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液晶除气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43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为至少一个液晶容器内容纳的液晶除气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腔体、保持器、移动机构、真空系统和气体供应。腔体具有用于提供通向腔体内部的通道的开口和密封开口的盖。保持器布置在腔体内,用以保持装有液晶的液晶容器,而移动机构移动至少一个容器。在此,在除气过程中真空系统在腔体内建立真空状态,气体供应将腔体恢复到大气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要求2002年2月25日申请的韩国申请第P2002-9960号的权益,在此通过引用将其结合进来。在上述平板显示装置中,由于LCD显示器能满足上述需要,因此它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在诸如笔记本PC电脑的便携式装置中,LCD技术已经代替了CRT(阴极射线管)技术。另外,即使在诸如PC监视器和电视监视器的台式显示器中,已经开发并采用了用于代替CRT技术的LCD技术。液晶盒包括两个对置的基板和填充在两基板间的液晶材料。液晶是这样一种材料相态,其具有介于液体和固态之间的中间性质,例如液体的流动性和固体的长程有序性。处在液体和固体间的中间状态下的液晶材料由于其长程定向有序性以及机械流动性而具有光学各向异性。LCD是通过大量工序制造出来的,这些工序例如阵列工序,滤色片工序,液晶盒工序,以及模块工序。阵列工序是在第一基板(TFT基板)上重复淀积、胶印和刻蚀以形成薄膜晶体管(TFT)阵列的过程。滤色片工序是在其上设有黑色基质的第二基板(CF基板)上设置红、绿和兰色染料或颜料的滤色片(CF)后为共用电极设置ITO(氧化铟锡)膜的过程。液晶盒工序是将通过阵列工序和滤色片工序分别制备的TFT基板和CF基板组装在一起的过程。通常,空液晶盒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间设有固定的薄薄间隙。于是液晶通过间隙周围的开口填充进来,由此制得液晶板。模块工序是组装处理输入和输出信号的驱动电路部分、将液晶板与信号处理器相连、以及装配一些框架、由此完成液晶模块的过程。向液晶盒工序中的液晶盒填充液晶的步骤描述如下。在液晶填充步骤中,将液晶材料装到腔体内布置的容器内。腔体保持真空状态,用于除掉液晶材料中溶解或容器内包含的水分和空气。在保持腔体的真空状态的同时,将空液晶盒中的液晶填充孔浸到容器中,并使其与液晶材料接触。然后,向真空腔放气,使其从较高的真空状态变到较低的真空状态,最后到大气压状态。由此,通过液晶盒压力和腔体内压力间的压差使液晶材料通过液晶填充孔填充到空液晶盒中。但是,因为上述液晶填充方法需要长时间填充液晶,因此该方法的生产率很低。简而言之,在将液晶材料填充到液晶盒中之前,必需将大型组装板切成单元板,将单元板的一部分浸到容器中,在使腔体保持真空状态的同时,必需使液晶填充孔与液晶材料接触。另外,由于液晶材料向液晶盒的缺陷填充会导致大尺寸LCD容易产生某些缺陷。鉴于此,已经开发了一种液晶滴注法,在该方法中向是TFT基板内表面滴加固定量的液晶,TFT基板上这一被滴注的区域是在与CF基板周围设置的主密封区域内部的TFT基板的相对应的区域。然后,在真空腔内将TFT基板和CF基板组装成大型液晶板。下面将描述利用液晶滴注法的液晶盒工序。参照图1,实施取向步骤(1S),其中,在TFT基板和CF基板上涂覆取向材料,在两块基板上进行机械摩擦,以便使液晶材料的分子定向。然后清洁TFT基板和滤色片基板(2S)。TFT基板有多条以固定间隔沿一定方向延伸的栅布线、多条以固定间隔沿垂直于栅布线的方向延伸的数据线。在由栅布线和数据线限定阵列象素区内有多个薄膜晶体管和象素电极。CF基板具有黑色基质层、滤色片、以及共用电极。由此黑色基质层掩蔽了象素区域以外部分的光漏泄。然后,将经过清洁的CF基板装到密封剂配料器的平台上,在CF基板上的单元板区域的外围涂敷密封材料(3S)。密封材料可以是光敏树脂或热固化树脂。期间不需要向液晶盒填充液晶的填充孔或密封结构。与此同时,将经过清洁的TFT基板装到银(Ag)的配料器平台上,将银糊材料以圆点形式根本给TFT基板的公共电压输送线(5S)。然后,将TFT基板传递给LC配料器,向每块单元板区域的有效阵列区滴加(分配)液晶材料(6S)。然后进行下面的液晶滴加工序。在生产线上组装调整LC注射器之前,将液晶材料填充到LC注射器之后,要在真空状态下除掉液晶材料中溶解的水分和空气(7S)。然后,组装和调整液晶注射器(8S),将其安装到液晶配料器上(9S)。当TFT装到液晶配料器平台上后,通过在TFT基板上与CF基板密封材料涂覆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内(即象素区域)利用液晶注射器以预定间距向TFT基板滴加固定量的液晶材料,从而分配了液晶材料(6S)。在TFT基板和CF基板装到真空结构腔内后,组装TFT基板和CT基板,使滴加的液晶均匀地分布到单元板区域上(10S)。