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烟具及配套烟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99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烟具及配套烟支,所述电磁加热烟具包括烟雾发生器(200),所述烟雾发生器(200)包括烟支容纳腔(203),所述烟支容纳腔(203)外围有感应线圈(204),所述感应线圈(204)缠绕方式为由稀疏逐渐变密;所述配套烟支(300)的烟草材料段(303)有热受体(30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磁加热烟具及配套烟支从烟支和烟具两方面入手,对烟支和烟具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而且提高了烟气的一致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热受体设置在烟支中,为一种新的设置。一种新的设置。一种新的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加热烟具及配套烟支


[0001]本技术属于加热不燃烧卷烟
,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加热烟支及配套烟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控烟力度的加大,消费者对吸烟的安全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烟草公司加入到对新型卷烟制品产品的研发中,加热不燃烧卷烟产品应运而生,相较于传统卷烟,新型卷烟制品烟气释放的有害物质大大减少,通过对新型烟草制品的加热使其释放出挥发性香味成分,能提供消费者一定的烟草特征感受。
[0003]目前加热不燃烧烟具产品加热方式以电阻加热为主,消费者在使用这类产品时经常出现烤糊烟支、烟叶外围碳化程度低、烟丝粘连发热元件等问题;较电阻加热方式,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具有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温度分布均匀等优点,因此可使用电磁加热方式改善加热不燃烧烟具产品的加热性能。
[0004]然而,在实际抽吸体验中,并未发现电磁加热型烟具其烟气品质有明显改善,特别是烟气的一致性较差。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从烟具及配套烟支两方面入手,对其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不仅提高了烟气的一致性,而且可以减少能量消耗。本技术提供的配套烟支是通过在烟支烟草材料裹覆热受体,并在表面用隔热卷烟纸对烟支进行封装,使得烟支内烟草材料与热受体贴合紧密,或者使用颗粒状热受体与烟草材料混合。同时,对感应线圈结构进行优化,在对应烟支的远唇端位置,感应线圈缠绕的紧密程度高,并随着烟支靠近唇端位置,感应线圈缠绕的紧密程度逐渐递减,使得烟支远唇段位置处的温度较高;在抽吸时,高温烟气会加热烟支近唇端,因此,烟支近唇端不需要太多热量。本技术通过对感应线圈及烟支结构的设计,不仅减少了能量消耗,降低了感应线圈匝数,又能保证烟气的一致性,提供消费者更好的抽吸体验。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电磁加热烟具及配套烟支,所述电磁加热烟具包括烟雾发生器200,所述烟雾发生器200包括烟支容纳腔203,所述烟支容纳腔203外围有感应线圈204,所述感应线圈204缠绕方式为由稀疏逐渐变密;所述配套烟支300的烟草材料段303有热受体302。
[0009]优选地,所述感应线圈204缠绕方式为烟支从抽吸者近唇端位置到远唇端位置由稀疏逐渐变密;感应线圈204缠绕紧密程度根据烟支位置而定,在对应烟支远唇端位置处,感应线圈204缠绕的紧密程度高,并随着烟支靠近唇端位置,所述感应线圈204缠绕的紧密程度逐渐递减,使得烟支远唇端位置处的温度较高,在抽吸时,高温烟气会加热烟支近唇端,因此,烟支近唇端不需要太多热量。
[0010]优选地,所述烟雾发生器200还包括外壳201,所述外壳201与所述感应线圈204之间为保温隔热层202,所述外壳201底部有通气孔205;通气孔205给配套烟支300提供空气。
[0011]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烟具还包括电池101和控制电路板102;电池101为整个加热过程提供能量;控制电路板102中包含逆变电路,给感应线圈绕204提供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并且实现对烟具的加热温度进行调控。
[0012]优选地,所述热受体302为导磁性发热材料。
[0013]优选地,所述热受体302为筒状,所述热受体302裹覆在所述烟草材料段303外围,使烟草材料段303与所述热受体302贴合紧密;
[0014]优选地,所述热受体302为颗粒状,所述热受体302与所述烟草材料段303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段。
[0015]优选地,所述配套烟支300还包括滤嘴段301。
