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砸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48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耐砸输送带,属于输送带技术领域,包括上覆盖层、下覆盖层、骨架层以及边胶层;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采用撕裂强度≥120N/mm、磨耗≤80mm3、回弹率≥25%的胶料制成;骨架层采用帆布制成,帆布经向捻度为5捻/10cm、断裂伸长率≥18%、卷曲率≥5%,纬向捻度为10捻/10cm、密度为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砸输送带


[0001]本技术属于输送带
,特别涉及一种耐砸输送带。

技术介绍

[0002]输送带适用于各工序和工段之间粉状、块状物料的运输,方便快捷,生产效率高,是现代化大生产批量物料连续输送的必要手段。
[0003]现有输送带由上覆盖层、骨架层、下覆盖层以及位于骨架层两侧的边胶层组成,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由胶料制成,胶带骨架层是胶带强力层,承担了胶带运行过程中的主要拉力,上下覆盖胶起到保护骨架层的作用。在石矿开采、水泥厂矿石进料口、褐铁矿筛选等过程中,由于物料密度大、形状尖锐、输送量大、线速度高、落差大等原因,对覆盖层、骨架层抗冲击、抗撕裂、耐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如何提高输送带耐砸性能,是这种胶带设计的重要指标。
[0004]通过多年来对胶带用户使用情况的统计,得出如下参数:
[0005](1)上覆盖层(工作面),除起到保护骨架作用外,主要起到接受物料、承重和缓冲作用,受到物料冲击、相对运动摩擦、划伤、屈挠等,在骨架层损伤很小的情况下,其耐用寿命代表了胶带寿命。
[0006](2)下覆盖层(非工作面),主要起到保护骨架和缓冲的作用,同时承受托辊的摩擦、屈挠,主要表现在与托辊接触部分容易出现磨损现象。
[0007](3)骨架层,目前以EP200浸胶帆布为主,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通过堆叠,形成不同等级强度的骨架层,其在分层式输送带骨架层帆布总消耗中约占到70%,通常情况下,按照GB/T7984标准进行生产,其经向卷曲率最高只有3.5%,随着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加上缺少指标考核,有些厂家出产的产品其卷曲率只有2%,胶带经向弹性严重不足,不能耐受物料的猛烈冲击,有些产品在很短时间内,受到物料几次冲击后,就出现断经现象,而造成断带停产,同时由于没有横向考核指标,单层帆布横向强度只有50-75N/mm,4层帆布叠加后横向强度只有200-300N/mm,5层帆布叠加后横向强度只有250-350N/mm,完全不能适应矿山、水泥厂、褐铁矿等企业的相关工序要求。
[0008]现有GB/T7984-2013胶带标准已不能适应其要求,其覆盖胶只规定了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磨耗等常规要求,未规定胶料的撕裂性能、冲击弹性等指标;骨架层只规定了经向强度、经向伸长率等要求,未规定骨架层经向卷曲率、横向强度、横向伸长率等要求,造成尖锐物质高空坠落后,冲击输送带而造成胶带横向撕裂;相对来说,骨架层由纤维制成,其刚性比橡胶高了很多,其吸收动能的能力较弱,经在市场调查和用户走访,发现覆盖胶撕裂、磨损、孔洞、骨架纵向撕裂等问题,造成胶带使用时间不长就已损坏需要更换,针对此类问题和满足用户产品使用要求,需要对输送带进行改进。
[0009]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人特别研制出一种耐砸输送带,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砸输送带,通过改变覆盖层所用胶料耐撕裂性能、耐冲击性能、耐磨等性能,提高覆盖层耐砸性能;通过改变骨架层织造结构,提高骨架层纵向弹性、纬向弹性、纬向强度等性能;通过提高骨架层布层间的粘合强度、粘合胶层厚度、粘合胶层弹性,提高骨架层动能吸收能力;即通过覆盖层、骨架层以及骨架层粘合的改进,达到提高输送带运行寿命的目的。
