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节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8098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楼房节水系统,包括若干个楼房节水装置,所述的楼房节水装置包括废水收集管道、沉淀过滤装置和集水箱,所述的废水收集管道用于收集洗漱水和灰水;所述的沉淀过滤装置设置在高于所述的集水箱的位置,所述的沉淀过滤装置包括圆筒形主体、检查口、排污口、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的集水箱设置在洗漱池的下部,所述的集水箱的出水管连通比集水箱所在楼层低1或2层的马桶的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对建筑的改造少,成本低,过滤效果好,过滤器寿命长。长。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房节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楼房节水系统,属于节能环保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和水环境污染,不仅困扰国计民生,并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用水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建筑排水量中生活废水所占份额住宅为69%,宾馆、饭店为87%。办公楼为40%,如果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成为中水,用作建筑杂用水和城市杂用水,如冲厕所、道路清扫、城市绿化、车辆冲洗等杂用,从而替代出等量的自来水。现有建筑大部分建设有5-10年,建筑设计中很少有中水的收集利用。因此对于现有建筑的节水改造十分重要。节水改造中成本不能太高,另外对现有建筑的改造不能太多。现有楼房节水设备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复杂,对现有建筑的改造大,成本高;(2)现有节水装置中过滤装置与水箱结合在一起,容易造成过滤装置堵塞,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现有楼房节水改造的楼房节水系统,解决了现有楼房没有节水系统,改造成本高,而且过滤装置容易堵塞等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楼房节水系统,包括若干个楼房节水装置,所述的楼房节水装置包括废水收集管道、沉淀过滤装置和集水箱,所述的废水收集管道用于收集比所述集水箱所在楼层高1或2层的洗漱水和灰水,所述的废水收集管道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的沉淀过滤装置的进水口;
[0006]所述的沉淀过滤装置设置在高于所述的集水箱的位置,所述的沉淀过滤装置包括圆筒形主体,所述的圆筒形主体的顶部设置检查口,所述的圆筒形主体的底部设置排污口,所述的圆筒形主体的下部设置进水管,所述的圆筒形主体的上部设置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的出水管连接所述集水箱的进水口;
[0007]所述的集水箱设置在洗漱池的下部,所述的集水箱的出水管连通比集水箱所在楼层低1或2层的马桶的水箱。
[0008]优选地:所述的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出水管内的过滤网。
[0009]优选地:所述的过滤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过滤网后的过滤层,所述的过滤层为活性炭和/或砂石。
[0010]优选地:所述的集水箱上设置有溢流管,所述的溢流管连接废水收集管道或下水管。
[0011]优选地:所述的集水箱上设置有自动补水装置。
[0012]优选地:所述的自动补水装置为浮球阀,所述的浮球阀的进水端连接自来水管道。
[0013]优选地:所述的出水管上设置有添加剂管。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楼房节水系统将集水箱设置在洗漱池的下部,有效地节约地方,另外过滤装置采用低进高出,在出口管设置过滤机构,采用上述结构收集的废水可以在过滤装置中先经过沉淀,然后过滤,有效地提高过滤效率,提高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对建筑的改造少,成本低,过滤效果好,过滤器寿命长,运行过程中废水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流动,无需动力,没有能耗。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楼房节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楼房节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楼房节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楼房节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为废水收集管道,2为出水管,3为过滤网,4为检查口,5为圆筒形主体,6为进水管,7为排污口,8为涮拖把池,9为洗漱池,10为集水箱,11为溢流管,12为浮球阀,13为添加剂管,14为活性炭,15为砂石,16为楼层,17为下水管,18为马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和3所示,一种楼房节水系统,以五层楼为例,包括三个楼房节水装置,所述的楼房节水装置包括废水收集管道1、沉淀过滤装置和集水箱10,
[0025]废水收集管道1用于收集比所述集水箱10所在楼层16高1的洗漱水和灰水,所述的废水收集管道1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的沉淀过滤装置的进水口;
[0026]洗漱水指的是洗手池的废水,灰水指的是涮拖把池8的废水。当然按照楼房内用水需求,有洗澡间的可以收集洗澡水。
[0027]沉淀过滤装置设置在高于所述的集水箱10的位置,沉淀过滤装置包括圆筒形主体5,所述的圆筒形主体5的顶部设置检查口4,用与沉底过滤装置的日常检修,所述的圆筒形主体5的底部设置排污口7,所述的圆筒形主体5的下部设置进水管6,所述的圆筒形主体5的上部设置出水管2,所述的出水管2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的出水管2连接所述集水箱10的进水口。
[0028]采用上述结构,收集的废水下部进水,里面的沉淀物首先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到排污口7与出水口之间的位置,先进行沉淀除杂,然后在进入出水管2过滤,过滤后出水。采用这种结构有利于废水中杂质的沉淀过滤,可以有效地降低过滤机构的过滤压力,提高过滤
机构的寿命。
[0029]所述的集水箱10设置在洗漱池9的下部,所述的集水箱10的出水管2连通比集水箱10所在楼层16低1层的马桶18的水箱。
[0030]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出水管2内的过滤网3。
[0031]集水箱10上设置有溢流管11,所述的溢流管11连接废水收集管道1或下水管17,溢流管11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水箱10过满,溢流的水优先进入废水收集管道1,再次收集利用。不在收集废水的楼层16,溢流的水进入下水管17。
[0032]集水箱10上设置有自动补水装置。自动补水装置作用是防止收集的废水不满足日常利用,采用自来水来补充集水箱10内的水,以免无法完成马桶18冲洗作用。自动补水装置可以采用液位传感器、电磁阀和单片机的组成。在本实施例中自动补水装置为浮球阀12,所述的浮球阀12的进水端连接自来水管道。浮球阀12结构简单,造价低。
[0033]本实施例的运行过程:
[0034]洗漱水和灰水等废水在重力作用下经过废水收集管道1进过进水管6进入过滤机构,经过重力沉淀、过滤后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进水集水箱10收集储存,用于下面楼层16马桶18用水。当集水箱10内的水过满时,水经过溢流管11流出,当集水箱10内的水过少时,在浮球阀12作用下自动补充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房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楼房节水装置,所述的楼房节水装置包括废水收集管道、沉淀过滤装置和集水箱,所述的废水收集管道用于收集比所述集水箱所在楼层高1或2层的洗漱水和灰水,所述的废水收集管道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的沉淀过滤装置的进水口;所述的沉淀过滤装置设置在高于所述的集水箱的位置,所述的沉淀过滤装置包括圆筒形主体,所述的圆筒形主体的顶部设置检查口,所述的圆筒形主体的底部设置排污口,所述的圆筒形主体的下部设置进水管,所述的圆筒形主体的上部设置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的出水管连接所述集水箱的进水口;所述的集水箱设置在洗漱池的下部,所述的集水箱的出水管连通比集水箱所在楼层低1或2层的马桶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涛曹明亮陈伟伟张毅飞张会敏周旭东李自明卫战清曹惠提郑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