[0016]使用本技术电磁加热烟具及配套烟支进行抽吸时,热受体302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表面感应生成涡流并释放出大量焦耳热对烟草材料段303进行加热,烟支特有的烟香挥发出来,供抽吸者进行抽吸。
[0017]本技术的技术效果:
[0018]1、本技术电磁加热烟具及配套烟支从烟支和烟具两方面入手,对烟支和烟具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根据配套烟支不同位置来决定感应线圈缠绕的紧密程度,不仅减少了烟具的能量消耗,降低了感应线圈匝数,而且提高了烟气的一致性,提供消费者更好的抽吸体验。
[0019]2、现有技术烟具的热受体都设置在烟具中。本技术将热受体设置在烟支中,为一种新的设置;热受体可以回收利用。本技术的设置减少了烟具的损坏,延长了烟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电磁加热烟具及配套烟支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配套烟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配套烟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0—电源控制系统,101—电池,102—控制电路板,200—烟雾发生器,201—外壳,202—保温隔热层,203—烟支容纳腔,204—感应线圈,205—通气孔,300—配套烟支,301—滤嘴段,302—热受体,303—烟草材料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但不应将此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新性试验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案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所示,一种电磁加热烟支及配套烟具,该烟具自下而上包括电源控制系统100、烟雾发生器200和配套烟支300三个部分。所述电源控制系统100给感应线圈204提供一定频率、幅值的交变电流。同时,所述配套烟支300中热受体302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表面感
应生成涡流并释放出大量焦耳热对烟草材料303进行加热,烟支的烟香挥发出来,供抽吸者抽吸。
[0027]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控制模块100包括电池101、控制电路板102,电池101为整个加热过程提供能量;控制电路板102中包含逆变电路,给感应线圈204提供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并且实现对烟具的加热温度进行调控。
[0028]进一步地,所述烟雾发生器200包括外壳201、保温隔热层202、烟支容纳腔203、感应线圈204、通气孔205。所述感应线圈204缠绕在所述烟支容纳腔203外壁,且感应线圈缠绕紧密程度根据烟支位置而定,在对应烟支远唇段位置处,所述感应线圈204缠绕的紧密程度高,并随着烟支逐渐靠近唇端位置,感应线圈204缠绕的紧密程度页逐渐递减;使得烟支远唇段位置处的温度较高,在抽吸时,高温烟气会加热烟支近唇端,因此,烟支近唇端不需要太多热量,减少了能量消耗;烟支的烟香挥发出来,供抽吸者抽吸;随着抽吸的进行,烟气的浓度能够保持一致性。所述保温隔热层202包裹于所述感应线圈204外部,以防止热量逸散到壳体外烫手;在所述烟支容纳腔203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通气孔205,其与配套烟支的滤嘴段301构成气流通道。
[0029]进一步地,所述配套烟支300包括滤嘴段301、烟草材料303和热受体302,热受体3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烟具及配套烟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烟具包括烟雾发生器(200),所述烟雾发生器(200)包括烟支容纳腔(203),所述烟支容纳腔(203)外围有感应线圈(204),所述感应线圈(204)缠绕方式为由稀疏逐渐变密;所述配套烟支(300)的烟草材料段(303)有热受体(3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烟具及配套烟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204)缠绕方式为烟支从抽吸者近唇端位置到远唇端位置由稀疏逐渐变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烟具及配套烟支,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发生器(200)还包括外壳(201),所述外壳(201)与所述感应线圈(204)之间为保温隔热层(202),所述外壳(201)底部有通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绪东汤建国郑发林李志强王程娅尚善斋雷萍韩敬美袁大林王汝陈星宇吕茜廖思尧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