素浸泡种子24h,然后用4层纱布包好清水洗干净,将种子捞出后放置在全黑暗人工气候箱中,白天温度保持在28-32℃,夜间18-20℃,每天翻动一次,用清水投洗一次,4-5d开始出芽,50%种子露白后拌上适量细沙开始撒播,然后将穴盘置于昼夜温光周期条件下进行培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茄果蔬菜种质资源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昼夜温光周期条件为:相对湿度50%~70%,光照3000~4000lx,白天温度25-30℃,16h,夜间温度17-18℃,8h,培养期间浇Hoagland's营养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茄果蔬菜种质资源活体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还包括分苗:待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及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延旭姚明华王飞李宁高升华余楚英陈财焦春海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