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老年营养不良防控干预的多功能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94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老年营养不良防控干预的多功能测量仪,包括底座,底座内设置有体重秤,底座后部设置有两根竖向滑杆,竖向滑杆下端固定在底座上,竖向滑杆上端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上安装有伺服电机,在两根竖向滑杆之间设置有竖向丝杆,竖向丝杆上端穿过顶板并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竖向滑杆和竖向丝杆上安装有升降架,伺服电机运转时驱使升降架升降;升降架两端设有向前延伸的支臂,两个支臂上安装有两套对称设置的多功能测量装置,多功能测量装置包括身高测量器、围度测量尺和皮褶厚度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可以快速地对患者各处的体格参数实现全面测量,测量结果也更为精确,而且无须老年患者来回走动配合,操作非常方便。操作非常方便。操作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老年营养不良防控干预的多功能测量仪


[0001]本技术涉及体格测量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老年营养不良防控干预的多功能测量仪,属于测量仪器


技术介绍

[0002]营养不良是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极高。对全国老年患者的营养调查结果显示,营养不良发生率约为15%,营养不良风险占到50%,即2/3的老年患者有营养不良问题。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密切相关,营养不良可以导致患者住院日延长、术后并发症增加、功能依赖、感染及死亡率增高。在老年营养不良防控干预中,为了减少老年患者因营养不良导致的一系列获得性问题,促进疾病快速康复和维护良好的功能,需要对老年患者的临床营养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
[0003]在进行营养状态评估时,不仅要进行膳食调查,了解疾病和用药史及营养相关临床症状,还要对体格进行检查。在体格检查中,对身高、体重、臂围、腿围、皮褶厚度等体格数据的测量是重要的,这些数据既可评价患者的营养状态,又能对营养干预的效果进行监测。
[0004]目前对老年患者体格情况的测量手段大多采用人工测量,由医生来记录所测得的结果。这样的方法在老年患者的体格测量中存在以下问题:1、虽然现在已经有能够同时测量身高体重的仪器,但是其余体格数据的测量还需要使用多种工具,使得测量过程相当繁琐;2、老年患者多存在行动迟缓的问题,配合起来比较困难,有些老年人还有听力差的问题,有时候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沟通指导;3、测量误差较大,影响临床营养状态评估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老年营养不良防控干预的多功能测量仪,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可以快速地对患者各处的体格参数实现全面测量,测量结果也更为精确,而且无须老年患者来回走动配合,操作非常方便。
[0006]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用于老年营养不良防控干预的多功能测量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体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后部设置有两根竖向滑杆,所述竖向滑杆下端固定在底座上,竖向滑杆上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安装有伺服电机,在两根竖向滑杆之间设置有一根竖向丝杆,所述竖向丝杆下端转动安装在底座上,竖向丝杆上端穿过顶板并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竖向滑杆和竖向丝杆上安装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中部开设有竖向丝杆孔和竖向滑杆孔,升降架通过竖向丝杆孔和竖向滑杆孔安装在竖向滑杆和竖向丝杆上,伺服电机运转时带动竖向丝杆转动并驱使升降架升降移动;所述升降架的投影形状呈U形,升降架两端设有向前延伸的支臂,两个支臂上安装有两套对称设置的多功能测量装置;所述多功能测量装置包括横向丝杆、横向滑杆、调节旋钮、安装架、身高测量器、围度测量尺和皮褶厚度计,所述支臂上开设有横向丝杆孔和横向滑杆孔,所述横向丝杆和横向滑杆对应装配于横向丝杆孔和横向滑杆孔内,所述调节旋钮螺纹
安装在横向丝杆上,调节旋钮的边缘从支臂上表面的切槽露出,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横向丝杆和横向滑杆的内端,所述身高测量器、围度测量尺和皮褶厚度计均安装在安装架上。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度测量尺包括壳体、芯轴、转动环、尺带、涡卷弹簧、永磁铁、磁场传感器、微控制器、显示屏和电池,所述壳体平放并固定安装在安装架的上表面,壳体朝内的侧面上开设有供尺带伸出的开口;所述芯轴设置在壳体内,芯轴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的上下表面上;所述芯轴上套设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中部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台,所述环形台转动连接在芯轴中部;所述转动环上部与芯轴上部之间构成上安装腔,所述涡卷弹簧卷装于上安装腔内,涡卷弹簧的内端与芯轴固定连接,涡卷弹簧的外端与转动环固定连接;所述尺带内端卷绕在转动环下部之上,尺带头端从壳体上的开口伸出;所述转动环下部与芯轴下部之间构成下安装腔,所述永磁铁、磁场传感器、微控制器和电池设置在下安装腔,永磁铁嵌装于转动环下部内壁上,磁场传感器和微控制器安装在壳体上,磁场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相连,磁场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动环的转动角度并输出模拟电压信号,微控制器用于接收模拟电压信号并根据模拟电压信号计算出尺带的伸出长度,所述显示屏安装在壳体外壁上,显示屏与微控制器相连,微控制器计算出的尺带伸出长度通过显示屏实时显示,电池与磁场传感器、微控制器和显示屏分别连接以提供电能。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尺带的头端安装有卡扣,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能够与卡扣卡接配合的卡槽。