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845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取暖器,包括壳体和辐射型发热体,辐射型发热体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包括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上设置有网孔,网孔的高度与辐射型发热体的高度一致;所述后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的高度与辐射型发热体的高度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效取暖器在壳体的后板上设置反射层,辐射型发热体产生的辐射一部分从前板的网孔直接向外散发,另一部分照射至后板的辐射经过反射层的反射后重新反射回前板,然后从网孔向外散发,极大的提高了取暖器的取暖效率。极大的提高了取暖器的取暖效率。极大的提高了取暖器的取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取暖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暖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辐射型取暖器主要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辐射型发热体,辐射型发热体以热辐射的方式向前辐射能量,供用户取暖。现有技术辐射型取暖器的主要缺陷在于:1.辐射型发热体产生的辐射向四周发散,但是只有单一方向的辐射能量被利用,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取暖效率不高;2.辐射型发热体产生的辐射包括可见光,影响用户夜间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反射层的取暖器,充分利用取暖器的辐射能量,提高取暖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取暖器,包括壳体和辐射型发热体,辐射型发热体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包括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上设置有网孔,网孔的高度与辐射型发热体的高度一致;所述后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的高度与辐射型发热体的高度一致;反射层可以采用反射铝箔纸,质量小,安装方便;
[0005]本技术高效取暖器在使用时与常规取暖器一致,只有前板朝向用户;辐射型发热体产生的辐射一部分从前板的网孔直接向外散发,另一部分照射至后板的辐射经过反射层的反射后重新反射回前板,然后从网孔向外散发,极大的提高了取暖器的取暖效率。
[0006]进一步的,所述辐射型发热体为石墨烯远红外发热体,石墨烯远红外发热体产生的远红外辐射不包括可见光,能够做到无光无噪音,方便用户夜间使用。
[0007]辐射型发热体也可以采用另一种形式,包括发热管和翅片,多个翅片安装在发热管上,所有翅片彼此平行并且间隔均匀,所有翅片的表面设置石墨烯涂层;发热管和翅片升温后利用石墨烯涂层产生远红外辐射,同时,翅片产生的辐射能够照射至相邻的翅片,加速翅片升温,使得翅片与翅片之间的间隙内的空气迅速升温形成空气对流,快速将翅片的能量散发至周围环境中,使得取暖器兼具了对流型取暖的功能。
[0008]进一步的,取暖器还包括电控器,电控器安装在壳体内,电控器控制石墨烯远红外发热体或者发热管的功率。
[000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进风格栅,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格栅;环境中的冷空气从壳体底部的进风格栅进入取暖器,被翅片加热后从出风格栅离开取暖器;为了防止异物从顶部的出风格栅进入壳体内,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防护网。
[00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长度大于前板与后板的距离;壳体整体上呈平板状,较宽的支撑脚能够保持壳体稳定,避免壳体侧翻;为了方便用户挪动取暖器,支撑脚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后板的表面安装有挂架和垫脚,用户也可以利用挂架将整个取暖
器挂在墙壁上。
[0012]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高效取暖器在壳体的后板上设置反射层,将照射至后板的辐射经过反射层的反射后重新反射回前板,然后从网孔向外散发,极大的提高了取暖器的取暖效率。(2)本技术的高效取暖器采用石墨烯远红外发热体或者喷涂有石墨烯涂层的翅片作为辐射型发热体,所产生的远红外辐射不包括可见光,使得取暖器在工作时无光无噪音,方便用户夜间使用。(3)本技术的高效取暖器的翅片产生的辐射能够照射至相邻的翅片,加速翅片升温,使得翅片与翅片之间的间隙内的空气迅速升温形成空气对流,快速将翅片的能量散发至周围环境中,使得取暖器兼具了对流型取暖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实施例1取暖器的主视图。
[0014]图2是实施例1取暖器的右视图。
[0015]图3是实施例1取暖器的俯视图。
[0016]图4是实施例2取暖器的主视图。
[0017]其中:100、壳体;110、前板;111、网孔;120、后板;121、反射层;130、侧板;140、进风格栅;150、出风格栅;160、防护网;200、辐射型发热体;210、发热管;220、翅片;300、电控器;400、支撑脚;500、挂架;600、垫脚;700、石墨烯远红外发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高效取暖器包括壳体100、辐射型发热体200、电控器300、支撑脚400、挂架500和垫脚600;
[0021]壳体100包括前板110、后板120、侧板130、进风格栅140、出风格栅150和防护网160,侧板130连接前板110和后板120的竖边,壳体100整体呈平板形并且上下敞口,壳体100的上下敞口分别安装出风格栅150和进风格栅140,防护网160位于壳体100的顶部;前板110上设置有网孔111,网孔111的高度与辐射型发热体200的高度一致;后板120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射层121,反射层121的高度与辐射型发热体200的高度一致,反射层121采用反射铝箔纸;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400,支撑脚400的长度大于前板110与后板120的距离;后板120的表面安装有挂架500和垫脚600;
[0022]辐射型发热体200安装在壳体100内,辐射型发热体200包括发热管210和翅片220,多个翅片220安装在发热管210上,所有翅片220彼此平行并且间隔均匀,所有翅片220的表面设置石墨烯涂层;
[0023]电控器300安装在壳体100内,电控器300控制发热管210的功率。
[0024]本实施例的取暖器在应用时既可以利用支撑脚400直接放置在地面上,也可以利用挂架500挂在墙壁上;用户利用电控器300控制发热管210的功率,当发热管210和翅片220升温后,翅片220表面的石墨烯涂层升温并产生远红外辐射一部分从前板110的网孔111直接向外散发,另一部分照射至后板120的辐射经过反射层121的反射后重新反射回前板110,然后从网孔111向外散发,极大的提高了取暖器的取暖效率;同时,石墨烯涂层产生的远红
外辐射不包括可见光,使得取暖器在工作时无光无噪音,方便用户夜间使用。本实施例的取暖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翅片220与翅片220之间的间隙内的空气迅速升温形成空气对流,快速将翅片220的能量散发至周围环境中,使得用户获得更加温暖和舒适的环境。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本实施例采用石墨烯远红外发热体700作为辐射型发热体200,石墨烯远红外发热体700升温后产生远红外辐射一部分从前板110的网孔111直接向外散发,另一部分照射至后板120的辐射经过反射层121的反射后重新反射回前板110,然后从网孔111向外散发,供用户取暖。
[0027]虽然说明书中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和辐射型发热体(200),辐射型发热体(200)安装在壳体(100)内,壳体(100)包括前板(110)和后板(120),所述前板(110)上设置有网孔(111),网孔(111)的高度与辐射型发热体(200)的高度一致;所述后板(120)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射层(121),所述反射层(121)的高度与辐射型发热体(200)的高度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121)为反射铝箔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型发热体(200)为石墨烯远红外发热体(7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型发热体(200)包括发热管(210)和翅片(220),多个翅片(220)安装在发热管(210)上,所有翅片(220)彼此平行并且间隔均匀,所有翅片(220)的表面设置石墨烯涂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赛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