然后,使密封材料固化(10S)。将组装好的TFT基板和滤色片基板、即大板切成各个单元板(11S)。对每块单元板进行打磨和检查(12S),从而完成了LCD单元板。但是,上述利用液晶滴注法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上述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液晶中溶解的水分和空气引起以下问题液晶填充存在缺陷(即,液晶填充工序步骤完成后,在液晶板中产生空区),降低了液晶电阻率和液晶板的电压保持(holding)比,最终降低了图象质量。因此,在滴加(分配)液晶以前要彻底清除液晶中溶解的水分和空气。在组装调整含液晶的液晶注射器以前要在真空状态下实施上述所描述的除气工序步骤。完成除气步骤后,再组装调整液晶注射器,并将其安装到液晶配料器上。但是,在所述除气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注射器内液晶和外部大气之间只有很小的接触面积,这需要很高的真空状态和较长的处理时间。除气工序中存在的这些困难会引起除气不足,由此产生有缺陷的LCD单元板。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为液晶有效除气的装置和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以低成本提高产量的LCD单元板制造方法。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特征和优点,通过描述能够使其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清楚,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能学习到这些特征和优点。通过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具体指明的结构可以实现和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正如所体现和概括描述的,为了实现依照本专利技术目的的这些和其它优点,为至少一个液晶容器中容纳的液晶除气的装置包括腔体,其具有提供进入腔体内部的通道的开口,并具有封闭开口的盖;腔体内设置的保持器,用于保持至少一个含液晶的液晶容器;移动机构,用以移动至少一个容器;真空系统,用以在腔体内建立真空状态;以及气体供应,用以使腔体恢复到大气压状态。在另一方面中,为液晶除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至少一个液晶容器填充液晶;将至少一个里面装满液晶的液晶容器安置在腔体内;密封腔体;抽空腔体,以在腔体内建立真空状态;使腔体内安置的容器产生移动用以激荡液晶;以及使腔体恢复到大气压状态。在另一方面中,用于为至少一个液晶容器内容纳的液晶除气的装置包括向至少一个液晶容器填充液晶的装置;在腔体内保持至少一个装满液晶的液晶容器的装置;腔体密封装置;抽空腔体以便在腔体内建立真空状态的装置;移动容器以便激荡液晶的装置;以及将腔体恢复到大气压状态的装置。可以理解的是,前面的概述以及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范性和说明性的,其试图提供所要求的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解释。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将附图包括进来提供了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其构成了该说明书的一部分,在附图中图1是表示利用液晶滴注法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相关技术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液晶除气的示范性装置和方法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现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作详细引证,其示例示于附图中。图2是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为至少一个液晶容器中容纳的液晶除气的装置,其包括:腔体,其具有提供通向腔体内部的通道的开口和密封开口的盖;保持器,其布置在腔体内,用以保持至少一个装有液晶的液晶容器;移动机构,其用于移动至少一个容器;真空系统,其用于建立 腔体内的真空状态;以及气体供应,用于将腔体恢复到大气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赫珍孙海晙
申请(专利权)人: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