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舒伟伟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971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所述打捞船体前端开设有弧形打捞口,所述打捞船体上表面两侧设置有固定支板,所述固定支板前端位于弧形打捞口上方安装有打捞组件,所述固定支板后端安装有输送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扇形转动槽,利用扇形转动槽,使得打捞网板在转过旋转辊最高处后,会由于重力原因自行下落,从扇形转动槽的一侧转动自另一侧,使得打捞网板与扇形转动槽的一侧相碰撞,使得粘连在打捞网板上的水藻会由于惯性撞击力而掉落,使得水藻不会在打捞网板表面粘连,可以有效的提高水藻打捞的程度和效率。可以有效的提高水藻打捞的程度和效率。可以有效的提高水藻打捞的程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
,具体是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资源是指可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而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污水不断的进行排放,对水环境造成的严重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藻滋生,严重影响了水环境的含氧量,影响着其他生物的生存;对于水藻的打捞是改善水环境的一种方式,传统的水藻打捞方式多采用人工打捞,这种打捞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危险程度较高,投入的人工成本也较多,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的打捞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打捞方式,但是,现有的机械化打捞在使用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水藻多会缠绕或者粘连在打捞设备上,导致打捞设备在打捞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较大,也增加了机械运动的负载;(2)水藻在打捞之后,携带的水分较多,导致水藻真正的重量比占比较少,会导致每次打捞的水藻量变少,影响打捞的效率;(3)传统的机械化打捞方式结构较为复杂,投入成本较大;所以,人们急需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包括打捞船体,所述打捞船体后端安装有驱动螺旋桨,所述打捞船体前端开设有弧形打捞口,所述弧形打捞口用于对水体表面的水藻进行收集,使得在打捞的过程中不会由于打捞组件中间断档,导致出现漏打捞的现象,使得打捞的效果更好,所述打捞船体上表面两侧设置有固定支板,所述固定支板前端位于弧形打捞口上方安装有打捞组件,所述打捞组件用于对弧形打捞口内部聚集的水藻进行打捞,所述固定支板后端安装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用于对打捞之后的水藻进行输送和集中储存,便于对打捞之后的水藻进行统一处理。
[0005]可以有效的实现机械化打捞和输送,自动化程度较高。
[0006]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捞组件包括旋转辊,所述旋转辊与固定支板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使得旋转辊在转动的过程中更加的顺畅,不会由于水藻的重量而出现卡顿现象,所述旋转辊外侧安装有若干个打捞网板,所述打捞网板用于对水体表面漂浮的水藻进行打捞,所述旋转辊通过第二驱动电机提供动力,所述旋转轴与第二驱动电机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对第二驱动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带,所述打捞船体上表面位于打捞组件一侧安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用于对打捞之后的水藻进行输送,所述打捞船体上表面位于固定支板内侧设置有滑轨,所述输送带下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轨与滑块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轨和滑块的相互配合使得输送带可以进行滑动,所述输送带一侧安装有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用于为输送带的滑动提供动力,使得可以将往复机构的一端移动至打捞网板下方,使得打捞网板打捞的水藻可以落在输送带表面;所述输送带一端位于打捞船体表面开设有储存口,所述打捞船体内部位于储存口下方开设有储存船舱,所述储存口和储存船舱为了可以对打捞之后的水藻进行存储,便于后期的统一处理。
[0007]可以利用输送带对打捞之后的水藻进行输送,并且,在对水藻进行接收和输送的过程中不会影响打捞组件的正常使用,整个装置设计合理,灵活程度较高。
[0008]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扇形转动槽,所述扇形转动槽用于打捞网板在其内部进行转动,使得打捞网板转动至旋转辊最顶端之后,可以从扇形转动槽的一端转动至另一端,在转动的过程中,打捞网板由于重力作用,位置瞬间发生改变,使得打捞网板与扇形转动槽的一遍相撞击,使得打捞网板表面的水藻可以在撞击的作用力下尽可能多的掉落在输送带表面,减少了水藻与打捞网板之间的粘连,所述扇形转动槽端部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打捞网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槽和旋转轴使得打捞网板可以进行自动转动。
[0009]使得打捞之后水藻可以在碰撞的惯性力作用下自行从打捞网板上脱离,不会在打捞网板上粘连,同时,不需要人工对打捞网板上粘连的水藻进行刮除。
