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气口通断便捷的吸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7656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分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难以有效控制真空泵与消气出口通断问题,公开了一种出气口通断便捷的吸附系统,包括吸附床、连通区、气体通断阀、振动架及真空泵,所述吸附床底部被所述振动架固定于地面,吸附床与气体通断阀一端之间通过连通区连接,气体通断阀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气体通断阀包括阀体和与阀体可拆卸连接的阻断塞,所述阻断塞上端设有转动手柄,阻断塞上端设有密封头,阀体内设有弯折的内腔体与,所述内腔体的弯折处设有封口,所述密封头与所述封口相配合。该结构出气口上有气体通断阀,当抽真空结束时可以根据后期需求选择是否将真空泵取下,对吸附床有多重密封效果,保证较好的密封性,结构简洁,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气口通断便捷的吸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出气口通断便捷的吸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空分设备技术中,吸附材料采用吸附床,一般的吸附系统中,进气管和出气管直接与吸附床接触,气流直接吹向吸附床,容易造成吸附床颗粒的破损,降低了吸附床的使用寿命,吸附床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和持续压紧,滤料更换麻烦,给设备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吸附床装填工艺就显得尤为关键;吸附床装填紧了,设备吸附床使用寿命就长了,设备就相对运行稳定。为了实现吸附床高效装填,引入了抽真空、变频、振动、气缸压紧于一体的一种新颖的填充方式,简单的说就是变压吸附筒安装在振动平台上,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填装,充分提高吸附床的装填密度。当抽真空的时候,需要将真空泵连接到消气出口处,当需要通入压缩空气的时候,便需要将真空泵断开并将消气出口处密封上,频繁的拆卸加振动等作用要求消气出口处具有较强的气体通断便利性与密封性。
[0003]专利号CN201020200511.5,专利名称“自洁滑阀式气动截止阀”,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洁滑阀式气动截止阀,包括互相连接的前阀体和后阀体、设在阀体内的活塞和O型密封圈,前阀体内设有密封座和支架式多孔进气通道,密封座上设有防尘圈,后阀体上设有前进气孔和后进气孔,活塞为圆筒式,活塞的中部设有凸台,活塞、活塞凸台和阀体之间形成前、后气室,前、后气室分别与前、后进气孔相通。
[0004]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高效适应真空泵的通断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难以有效控制真空泵与消气出口通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出气口通断便捷的吸附系统,该结构消气出口上设有气体通断阀,当抽真空结束时可以根据后期需求选择是否将真空泵取下,对吸附床有多重密封效果,保证较好的密封性,结构简洁,操作简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出气口通断便捷的吸附系统,包括吸附床、连通区、气体通断阀、振动架及真空泵,所述吸附床底部被所述振动架固定于地面,吸附床与气体通断阀一端之间通过连通区连接,气体通断阀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所述气体通断阀包括阀体和与阀体可拆卸连接的阻断塞,所述阻断塞上端设有转动手柄,阻断塞上端设有密封头,所述阀体内设有弯折的内腔体与,所述内腔体的弯折处设有封口,所述密封头与所述封口相配合。
[0008]本技术在吸附床出气口处引入气体通断阀,一方面,能适应抽真空吸附床填充过程中的气体及时通断,当真空泵使用中途需要调整时无需将真空泵取下,可直接关闭气体通断阀便可调整真空泵,当真空泵调整好后,及时打开气体通断阀继续使用,或者真空泵在抽真空过程中出现故障,也可直接关闭气体通断阀避免空气进入吸附床,影响吸附床
上物料的密实度,避免空气进入分筛引发气流对填充物料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当真空泵使用完毕,取下通气管后,将气体通断阀的出气口密封住,关闭气体通断阀能够对出气口起到双重密封的作用,有效避免了吸附床内外压差所带来的不定气流流动,保证了吸附床填充料的质量及吸附床内的气体纯度;本吸附系统能够有效控制出气口处气体的通断,实现多重密封,极大提升了吸附床使用寿命,提升了气体的提炼效率,极大节约了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更换时间。
[0009]作为优选,所述封口处设有凸环,所述密封头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凸环位于所述凹槽内。
[0010]凹槽与凸环相配合,是为了使密封头与封口的密封效果更好,对于被密封的对象是气体,所以连接处设置凹槽与凸环一方面增大了密封头与封口的接触面积,这样内外气体的流通需要经过的路径更长,所以效果较好,另一方面,凹槽与凸环能够起到定位作用,避免密封头与封口在频繁分离贴合的过程中出现错位的现象,气体从错位孔逸出。
