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假显示效应且便于更换灯泡的信号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9435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信号灯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假显示效应且便于更换灯泡的信号灯装置,包括主体箱,主体箱内设有开口向右的发光腔,发光腔左端壁连通设有灯头安装腔,反光碗腔左端壁连通设有以灯头安装腔为中心环形设置的反光碗腔,本装置通过电机带动主线轮转动,从而带动发光碗滑块移动,从而在信号灯熄灭时,可自动将发光碗收回至发光碗腔中,从而避免了阳光造成的反射现象,即避免了信号灯的假显示效应,保证了道路安全,且通过副线轮的转动以及摩擦轮的转动,从而实现了灯泡的自动拆卸并通过灯泡通道腔自动向下传送,且通过副线轮及摩擦轮的反转,又可实现灯泡的自动安装,从而对信号灯泡起到了辅助更换的目的,保证了更换人员的人身安全。人员的人身安全。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假显示效应且便于更换灯泡的信号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信号等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防假显示效应且便于更换灯泡的信号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信号灯在清晨或者傍晚时,由于此时的阳光投射方向与地面夹角较小,信号灯的遮光罩无法阻挡此时产生的部分阳光,从而入射阳光穿过信号灯的有色配光镜后将经由反光碗再反射出,从而此时虽然信号灯本身并没有点亮,但从驾驶员的角度来看就像点亮一样,于是就出现这种假显示效应,容易引起交通事故,且由于信号灯长期使用,灯泡较容易损坏,而信号灯一般都设置在较高位置,从而更换信号灯的灯泡具有一定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假显示效应且便于更换灯泡的信号灯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假显示效应且便于更换灯泡的信号灯装置,包括主体箱,所述主体箱内设有开口向右的发光腔,所述发光腔左端壁连通设有灯头安装腔,所述反光碗腔左端壁连通设有以所述灯头安装腔为中心环形设置的反光碗腔,所述灯头安装腔上端壁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摩擦轮腔,所述反光碗腔左侧设有带轮腔,所述带轮腔上侧设有与所述主体箱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带轮腔下侧设有主线轮腔,所述带轮腔下端壁连通设有位于所述主线轮腔左侧的绷紧块腔,所述主线轮腔下侧设有主锥齿轮腔,所述主锥齿轮腔左侧设有转向切换腔,所述转向切换腔下端壁连通设有转向滑块腔,所述反光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反光碗滑块,所述反光碗滑块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发光腔滑动配合连接的反光碗,所述反光碗滑块左端面与所述反光碗腔左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光碗弹簧,所述灯头安装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灯头,所述灯头左端面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灯头安装腔左端壁抵接的定制焊锡触电,所述定制焊锡触电内螺纹配合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灯头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发光腔内的灯泡头,所述发光腔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反光碗右侧的有色透镜,所述主体箱右端面固定连接有遮光罩,所述主体箱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摩擦轮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摩擦轮腔内且向左延伸贯穿所述主锥齿轮腔至所述转向切换腔内的拆装轴,所述电机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带轮腔至所述主线轮腔内且与所述主体箱转动配合连接的的主摩擦轮轴,所述主线轮腔内设有与所述主摩擦轮轴摩擦配合连接的主线轮,所述绷紧块腔下端壁内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绷紧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电磁铁对应的绷紧块,所述绷紧块下端面与所述绷紧块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绷紧块弹簧,所述带轮腔下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至所述带轮腔内且向下延伸至所述转向切换腔内且位于所述绷紧块腔左侧的花键轴,所述带轮腔内设有与所述主摩擦轮轴固定连接的副带
轮,所述带轮腔内设有与所述花键轴固定连接的主带轮,所述主带轮与所述副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带轮腔内的皮带。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转向滑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转向滑块,所述转向滑块下端面与所述转向滑块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向滑块弹簧,所述花键轴内花键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贯穿所述转向切换腔至所述转向滑块腔内且与所述转向滑块转动配合连接的转向切换轴,所述转向切换腔内设有与所述转向切换轴固定连接的正转锥齿轮,所述正转锥齿轮下侧动力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拆装轴固定连接的转向锥齿轮,所述转向锥齿轮下侧设有与所述转向切换轴固定连接且能够与所述转向锥齿轮啮合的反转锥齿轮,所述主锥齿轮腔下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副线轮腔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主锥齿轮腔内的副线轮轴,所述副线轮腔内设有与所述副线轮轴固定连接的副线轮,所述主锥齿轮腔内设有与所述副线轮轴固定连接的主锥齿轮,所述主锥齿轮右侧动力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拆装轴固定连接的副锥齿轮。