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85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所述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包括外箱;转接杆,所述转接杆转动安装在外箱的两侧内壁之间;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外箱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缺口齿轮,所述第一缺口齿轮固定套设在转接杆上;从动轴杆,所述从动轴杆固定安装在外箱的两侧内壁之间;第二缺口齿轮,第二缺口齿轮转动套设在从动轴杆上,所述第二缺口齿轮与第一缺口齿轮相啮合;两个焊连杆,两个所述焊连杆均固定安装在第二缺口齿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具有使用方便、对犁刀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犁刀进行收展控制,同时对种子的出放进行调节的优点。子的出放进行调节的优点。子的出放进行调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


[0001]本技术涉及播种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播种机是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是常见的农业器械之一,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播种机结构复杂,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机械故障率,且造价昂贵,对于一些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种植户来说很难承受,难以购置到。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对犁刀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犁刀进行收展控制,同时对种子的出放进行调节的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包括:外箱;转接杆,所述转接杆转动安装在外箱的两侧内壁之间;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外箱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缺口齿轮,所述第一缺口齿轮固定套设在转接杆上;从动轴杆,所述从动轴杆固定安装在外箱的两侧内壁之间;第二缺口齿轮,所述第二缺口齿轮转动套设在从动轴杆上,所述第二缺口齿轮与第一缺口齿轮相啮合;两个焊连杆,两个所述焊连杆均固定安装在第二缺口齿轮上,两个所述焊连杆的底端均延伸至外箱外;对装杆,所述对装杆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焊连杆之间;两个犁刀,两个所述犁刀均固定安装在对装杆上;蓄料盒,所述蓄料盒安装在外箱的一侧内壁上,所述蓄料盒的顶部为开口;接通管,所述接通管固定安装在蓄料盒的一侧上,所述接通管与蓄料盒相连通;软套管,所述软套管固定套设在接通管的底端;续连管,所述续连管固定安装在软套管的底端;两个底位块,两个所述底位块均固定安装在外箱的底部,两个所述底位块分别位于续连管的两侧;两个手调杆,两个所述手调杆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底位块上;两个夹块,两个所述夹块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手调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上;两个套安块,两个所述套安块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手调杆上两个所述套安块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底位块固定连接;四个进入槽,四个所述进入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套安块上;四个扇型槽,四个所述扇型槽分别开设在对应的所述进入槽的一侧内壁上;四个卡凸块,四个所述卡凸块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手调杆上,四个所述卡凸块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进入槽盒扇型槽相适配。
[0007]优选的,所述外箱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外箱的一侧开设有置料槽。
[0008]优选的,所述外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滚动轮,四个所述滚动轮呈矩形列阵分布,所述外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动推手。
[0009]优选的,所述外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撑夹板,两个所述撑夹板均与电机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套安块上开设有圆行孔,所述圆行孔与进入槽相连通,所述手调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凸块。
[0011]优选的,所述夹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接块,所述圆接块与手调杆转动连接,所述夹块远离圆接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接触垫块。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通过对犁刀可进行位置调节,可将土地犁开出道,在犁刀使用完毕后亦可将犁刀收起,然后通过对两个手调杆的调控从而对两个夹块进行调节,从而对种子的流控进行调节,方便进行撒种。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B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所示A部分的放大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套安块、进入槽盒扇型槽的装配图。
[0019]图中标号:1、外箱;2、转接杆;3、电机;4、第一缺口齿轮;5、从动轴杆;6、第二缺口齿轮;7、焊连杆;8、对装杆;9、犁刀;10、蓄料盒;11、接通管;12、软套管;13、续连管;14、底位块;15、手调杆;16、夹块;17、套安块;18、进入槽;19、扇型槽;20、卡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A部分的放大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套安块、进入槽盒扇型槽的装配图。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包括:外箱1;转接杆2,所述转接杆2转动安装在外箱1的两侧内壁之间;电机3,所述电机3安装在外箱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与转接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缺口齿轮4,所述第一缺口齿轮4固定套设在转接杆2上;从动轴杆5,所述从动轴杆5固定安装在外箱1的两侧内壁之间;第二缺口齿轮6,所述第二缺口齿轮6转动套设在从动轴杆5上,所述第二缺口齿轮6与第一缺口齿轮4相啮合;两个焊连杆7,两个所述焊连杆7均固定安装在第二缺口齿轮6上,两个所述焊连杆7的底端均延伸至外箱1外;对装杆8,所述对装杆8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焊连杆7之间;两个犁刀9,两个所述犁刀9均固定安装在对装杆8上;蓄料盒10,所述蓄料盒10安装在外箱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蓄料盒10的顶部为开口;接通管11,所述接通管11固定安装在蓄料盒10的一侧上,所述接通管11与蓄料盒10相连通;软套管12,所述软套管12固定套设在接通管11的底端;续连管13,所述续连管13固定安装在软套管12的底端;两个底位块14,两个所述底位块14均固定安装在外箱1的底部,两个所述底位块14分别位于续连管13的两侧;两个手调杆15,两个所述手调杆15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底位块14上;两个夹块16,两个所述夹块16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手调杆15相互靠近的一端上;两个套安块17,
两个所述套安块17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手调杆15上两个所述套安块17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底位块14固定连接;四个进入槽18,四个所述进入槽18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套安块17上;四个扇型槽19,四个所述扇型槽19分别开设在对应的所述进入槽18的一侧内壁上;四个卡凸块20,四个所述卡凸块20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手调杆15上,四个所述卡凸块20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进入槽18盒扇型槽19相适配。
[0022]所述外箱1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外箱1的一侧开设有置料槽。
[0023]所述外箱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滚动轮,四个所述滚动轮呈矩形列阵分布,所述外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动推手。
[0024]所述外箱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撑夹板,两个所述撑夹板均与电机3固定连接。
[0025]所述套安块17上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转接杆,所述转接杆转动安装在外箱的两侧内壁之间;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外箱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缺口齿轮,所述第一缺口齿轮固定套设在转接杆上;从动轴杆,所述从动轴杆固定安装在外箱的两侧内壁之间;第二缺口齿轮,所述第二缺口齿轮转动套设在从动轴杆上,所述第二缺口齿轮与第一缺口齿轮相啮合;两个焊连杆,两个所述焊连杆均固定安装在第二缺口齿轮上,两个所述焊连杆的底端均延伸至外箱外;对装杆,所述对装杆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焊连杆之间;两个犁刀,两个所述犁刀均固定安装在对装杆上;蓄料盒,所述蓄料盒安装在外箱的一侧内壁上,所述蓄料盒的顶部为开口;接通管,所述接通管固定安装在蓄料盒的一侧上,所述接通管与蓄料盒相连通;软套管,所述软套管固定套设在接通管的底端;续连管,所述续连管固定安装在软套管的底端;两个底位块,两个所述底位块均固定安装在外箱的底部,两个所述底位块分别位于续连管的两侧;两个手调杆,两个所述手调杆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底位块上;两个夹块,两个所述夹块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手调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上;两个套安块,两个所述套安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王薇李子双李洪杰张民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