[001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12]一种耐砸输送带,包括上覆盖层、下覆盖层、位于上覆盖层与下覆盖层之间的骨架层、以及位于上覆盖胶层、骨架层与下覆盖层的两端的边胶层;所述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采用撕裂强度≥120N/mm、磨耗≤80mm3、回弹率≥25%的胶料制成;所述骨架层采用帆布制成,该帆布的经向捻度为5捻/10cm、断裂伸长率≥18%、卷曲率≥5%,纬向捻度为10捻/10cm、密度为75
±
2根/10cm、断裂强度平均值≥155N/mm、断裂强度最低值≥145N/mm、10%定负荷伸长率≥5%。
[0013]上述骨架层采用的帆布为纬向加强型EP200,其经线材质为涤纶长丝,纬线材质为尼龙66长丝。
[0014]上述骨架层采用回弹率≥25%、硬度≤50IRHD、厚度≥1.3mm的粘合胶料进行粘合。
[0015]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6](1)通过增加胶料撕裂强度考核指标,撕裂强度由一般胶料25N/mm左右(通常情况下不考核、不检测)提高到≥120N/mm,同时将磨耗由120mm3提高到≤80mm3,回弹率由一般胶料10%左右(通常情况下不考核、不检测)提高到≥25%,从而提高了覆盖层动能吸收能力、耐冲击性能、耐磨性能和耐砸性能;
[0017](2)通过提高骨架层经线捻度,增加纬线股数(提高纬线直径),同时根据不同布机状况,适当调整经线张力,提高了经向卷曲率和经向弹性,从而提高了骨架层经向冲击耐受能力;
[0018](3)通过提高骨架层纬线并股数量和纬线直径,提高纬线密度,从而大幅提高了纬向强度和纬向冲击耐受能力;
[0019](4)通过提高骨架层纬线捻度,从而提高了纬向定负荷伸长率和胶带纬向弹性,提高了骨架层被冲击时的耐受力;
[0020](5)通过提高骨架层布层之间粘合性能,并用回弹率≥25%、硬度≤50IRHD、厚度≥1.3mm(以EP200为例)的粘合胶料进行粘合,提高了骨架层动能吸收能力和屈挠性能。
[0021]上述这些改进可通过对帆布生产线稍作改进即可实现,主要对并线机调整捻度,布机调整经线张力、纬线密度、纬线压线张力等,并未涉及新的生产工艺。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耐砸输送带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砸输送带,包括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4、位于上覆盖层1与下覆盖层4之间的骨架层2,以及位于上覆盖胶层1、骨架层2与下覆盖层4的两端的边胶层3;所述上覆盖层1和下覆盖层4采用撕裂强度≥120N/mm、磨耗≤80mm3、回弹率≥25%的胶料制成;所述骨架层2采用帆布制成,该帆布的经向捻度为5捻/10cm、断裂伸长率≥18%、卷曲率≥5%,纬向捻度为10捻/10cm、密度为75
±
2根/10cm、断裂强度平均值≥155N/mm、断裂强度最低值≥145N/mm、10%定负荷伸长率≥5%。本实施例中骨架层2采用的帆布为纬向加强型EP200,其经线材质为涤纶长丝,纬线材质为尼龙66长丝;并且骨架层2的粘合采用回弹率≥25%、硬度≤50IRHD、厚度≥1.3mm(以EP200为例)的粘合胶料进行粘合。
[0025]上述骨架层2采用的帆布织造结构及参数与现有的帆布对比如下表1:
[0026]表1本技术EP200帆布与HG/T2820标准对比
[0027][0028]可见,本技术针对骨架层2,通过提高经线捻度,增加纬线股数(提高纬线直径),同时根据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砸输送带,包括上覆盖层、下覆盖层、位于上覆盖层与下覆盖层之间的骨架层、以及位于上覆盖胶层、骨架层与下覆盖层的两端的边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采用撕裂强度≥120N/mm、磨耗≤80mm3、回弹率≥25%的胶料制成;所述骨架层采用帆布制成,该帆布的经向捻度为5捻/10cm、断裂伸长率≥18%、卷曲率≥5%,纬向捻度为10捻/10cm、密度为7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和沈王平张振秀陈春连倪伟何承霞夏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嘉橡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