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棉机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03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棉机上料装置,属于开棉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上的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位于传送装置远离拨棉辊一端,第一支撑架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进料仓,进料仓位于传送装置上方,进料仓上端面开设有进料口,进料仓内设置有打散机构,进料仓靠近传送装置一侧设置有上料机构,进料仓靠近传送装置一端下端面开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代替工人将原棉处理后均匀洒落在传送带上表面,从而减少原棉一次加入量超过特定值导致拨棉辊卡住无法转动的情况,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棉机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开棉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开棉机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开棉机用于二维或三维螺丝棉、PP棉、公仔棉、普通中空棉进行均匀开散蓬松,只要一次性开松,适合玩具厂、沙发厂、床上用品厂、家纺制衣厂使用;亦可以开松旧羊毛、羊毛衫、旧棉被等。用于二维或三维螺丝棉、 PP棉、公仔棉、普通中空棉进行均匀开散蓬松。开棉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
[0003]在枕芯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枕芯柔软度及人体舒适度,需要在枕芯套内填充枕芯材料,在当前生产中由高科技的复合材料制成的芯类产品,在弹性回复力,保暖性,蓬松度,舒适感,耐洗性及使用寿命等方面都有上佳表现。填充之前需要先将原棉经开棉机开松,再经充棉机装填入枕芯套内。
[0004]现有的开棉机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上的机架110,机架110内转动连接有拨棉辊120,拨棉辊120周侧面固定连接有六片拨棉板130,拨棉板130以拨棉辊120轴线为圆心周向设置,机架110内设置有开棉装置140,机架110上设置有传送装置150,传送装置150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10上端面的两根第一张紧辊151,第一张紧辊151上设置有第一皮带152,机架1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53,第一驱动电机153与第一张紧辊151同轴固定连接,第一张紧辊151轴线平行于拨棉辊120轴线。
[0005]将原棉放置于第一皮带152上,第一驱动电机153驱动第一张紧辊15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152转动将原棉运至拨棉辊120处,拨棉辊120将原棉拨至机架110内,原棉经开松装置开松后进入下一工序。
[0006]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上料时,因原棉之间相互粘连,为避免原棉一次加入量超过特定值导致拨棉辊卡住无法转动,需要工人手动将原棉撕扯为适合的小块放在传送带上从而实现上料料,操作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棉机上料装置。代替工人将原棉处理后均匀洒落在传送带上表面,从而减少原棉一次加入量超过特定值导致拨棉辊卡住无法转动的情况,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000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9]一种开棉机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上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位于传送装置远离拨棉辊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位于传送装置上方,所述进料仓上端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仓内设置有打散机构,所述进料仓靠近传送装置一侧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进料仓靠近传送装置一端下端面开设有出料口。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原棉从进料口倒入后,原棉经打散机构打散并甩至上
料机构,经上料机构输送至出料口,经打散机构打散的原棉落于传送装置上,进入下一工序,代替工人将原棉处理后均匀洒落在传送带上表面,从而减少原棉一次加入量超过特定值导致拨棉辊卡住无法转动的情况,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料仓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架上端面的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两块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长度方向与进料方向平行,所述底板靠近传送装置一端竖直有第二侧板,所述底板远离传送装置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三侧板上端向远离传送装置方向倾斜,所述第一侧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进料口开设于顶板远离传送装置一端。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棉从进料口进入进料仓内,第三侧板倾斜设置可以降低原棉进入进料仓内的速度,从而有效减少因进入进料仓内原棉过多导致打散机构无法运行的情况。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板下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进料口靠近传送装置一端。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板与顶板垂直,第一挡板与第三侧板下端逐渐靠近地面,第一挡板与第三侧板间距逐渐减少,从而使进料口不断缩小,有效减缓原棉进入进料仓的速度,从而有效减少因进入进料仓内原棉过多导致打散机构无法运行的情况。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料口开设于底板靠近传送装置一端,底板下端面开设有导料口,所述底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位于导料口处,所述导料槽下端向传送装置方向倾斜。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打散的原棉未落至第二皮带表面,而是甩至顶板处并在重力作用下积蓄在底板上,落在底板上的原棉经导料口进入导料槽后转移至第一皮带上,有效减少原棉在底板上堆积,减少原棉对打散机构运行的影响。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挡板自由端向第一挡板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挡板下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挡板背离第三侧板一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顶板方向运动的原棉受第二挡板阻挡而无法到达顶板处就在重力作用下落至导料口处,有效减少原棉在底板上堆积,减少原棉对打散机构运行的影响,同时第二挡板倾斜设置可以减少对向上料机构方向运动的原棉的影响。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打散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侧板上的打散辊,所述打散辊轴线与传送装置输料方向垂直,所述打散辊周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切刀,所述打散辊上端点切刀向远离第三侧板方向转动,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打散辊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主轴穿过第一侧板与打散辊同轴固定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电机启动从而驱动打散辊转动,打散辊带动切刀转动,切刀将原棉打散并钩取甩至上料机构上,上料机构将打散的原棉运输至传送装置上,从而有效控制每次进料量,从而减少原棉一次加入量超过特定值导致拨棉辊卡住无法转动的情况,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002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
板上端面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位于底板靠近传送装置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张紧辊,所述第二张紧辊上设置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一侧板背离第二支撑架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主轴穿过第一侧板与第二张紧辊同轴固定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打散辊打散的原棉甩至第二皮带上,第三驱动电机驱动第二皮带转动,从而持续将原棉输送至传送装置处,有效控制每次上料量,从而减少原棉一次加入量超过特定值导致拨棉辊卡住无法转动的情况,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002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皮带靠近传送装置一端相对地面高于第二皮带远离传送装置一端。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皮带倾斜设置更容易接收经打散机构打散的原棉,方便对原棉收集运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棉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上的第一支撑架(200),所述第一支撑架(200)位于传送装置(150)远离拨棉辊(120)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架(200)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进料仓(300),所述进料仓(300)位于传送装置(150)上方,所述进料仓(300)上端面开设有进料口(600),所述进料仓(300)内设置有打散机构(400),所述进料仓(300)靠近传送装置(150)一侧设置有上料机构(500),所述进料仓(300)靠近传送装置(150)一端下端面开设有出料口(7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棉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架(200)上端面的底板(310),所述底板(310)上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两块第一侧板(320),所述第一侧板(320)长度方向与进料方向平行,所述底板(310)靠近传送装置(150)一端竖直有第二侧板(330),所述底板(310)远离传送装置(150)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侧板(340),所述第三侧板(340)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三侧板(340)上端向远离传送装置(150)方向倾斜,所述第一侧板(320)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顶板(350),所述进料口(600)开设于顶板(350)远离传送装置(150)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棉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50)下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360),所述第一挡板(360)位于进料口(600)靠近传送装置(150)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棉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700)开设于底板(310)靠近传送装置(150)一端,底板(310)下端面开设有导料口(380),所述底板(310)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导料槽(390),所述导料槽(390)位于导料口(380)处,所述导料槽(390)下端向传送装置(150)方向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棉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攀蔡庆华代金云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易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