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菇养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995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菇养殖工艺,第一步,将培养基原材料进行翻晒杀菌处理;第二步,将培养基原材料进行预处理;第三步,将原材料进行搅拌并制作培养基;第四步,将菌丝体接种至培养基内;第五步,将接种完成的培养基放入菌类培养装置进行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采取了菌类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培养箱、通风口、限位机构、通风网、定位机构和卡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菌类培养装置欠缺通风装置,猴菇菌在培养时只能通过打开培养箱的门来实现通风,降低猴菇菌培养成功率的问题,该工艺具备便于对猴菇菌进行通风的优点,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菇养殖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菌类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菌菇养殖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菌类,一大类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含叶绿素等光合色素极少数光合细菌除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即异养生活,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结构,合子不发育成胚。
[0003]猴菇菌为红菇目猴头菌科猴头菌,属担子菌纲,是一种腐生菌,也是一种著名的食用菌,全形似刺猬或猴头,故俗称猴头菇或猴菇,猴菇菌是好气性真菌,依靠氧化分解有机物作为自已的养料,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只有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呼吸和分解作用正常进行,子实体和菌丝体对空气要求有所不同,菌丝生长阶段对通气没有过分严格的要求,然而,子实体生长阶段极喜氧气,对二氧化碳的浓度十分敏感,通风换气好,二氧化碳浓度低,子实体生长迅速,猴头个头大、圆裂,如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子实体不易分化或菇柄拉长,并会产生分枝,且菌刺弯凹成畸形,甚至影响到球心发育,形成珊瑚状分枝,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菌类培养装置欠缺通风装置,猴菇菌在培养时只能通过打开培养箱的门来实现通风,但是培养箱的门打开就很难控制培养箱中的温度湿度等培养环境,影响猴菇菌的培养,降低猴菇菌培养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菌菇养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第一步,将培养基原材料进行翻晒杀菌处理;
[0006]第二步,将培养基原材料进行预处理;
[0007]第三步,将原材料进行搅拌并制作培养基;
[0008]第四步,将菌丝体接种至培养基内;
[0009]第五步,将接种完成的培养基放入菌类培养装置进行培养;
[0010]上述步骤中,步骤五采取了菌类培养装置,具备便于对猴菇菌进行通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菌类培养装置欠缺通风装置,猴菇菌在培养时只能通过打开培养箱的门来实现通风,但是培养箱的门打开就很难控制培养箱中的温度湿度等培养环境,影响猴菇菌的培养,降低猴菇菌培养成功率的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菌类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左右两个固定块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通风口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通风网,所述通风网的四角均开设有与限位机构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通风口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培养箱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挡板靠近定位机构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使用的定位槽。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柱,左右两个固定柱相对的一侧均与
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远离固定块的一侧穿过限位槽并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通风网的一侧与通风网紧密接触。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表面与固定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靠近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远离活动板的一侧贯穿固定壳并延伸至定位槽的内腔,所述活动板远离定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活动板的一侧与固定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板远离定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弹簧套设于拉杆的表面,所述拉杆远离活动板的一侧贯穿至固定壳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拉环。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壳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培养箱的后侧开设有与挡板配合使用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前侧与通风口相通。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挡板远离通风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通风口的内壁开设有与把手配合使用的卡槽。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板靠近固定座的一侧通过转轴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限位板和固定座紧密配合。
[0019]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菌菇养殖工艺。所述通风调节方法具体步骤为:
[0020]步骤1:当需要对猴菇菌进行通风时,控制左右两个拉环相反运动,带动左右两个拉杆相反运动,活动板随着拉杆运动,带动定位块移动与定位槽脱离,弹簧受力压缩,通过把手向后移动挡板至把手与卡槽紧密接触,然后将限位槽与限位板对应,控制通风网移动至固定柱穿过限位槽,转动限位板至限位板与通风网紧密接触,即可实现对猴菇菌的通风。
[0021]步骤2:当需要关闭通风口时,控制左右两个拉环相反运动,带动左右两个定位块相反移动,弹簧受力压缩,然后控制把手向前移动,带动挡板向前移动至挡板移动至最前方时,定位槽与定位块对应,松开拉环,压缩的弹簧对活动板施加反作用力,带动左右两个活动板相对运动,定位块随着活动板移动与定位槽紧密接触,对挡板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关闭通风口。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培养箱、通风口、固定块、限位机构、通风网、限位槽、挡板、固定壳、定位机构、定位槽、拉杆、拉环、滑块、滑槽、通槽、把手和卡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菌类培养装置欠缺通风装置,猴菇菌在培养时只能通过打开培养箱的门来实现通风,但是培养箱的门打开就很难控制培养箱中的温度湿度等培养环境,影响猴菇菌的培养,降低猴菇菌培养成功率的问题,该便于调节的菌类培养装置及通风调节方法,具备便于对猴菇菌进行通风的优点。
[0024]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机构,能够对通风网进行限位固定,使通风网能够对穿过的空气进行过滤,有效的避免了猴菇菌在通风时,空气带入颗粒或其他物质进入培养箱影响猴菇菌的培养,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创造性。
[0025]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机构,便于使用者固定挡板对通风口进行封闭,进而实现对猴菇菌通风的关闭,便于使用者通过猴菇菌培养对通风的需求对通风口进行调节。
[0026]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拉杆和拉环,便于使用者通过拉动拉环带动拉杆移动进而控制
活动板和定位块移动与定位槽配合使用,对挡板进行限位固定,便于对通风口进行关闭,便于使用者使用。
[0027]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有效的提高了活动板左右移动的平稳性,同时有效的减少了活动板与固定壳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减少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0028]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槽,便于挡板通过通槽前后移动,进而对通风口进行调节,提高了猴菇菌培养的成功率,满足猴菇菌培养的环境需求。
[0029]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把手,便于使用者通过把手控制挡板前后移动,通过设置卡槽,便于对把手进行限位,进而对挡板进行限位,提高了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稳固性。
[0030]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轴,便于使用者通过转轴转动限位板至限位板与通风网紧密接触,对通风网进行限位,有效的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通风网受力与固定柱脱离甚至与通风口脱离,提高了本专利技术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菇养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培养基原材料进行翻晒杀菌处理;第二步,将培养基原材料进行预处理;第三步,将原材料进行搅拌并制作培养基;第四步,将菌丝体接种至培养基内;第五步,将接种完成的培养基放入菌类培养装置进行培养;上述步骤中,步骤五采取了菌类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通风口(2),所述通风口(2)内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左右两个固定块(3)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4),所述通风口(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通风网(5),所述通风网(5)的四角均开设有与限位机构(4)配合使用的限位槽(6),所述通风口(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挡板(7),所述培养箱(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8),所述固定壳(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定位机构(9),所述挡板(7)靠近定位机构(9)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机构(9)配合使用的定位槽(10),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固定柱(401),左右两个固定柱(401)相对的一侧均与固定块(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401)远离固定块(3)的一侧穿过限位槽(6)并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02),所述固定座(40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板(403),所述限位板(403)靠近通风网(5)的一侧与通风网(5)紧密接触,所述定位机构(9)包括活动板(901),所述活动板(901)的表面与固定壳(8)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901)靠近挡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902),所述定位块(902)远离活动板(901)的一侧贯穿固定壳(8)并延伸至定位槽(10)的内腔,所述活动板(901)远离定位块(9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903),所述弹簧(903)远离活动板(901)的一侧与固定壳(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901)远离定位块(9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11),所述弹簧(903)套设于拉杆(11)的表面,所述拉杆(11)远离活动板(901)的一侧贯穿至固定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会升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讯银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