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度测量尺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安装于下安装腔内,无线通信模块与微控制器连接,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外界的智能设备信号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按键、锁定按键、记录查看上翻按键、记录查看下翻按键和单位设置按键,各按键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按键能够向微控制器输入控制信息。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尺带上设置有长度刻度。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身高测量器包括伸缩式横杆、限位开关和测距仪,所述伸缩式横杆安装在安装架的内侧边上,伸缩式横杆能够水平横向拉伸,所述限位开关安装在伸缩式横杆的头端,限位开关与伺服电机电连接;所述测距仪安装在安装架的前侧面,测距仪的屏幕朝前,测距仪的发射头垂直朝下正对底座的上表面。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滑杆上设置有身高刻度,所述升降架上设有与身高刻度配合的指示箭头。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皮褶厚度计通过连接线吊挂在安装架上,安装架开设有用于安放皮褶厚度计的放置腔。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旋转平台,所述体重秤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上。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升降架和多功能测量装置,老年患者只需站于底座的体重秤上,升降架从上向下运行一遍,就可以利用多功能测量装置对患者各处的体格参数实现全面测量,测量结果也更为精确,而且无须老年患者来回走动配合,操作非常方便。
[0018]2)、本技术中的围度测量尺设计巧妙,可以方便地对老年患者的臂围、腰围、腿围等数据进行准确直观的测量,数据能够实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方便测量人员读数和记录。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围度测量尺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围度测量尺的结构俯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围度测量尺的电路原理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体重秤、3-竖向滑杆、4-竖向丝杆、5-顶板、6-伺服电机、7-升降架、7a-支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老年营养不良防控干预的多功能测量仪,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体重秤(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后部设置有两根竖向滑杆(3),所述竖向滑杆(3)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竖向滑杆(3)上端固定安装有顶板(5),所述顶板(5)上安装有伺服电机(6),在两根竖向滑杆(3)之间设置有一根竖向丝杆(4),所述竖向丝杆(4)下端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竖向丝杆(4)上端穿过顶板(5)并与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竖向滑杆(3)和竖向丝杆(4)上安装有升降架(7),所述升降架(7)中部开设有竖向丝杆孔和竖向滑杆孔,升降架(7)通过竖向丝杆孔和竖向滑杆孔安装在竖向滑杆(3)和竖向丝杆(4)上,伺服电机(6)运转时带动竖向丝杆(4)转动并驱使升降架(7)升降移动;所述升降架(7)的投影形状呈U形,升降架(7)两端设有向前延伸的支臂(7a),两个支臂(7a)上安装有两套对称设置的多功能测量装置;所述多功能测量装置包括横向丝杆(8)、横向滑杆(9)、调节旋钮(10)、安装架(11)、身高测量器(12)、围度测量尺(13)和皮褶厚度计(14),所述支臂(7a)上开设有横向丝杆孔和横向滑杆孔,所述横向丝杆(8)和横向滑杆(9)对应装配于横向丝杆孔和横向滑杆孔内,所述调节旋钮(10)螺纹安装在横向丝杆(8)上,调节旋钮(10)的边缘从支臂(7a)上表面的切槽露出,所述安装架(11)固定安装在横向丝杆(8)和横向滑杆(9)的内端,所述身高测量器(12)、围度测量尺(13)和皮褶厚度计(14)均安装在安装架(1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老年营养不良防控干预的多功能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度测量尺(13)包括壳体(13.1)、芯轴(13.2)、转动环(13.3)、尺带(13.4)、涡卷弹簧(13.5)、永磁铁(13.6)、磁场传感器(13.7)、微控制器(13.8)、显示屏(13.9)和电池(13.10),所述壳体(13.1)平放并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1)的上表面,壳体(13.1)朝内的侧面上开设有供尺带(13.4)伸出的开口;所述芯轴(13.2)设置在壳体(13.1)内,芯轴(13.2)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13.1)的上下表面上;所述芯轴(13.2)上套设有转动环(13.3),所述转动环(13.3)中部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台(13.3a),所述环形台(13.3a)转动连接在芯轴(13.2)中部;所述转动环(13.3)上部与芯轴(13.2)上部之间构成上安装腔,所述涡卷弹簧(13.5)卷装于上安装腔内,涡卷弹簧(13.5)的内端与芯轴(13.2)固定连接,涡卷弹簧(13.5)的外端与转动环(13.3)固定连接;所述尺带(13.4)内端卷绕在转动环(13.3)下部之上,尺带(13.4)头端从壳体(13.1)上的开口伸出;所述转动环(13.3)下部与芯轴(13.2)下部之间构成下安装腔,所述永磁铁(13.6)、磁场传感器(13.7)、微控制器(13.8)和电池(13.10)设置在下安装腔,永磁铁(13.6)嵌装于转动环(1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卿陈波赵卫红刘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