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导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7493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电导联装置,包括:右手手套,其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一接头;左手手套,其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二接头;第一分线器,其通过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接头电连接;第二分线器,其通过第二连接线与所述第二接头电连接;以及第三分线器,其通过第三连接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分线器和第二分线器电连接;胸部导联总线,其前端与所述第三分线器电连接,末端与心电采集监测设备电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下端面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的一次性电极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快速测量胸部的心电参数;一次性电极片便于更换,防止交叉感染;一次性电极片下端面设有粘结层。一次性电极片下端面设有粘结层。一次性电极片下端面设有粘结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电导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电导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领域,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占到了总死亡构成比的40%左右,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心血管疾病的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的特点,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心电图上会有表现。因此,对患者进行实时心电监测以及时发现心电异常变化,对心血管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心电采集装置前端设有导联吸附球和导联夹,通过将导联吸附球一一放置在患者胸前的检测点位上,将导联夹夹持在患者四肢末端,进而进行心电采集检测,但此种心电采集方法不适用于急诊及野战条件下使用。在急诊和野战条件下,要求快速采集心电数值,使用导联球和导联夹会浪费过多时间。且导联球吸附不稳定,易产生干扰。在胸部和四肢有损伤的情况下,使用导联球和导联夹会存在无法吸附或者造成患者痛苦的情况。此外,由于野战条件下无法及时对导联球和导联夹进行更换和消毒,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都会危害患者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导联装置,其能够快速测量胸部的心电参数。
[0004]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导联装置,其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与一次性电极片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防止交叉感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0006]右手手套,其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一接头;
[0007]左手手套,其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二接头;
>[0008]第一分线器,其通过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接头电连接;
[0009]第二分线器,其通过第二连接线与所述第二接头电连接;以及
[0010]第三分线器,其通过第三连接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分线器和第二分线器电连接;
[0011]胸部导联总线,其前端与所述第三分线器电连接,末端与心电采集监测设备电连接;
[0012]其中,在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下端面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的一次性电极片。
[0013]优选的是,还包括:
[0014]一对第三接头;
[0015]第四分线器,其通过第四连接线分别与所述第三接头电连接;
[0016]手部导联总线,其前端与所述第四分线器电连接,末端与心电采集监测设备电连接;
[0017]其中,在所述第三接头的下端面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的一次性电极片。
[0018]优选的是,还包括:
[0019]一对第四接头;
[0020]第五分线器,其通过第五连接线分别与所述第四接头电连接;
[0021]足部导联总线,其前端与所述第五分线器电连接,末端与心电采集监测设备电连接;
[0022]其中,在所述第四接头的下端面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的一次性电极片。
[0023]优选的是,在所述一次性电极片的下端面设有粘结层,用于粘结患者躯干和肢体。
[0024]优选的是,所述胸部导联总线为6根单股屏蔽绞合线;所述手部导联总线为2根单股屏蔽绞合线;所述足部导联总线为2根单股屏蔽绞合线。
[0025]优选的是,所述胸部导联总线、手部导联总线和足部导联总线的末端通过第六分线器合并为心电导联总线,心电导联总线为10股屏蔽绞合线。
[0026]优选的是,在所述右手手套或左手手套的无名指前端设有压感开关,所述压感开关与所述心电采集监测设备电连接,用于控制心电采集监测设备的通断。
[0027]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的下端面和一次性电极片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相匹配的电极母扣和电极公扣。
[0028]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与所述右手手套和左手手套可拆卸连接。
[00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快速测量胸部的心电参数;一次性电极片便于更换,防止交叉感染;一次性电极片下端面设有粘结层,适用于野战和急诊条件,尤其是胸部受伤患者,避免导联球难以吸附及吸附不稳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技术一种心电导联装置的立体图。
[0031]图2是技术一种心电导联装置的立体图。
[0032]图3是技术中第一接头与一次性电极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4]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5]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现形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0036]右手手套111由软性材料制成,在所述右手手套111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一接头111a;左手手套112由软性材料制成,其左手手套112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二接头112a。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右手手套111和左手手套112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右手手套111和左手手套112与所述第一接头111a和第二接头112a可拆卸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右手手套111和左手手套112与所述第一接头111a和第二接头112a通过按扣连接。
[0037]第一分线器113通过第一连接线113a与所述第一接头111a电连接;第二分线器
114,其通过第二连接线114a与所述第二接头112a电连接。第三分线器115通过第三连接线115a分别与所述第一分线器113和第二分线器114电连接;胸部导联总线116的前端与所述第三分线器115电连接,胸部导联总线116的末端与心电采集监测设备电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接头111a和第二接头112a的下端面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地一次性电极片120。
[0038]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将左手手套112和右手手套111直接穿戴在左右手,然后分别将左手和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摆放在胸前检测点位上,设置在第一接头111a和第二接头112a的下端面的一次性电极片120采集所在点位的生物信息,第一接头111a和第二接头112a收集所述生物信息并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线113a、第二连接线114a、第三连接线115a和胸部导联总线116传递至心电采集监测设备。当检测下一位患者时,可直接更换一次性电极片120可避免交叉感染。
[003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对第三接头131;第四分线器132通过第四连接线132a分别与所述第三接头131电连接;手部导联总线133,其前端与所述第四分线器132电连接,末端与心电采集监测设备电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三接头的下端面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地一次性电极片120。
[004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对第四接头141;第五分线器142,其通过第五连接线142a分别与所述第四接头141电连接;足部导联总线143,其前端与所述第五分线器142电连接,末端与心电采集监测设备电连接;其中,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电导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手手套,其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一接头;左手手套,其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二接头;第一分线器,其通过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接头电连接;第二分线器,其通过第二连接线与所述第二接头电连接;以及第三分线器,其通过第三连接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分线器和第二分线器电连接;胸部导联总线,其前端与所述第三分线器电连接,末端与心电采集监测设备电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下端面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的一次性电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导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第三接头;第四分线器,其通过第四连接线分别与所述第三接头电连接;手部导联总线,其前端与所述第四分线器电连接,末端与心电采集监测设备电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三接头的下端面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的一次性电极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电导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第四接头;第五分线器,其通过第五连接线分别与所述第四接头电连接;足部导联总线,其前端与所述第五分线器电连接,末端与心电采集监测设备电连接;其中,在所述第四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零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