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56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其包括主机面板、导联盒、基座、导联线、电极片,所述主机面板包括壳体、显示屏、控制键、导联线排插接口、供电接口;所述导联盒包括线盒和电极片罩壳,所述线盒内设有绕线轴组件,线盒顶部开有通至罩壳内的出线孔;所述主机面板卡装封盖在所述导联盒开口侧面;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导联盒底部;所述导联线缠绕在所述绕线轴组件上,所述电极片设置在所述电极片罩壳内。本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主机外导联组件得到了集中收纳,各线束和电极片得到了分区安置;收纳状态各线束在绕线辊上分区域缠绕,码放整洁,便于快速收放;主机独立便携与导联外设之间拆装快捷,外设旋钮令收放线操作简便。外设旋钮令收放线操作简便。外设旋钮令收放线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


[0001]本技术涉及常用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

技术介绍

[0002]心电图机是一种能将心脏活动时心肌激动产生的生物电信号自动记录下来,为临床诊断和科研常用的医疗电子仪器。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掌握的医疗知识越来越多,同时心电图机的结构和造作上也向简单化发展,近年来出现了操作简单、便于人们能够随时掌握自身心脏机能的一体式心电图仪主机。心电图仪需要通过电极和导联线连接身体采集信号,而现有导联组件由于线束多、线体长,在收纳时普遍存在散乱、结束等情况,再次使用时难以拆分,虽然部分心电图仪配备了绕线辊用于盘绕收纳,但依然存在导联线之间相互缠压、收放线受阻和线束间难以区分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心电图仪在导联线收纳方面的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线束进行分线分区整齐收纳、且便于收放的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
[0004]为实现主机外导联组件的集中收纳、各线束和电极片的分区安置、线束的分区排布和快速收放,本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包括主机面板、导联盒和基座,所述导联盒内收纳有导联线和电极片,其中,所述主机面板包括矩形壳体、设置在壳体正面的显示屏和控制键、设置在壳体背面的导联线排插接口、设置在壳体侧面的供电接口;所述导联盒包括通过转轴铰连的线盒和电极片罩壳,所述线盒内设有绕线轴组件,线盒顶部开有通至罩壳内的出线孔;所述主机面板卡装封盖在所述导联盒开口侧面;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导联盒底部;所述导联线缠绕在所述绕线轴组件上,所述电极片设置在所述电极片罩壳内,所述导联线上游端依次对接在所述绕线轴组件上,导联线下游端穿过所述出线孔与所述电极片连接。
[0005]为实现各线束在绕线辊上的分区域布排缠绕,以及主机与导联部分的快速对接,所述绕线轴组件包括束线管、绕线辊、码线套和转接排插。所述束线管为一中空管,所述绕线辊内侧端可转动式枢轴连接于所述束线管两侧,所述码线套套装于所述绕线辊外,所述转接排插设置在所述束线管上部,所述束线管上开有与所述导联线数量相对应的过线孔,码线套上开有与导联线数量相对应的区域码线导孔。
[0006]为在收线时,约束回卷线束绕线位置,所述绕线辊外侧端通过轴承穿装在所述线盒侧壁上,所述码线套外侧端固定在所述线盒内壁上。
[0007]为明确导联线走线路径,实现分区首先效果,所述导联线上游端依次插接在所述转接排插上,导联线自所述过线孔穿出后依次缠绕在所述绕线辊各区域,导联线下游端经所述区域码线导孔和出线孔穿出线盒,与所述电极片连接。
[0008]为便于在外部进行收放线操作,所述绕线辊于所述线盒外部安装有收放线旋钮。
[0009]为便于主机面板便于携带和离体展示,所述主机面板内设有锂电池。
[0010]为便于整机固定和显示屏角度调节,所述基座上设有吸盘和球头万向节。
[0011]本技术一种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主机外导联组件得到了集中收纳,各线束和电极片得到了分区安置;
[0013](2)收纳状态各线束在绕线辊上分区域缠绕,码放整洁,便于快速收放;
[0014](3)主机独立便携与导联外设之间拆装快捷,外设旋钮令收放线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收纳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收纳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放线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的俯视视角爆炸结构图(导联线及电极片未示出);
[0020]图5是本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的仰视视角爆炸结构图(导联线及电极片未示出);
[0021]图6是本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中主机面板的正视向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中主机面板的后视向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中导联盒及基座的俯视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本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中导联盒及基座的仰视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主机面板;11-壳体、12-显示屏、13-控制键、14-导联线排插接口、15-供电接口;
[0027]2-导联盒;21-线盒、22-电极片罩壳、23-绕线轴组件24-出线孔;231-束线管、232-绕线辊、233-码线套、234-转接排插、235-过线孔、236-区域码线导孔、237-收放线旋钮;
[0028]3-基座;31-吸盘、32-球头万向节;
[0029]4-导联线;
[0030]5-电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实施方式1:如图1至9所示,本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包括主机面板1、导联盒2和基座3,所述导联盒2内收纳有导联线4和电极片5,其中,所述主机面板1包括矩形壳体11、
设置在壳体11正面的显示屏12和控制键13、设置在壳体11背面的导联线排插接口14、设置在壳体11侧面的供电接口15;所述导联盒2包括通过转轴铰连的线盒21和电极片罩壳22,所述线盒21内设有绕线轴组件23,线盒21顶部开有通至罩壳22内的出线孔24;所述主机面板1卡装封盖在所述导联盒2开口侧面;所述基座3安装在所述导联盒2底部;所述导联线4缠绕在所述绕线轴组件23上,所述电极片5设置在所述电极片罩壳22 内,所述导联线4上游端依次对接在所述绕线轴组件23上,导联线4下游端穿过所述出线孔24与所述电极片5连接。实现主机外导联组件的集中收纳、各线束和电极片的分区安置、线束的分区排布和快速收放。液晶屏心电图主机部分内部结构为现有技术,且存在大量产品,本心电图仪除其屏幕、按键及接口位置外,其内部结构技术特征均与同类便携、一体式心电图仪内部结构无差异。
[0034]所述绕线轴组件23包括束线管231、绕线辊232、码线套233和转接排插 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其特征是:包括主机面板(1)、导联盒(2)和基座(3),所述导联盒(2)内收纳有导联线(4)和电极片(5),其中,所述主机面板(1)包括矩形壳体(11)、设置在壳体(11)正面的显示屏(12)和控制键(13)、设置在壳体(11)背面的导联线排插接口(14)、设置在壳体(11)侧面的供电接口(15);所述导联盒(2)包括通过转轴铰连的线盒(21)和电极片罩壳(22),所述线盒(21)内设有绕线轴组件(23),线盒(21)顶部开有通至罩壳(22)内的出线孔(24);所述主机面板(1)卡装封盖在所述导联盒(2)开口侧面;所述基座(3)安装在所述导联盒(2)底部;所述导联线(4)缠绕在所述绕线轴组件(23)上,所述电极片(5)设置在所述电极片罩壳(22)内,所述导联线(4)上游端依次对接在所述绕线轴组件(23)上,导联线(4)下游端穿过所述出线孔(24)与所述电极片(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其特征是:所述绕线轴组件(23)包括束线管(231)、绕线辊(232)、码线套(233)和转接排插(2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绕线收纳的心电图仪,其特征是:所述束线管(231)为一中空管,所述绕线辊(232)内侧端可转动式枢轴连接于所述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丛丛赵娜高雪芹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