[0010]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扇形转动槽一侧所在平面与旋转辊表面相垂直,为了使得打捞网板在水平状态时可以最大程度的伸长,使得粘连在打捞网板上的水藻可以尽可能多的掉落在输送组件表面,所述扇形转动槽另一侧所在平面与旋转辊表面不相垂直,为了使得打捞网板在对水藻进行打捞时,可以尽可能多的与更多的水藻接触,使得一次可以打捞更多的水藻,可以有效的提高水藻打捞的效率。
[0011]保证最大程度的打捞水藻和水藻最大程度的掉落在输送带上。
[0012]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捞网板位于扇形转动槽内部的部分与扇形转动槽侧边之间通过波纹橡胶板连接,可以有效的减少水藻以及水进入旋转槽与旋转轴连接处对打捞网板的正常转动造成影响,使得打捞网板的转动始终顺畅如一。
[001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运动槽,所述输送带一侧开设有运动槽,所述运动槽内部两侧均开凿有运动齿条,所述运动槽内部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可以有二分之一齿,所述驱动齿轮与运动齿条之间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通过第一驱动电机提供动力,所述驱动齿轮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对第一驱动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
[0014]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带表面安装有若干个刮除机构,用于对打捞网板表面粘连的少量水藻尽心刮除。
[0015]使得可以对打捞网板上粘连的少量水藻进行刮除,保证打捞上来的水藻可以全部被收集。
[0016]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除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刮板,所述固定座与输送带之间
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内部嵌入安装有刮板,使得刮板可以在固定座内部伸缩。
[001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除机构还包括伸缩腔室、伸缩弹簧、限位卡环和限位卡板;所述固定座内部开设有伸缩腔室,所述伸缩腔室内部安装有若干个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用于对刮板的伸出提供弹力支持,所述伸缩弹簧自然伸长状态下的长度大于固定座的高度,使得刮板可以完全伸出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端内侧设置有限位卡环,所述刮板底端设置有限位卡板,所述限位卡环和限位卡板的设置,使得刮板无法与固定座相脱离。
[0018]使得刮板可以充分与打捞网板进行接触,同时,提升刮板与打捞网板之间的弹性空间,避免打捞网板由于刮板的刮除而导致损坏。
[001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和刮板的总高度大于打捞网板水平状态时与输送带之间的距离,为了使得刮板可以更好的与打捞网板之间相接触,使得可以最大程度的将打捞网板表面粘连的水藻刮除。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有扇形转动槽,利用扇形转动槽,使得打捞网板在转过旋转辊最高处后,会由于重力原因自行下落,从扇形转动槽的一侧转动自另一侧,使得打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包括打捞船体(1),所述打捞船体(1)后端安装有驱动螺旋桨(6),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船体(1)前端开设有弧形打捞口(2),所述打捞船体(1)上表面两侧设置有固定支板(3),所述固定支板(3)前端位于弧形打捞口(2)上方安装有打捞组件(4),所述固定支板(3)后端安装有输送组件(5);所述打捞组件(4)包括旋转辊(401),所述旋转辊(401)与固定支板(3)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旋转辊(401)外侧安装有若干个打捞网板(402),所述旋转辊(401)通过第二驱动电机(9)提供动力,所述旋转辊(401)与第二驱动电机(9)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9)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输送组件(5)包括输送带(501),所述打捞船体(1)上表面位于打捞组件(4)一侧安装有输送带(501),所述打捞船体(1)上表面位于固定支板(3)内侧设置有滑轨(503),所述输送带(501)下表面设置有滑块(504),所述滑轨(503)与滑块(504)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输送带(501)一侧安装有往复机构(502);所述输送带(501)一端位于打捞船体(1)表面开设有储存口(7),所述打捞船体(1)内部位于储存口(7)下方开设有储存船舱(8);所述旋转辊(401)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扇形转动槽(403),所述扇形转动槽(403)端部开设有旋转槽(404),所述旋转槽(404)内部安装有旋转轴(405),所述旋转轴(405)与打捞网板(402)固定连接;所述扇形转动槽(403)一侧所在平面与旋转辊(401)表面相垂直,所述扇形转动槽(403)另一侧所在平面与旋转辊(401)表面不相垂直;所述打捞网板(402)位于扇形转动槽(403)内部的部分与扇形转动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B六三B三五三二
申请(专利权)人:舒伟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