[0011]作为优选,所述凸环底端设有细颈部,所述凹槽两侧设有内凸,所述内凸位于所述细颈部处。
[0012]当凸环卡进凹槽内后,由于内外压差的作用,凹槽可能会被气压顶出凸环,在凸环底端设有细颈部,凹槽两侧设有内凸,内凸卡于细颈部,这样进一步增加凹槽与凸环的接触面积,凸环卡在凹槽内,不易脱出,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与密封效果。
[0013]作为优选,所述阀体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阻断塞贯穿上阀体并与上阀体转动连接,所述阻断塞与上阀体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0014]阀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当内腔体及阻断塞需要维修或阻断塞需要更换的时候,便于拆装,阻断塞与上阀体之间设有密封结构,能够加强气体通断阀的密封效果,防止阻断塞与上阀体之间频繁的相对移动而破坏结构的气密性。
[0015]作为优选,所述连通区包括通气管及套筒,所述通气管贯穿固定于套筒上,所述通气管位于套筒内的管道上设有气孔,所述气孔表面设有丝网,所述通气管位于套筒外的两端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为出气口。
[0016]气孔是便于通气管与吸附床内的气体畅通,气孔表面设有丝网是为了防止吸附床填料掉落入气孔内堵塞气孔,保证整个体统的气体流通。
[0017]作为优选,所述连通区的底端与振动架固定连接,所述振动架固定连接于地面。
[0018]振动架能够摇动吸附床,减小填料之间的间距,使吸附床在填料的过程中更加密实,延长吸附床使用寿命,提升气体的分离效果。
[0019]作为优选,所述阀体(3.6)外侧弯曲处设有加强筋(3.8)。
[0020]阀体腔体弯曲处应力集中较多,连接最为薄弱,填充过程中振动架振动及管道接头处的重量容易使得阀体应力集中处发生断裂,设有加强筋能够进一步增加阀体腔体弯曲处的连接强度,提升气体通断阀的使用寿命。
[0021]作为优选,所述吸附床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多个扩散层。
[0022]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提供了一种出气口通断便捷的吸附系统,该结构消气出口上具有气体快速通断阀,当抽真空结束时可以根据后期需求选择是否将真空泵取下,对吸附床有多重密封效果,保证较好的密封性,结构简洁,操作简单;
[0024](2)本技术在吸附床出气口处引入气体通断阀,真空泵在抽真空过程中出现故障,也可直接关闭气体通断阀避免空气进入吸附床,影响吸附床上物料的密实度,避免空气进入分筛引发气流对填充物料造成损伤;
[0025](3)本吸附系统能够有效控制出气口处气体的通断,实现多重密封,极大提升了吸附床使用寿命,提升了气体的提炼效率,极大节约了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更换时间;
[0026](4)凹槽与凸环相配合,连接处设置凹槽与凸环一方面增大了密封头与封口的接触面积,这样内外气体的流通需要经过的路径更长,所以效果较好,另一方面,凹槽与凸环能够起到定位作用,避免密封头与封口在频繁分离贴合的过程中出现错位,气体从错位孔逸出。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气体通断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气口通断便捷的吸附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吸附床(1)、连通区(2)、气体通断阀(3)、振动架(4)及真空泵(5),所述吸附床(1)底部被所述振动架(4)固定于地面,吸附床(1)与气体通断阀(3)一端之间通过连通区(2)连接,气体通断阀(3)另一端与真空泵(5)连接,所述气体通断阀(3)包括阀体(3.6)和与阀体(3.6)可拆卸连接的阻断塞(3.3),所述阻断塞(3.3)上端设有转动手柄(3.4),阻断塞(3.3)上端设有密封头(3.5),所述阀体(3.6)内设有弯折的内腔体(3.1),所述内腔体(3.1)的弯折处设有封口(3.2),所述密封头(3.5)与所述封口(3.2)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气口通断便捷的吸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封口(3.2)处设有凸环(3.21),所述密封头(3.5)底部设有凹槽(3.51),所述凸环(3.21)位于所述凹槽(3.5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气口通断便捷的吸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凸环(3.21)底端设有细颈部(3.22),所述凹槽(3.51)两侧设有内凸(3.52),所述内凸(3.52)位于所述细颈部(3.22)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气口通断便捷的吸附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秋华蒋建荣何彦甫冯成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利空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