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摩擦轮腔内设有与所述拆装轴固定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灯头抵接的摩擦轮,所述发光腔下端壁连通设有向下延伸至所述支撑杆内的灯泡通道腔,所述灯泡通道腔左端壁连通设有灯泡更换腔,所述灯泡更换腔上侧设有开口向左的换向按钮腔,所述支撑杆左端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换向按钮腔上侧的接触开关,所述换向按钮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换向按钮,所述换向按钮右端面与所述换向按钮腔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换向按钮弹簧,所述换向按钮右端面与所述转向滑块下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换向拉绳,所述副线轮与所述连接块左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灯体拉绳,所述主线轮与所述反光碗滑块左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光碗拉绳,通电后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绷紧块之间的斥力大于所述绷紧块弹簧的拉力,所述换向按钮弹簧的推力大于所述转向滑块弹簧的推力,所述主摩擦轮轴与所述主线轮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反光碗弹簧的推力。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装置通过电机带动主线轮转动,从而带动发光碗滑块移动,从而在信号灯熄灭时,可自动将发光碗收回至发光碗腔中,从而避免了阳光造成的反射现象,即避免了信号灯的假显示效应,保证了道路安全,且通过副线轮的转动以及摩擦轮的转动,从而实现了灯泡的自动拆卸并通过灯泡通道腔自动向下传送,且通过副线轮及摩擦轮的反转,又可实现灯泡的自动安装,从而对信号灯泡起到了辅助更换的目的,保证了更换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假显示效应且便于更换灯泡的信号灯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图1-4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0016]结合附图 1-4所述的一种防假显示效应且便于更换灯泡的信号灯装置,包括主体箱10,所述主体箱10内设有开口向右的发光腔25,所述发光腔25左端壁连通设有灯头安装腔58,所述反光碗腔21左端壁连通设有以所述灯头安装腔58为中心环形设置的反光碗腔21,所述灯头安装腔58上端壁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摩擦轮腔59,所述反光碗腔21左侧设有带轮腔19,所述带轮腔19上侧设有与所述主体箱10固定连接的电机20,所述带轮腔19下侧设有主线轮腔45,所述带轮腔19下端壁连通设有位于所述主线轮腔45左侧的绷紧块腔38,所述主线轮腔45下侧设有主锥齿轮腔14,所述主锥齿轮腔14左侧设有转向切换腔12,所述转向切换腔12下端壁连通设有转向滑块腔1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假显示效应且便于更换灯泡的信号灯装置,包括主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内设有开口向右的发光腔,所述发光腔左端壁连通设有灯头安装腔,所述反光碗腔左端壁连通设有以所述灯头安装腔为中心环形设置的反光碗腔,所述灯头安装腔上端壁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摩擦轮腔,所述反光碗腔左侧设有带轮腔,所述带轮腔上侧设有与所述主体箱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带轮腔下侧设有主线轮腔,所述带轮腔下端壁连通设有位于所述主线轮腔左侧的绷紧块腔,所述主线轮腔下侧设有主锥齿轮腔,所述主锥齿轮腔左侧设有转向切换腔,所述转向切换腔下端壁连通设有转向滑块腔,所述反光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反光碗滑块,所述反光碗滑块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发光腔滑动配合连接的反光碗,所述反光碗滑块左端面与所述反光碗腔左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光碗弹簧,所述灯头安装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灯头,所述灯头左端面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灯头安装腔左端壁抵接的定制焊锡触电,所述定制焊锡触电内螺纹配合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灯头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发光腔内的灯泡头,所述发光腔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反光碗右侧的有色透镜,所述主体箱右端面固定连接有遮光罩,所述主体箱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假显示效应且便于更换灯泡的信号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轮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摩擦轮腔内且向左延伸贯穿所述主锥齿轮腔至所述转向切换腔内的拆装轴,所述电机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带轮腔至所述主线轮腔内且与所述主体箱转动配合连接的的主摩擦轮轴,所述主线轮腔内设有与所述主摩擦轮轴摩擦配合连接的主线轮,所述绷紧块腔下端壁内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绷紧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电磁铁对应的绷紧块,所述绷紧块下端面与所述绷紧块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绷紧块弹簧,所述带轮腔下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至所述带轮腔内且向下延伸至所述转向切换腔内且位于所述绷紧块腔左侧的花键轴,所述带轮腔内设有与所述主摩擦轮轴固定连接的副带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春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瀚鑫达灯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