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47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小蚕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包括:进料分盘装置、除渣装置、堆垛下料装置、以及连接上述装置的传送带;成堆的蚕盘经由进料分盘装置上料并分盘输送到除渣装置,随后由除渣装置进行除渣,再由堆垛下料装置进行堆垛下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小蚕养殖的除渣环节中需要大量工人,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各装置配合默契,工作逻辑清晰,改变了之前单人清理蚕盘的工作模式,去人工化程度高,工作时间长,节省大量人工成本,经济效益高,非常适合推广使用。非常适合推广使用。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小蚕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小蚕饲养的基座是蚕盘,蚕盘内放置有网格状的蚕网,一定数量的小蚕放置在蚕网中进行饲育;在传统的小蚕饲养的过程中,一定周期内需要将蚕盘内的蚕粪以及桑叶渣进行清理,清理之后还需要对蚕盘进行消毒,之前的清理方式都是由蚕农进行手工清理,先将蚕网以及小蚕一起提出,然后倾倒蚕盘,再将蚕网放入,再手工喷洒消毒粉(液),一个熟练的蚕农执行上述步骤最快也需数分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力的下降,效率会逐渐降低;而蚕房内至少也有上百盘蚕盘,这样的操作对于工人数量以及熟练度的要求较高,人工成本较高。
[0003]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程度的增长,生产线式作业逐渐取代了单一人工作业,生产线作业不仅效率高,错误率小,并且对于人工成本的负担大大缩小,并且生产线作业的工作时长相较于人工大大增加,那么如何将自动化生产线作业运用于小蚕养殖方面,值得思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小蚕养殖的除渣环节中需要大量工人,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包括:进料分盘装置、除渣装置、堆垛下料装置、以及贯穿并连接上述装置的传送带;成垛的蚕盘由进料分盘装置抬升运输并依次逐个输送至除渣装置,随后由除渣装置清除蚕盘上的残渣,再由堆垛下料装置将除渣后的蚕盘逐个码垛收集,随后整体运输下料。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还可以设置为所述堆垛下料装置的结构与进料分盘装置相同,二者镜像的设置于除渣装置的前后两端,所述进料分盘装置、除渣装置、堆垛下料装置设置于一条直线上。
[000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还可以设置为所述除渣装置、堆垛下料装置之间还通过传送带连接有消杀投料装置;蚕盘经过除渣装置除渣后,由传送带运输至消杀投料装置进行消毒投料。
[000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还可以设置为所述除渣装置上设置有用于顶升蚕盘的顶升机构、对顶升后的蚕盘进行夹持倾倒的夹持翻转机构以及提升蚕盘内蚕网的提升机构。
[000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还可以设置为所述除渣装置主体为框架结构,所述传送带穿过除渣装置并向后端装置延伸;所述顶升机构设置于传送带内部;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缸、顶升气缸面板;所述顶升气缸面板与顶升气缸的输
出端连接,并可由顶升气缸带动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夹持翻转机构与提升机构依次设置于顶升机构上方,三者设置于一条直线上;所述夹持翻转机构的一端转轴连接在除渣装置主体的框架结构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夹持翻转机构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蚕盘的夹具;所述顶升机构将蚕盘顶升至夹持翻转机构的工作高度时,夹具锁紧蚕盘,并以夹持翻转机构的转轴连接端为轴翻转倾倒。
[001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还可以设置为所述提升机构可朝向夹持翻转机构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蚕网升降框架、动力机构;所述蚕网升降框架通过若干直线圆轴与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蚕网升降框架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提升蚕盘内蚕网的挂钩。
[00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还可以设置为所述进料分盘装置包括:上线升降输送机、分盘机;所述上线升降输送机内设置有传送皮带;所述传送皮带配合连接有一个用于提升传送皮带高度的皮带提升机构;所述分盘机内设置有用于顶升蚕盘的顶升机构以及对顶升后的蚕盘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还可以设置为所述上线升降输送机内部对称的设置有升降侧板;所述传送皮带固定于升降侧板之间;所述皮带提升机构与升降侧板连接固定,并可带动升降侧板以及传送皮带在竖直方向上往复位移;所述皮带提升机构包括;升降机驱动轴、链轮组、升降链条、直线轨道;所述升降机驱动轴带动链轮组转动,并且还可带动与链轮组齿链连接的升降链条运动;所述直线轨道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框架结构内部;所述升降侧板连接升降链条与直线轨道,当升降机驱动轴驱动链轮组转动并带动升降链条运动时,就可随之带动升降侧板以及传送皮带沿直线轨道方向运动。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还可以设置为所述限位机构相对传送带对称的设置于分盘机上;所述顶升机构设置于传送带内部;所述限位机构为托板;所述托板的设置高度高于顶升机构的设置高度,并且两个托板相向对方做往复运动。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还可以设置为所述消杀投料装置包括:消毒粉投料机、桑叶投料机;所述消毒粉投料机与桑叶投料机架设于传送带上端并朝向传送带投放相应物料;所述消毒粉投料机内设置有振动筛;所述桑叶投料机的内部设置有打料辊轴。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①
:进料分盘装置与堆垛下料装置可以一次处理较多数量的蚕盘,减少了人力送料以及最后归置蚕盘的操作,分盘与堆垛也由机械完成,减少重复劳动;
[0017]②
:除渣装置可以清理蚕盘中的废渣,除渣采用倾倒模式,除渣效果好,速度快,效率高,改变了之前人工除渣方式,机械化除渣工作稳定,工作时间长,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行,只需操作人员轮班操作即可,解放了生产力,并且相较于人工除渣减少了失误率,提升了经济效益;
[0018]③
:消杀投料装置可以对清理好的蚕盘进行消毒与投加桑叶小片,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且可以保证消毒粉与添加的桑叶小片均匀的洒在蚕盘上,相对于人工操作,提升了作业精度,并且简化了工作流程。
[0019]本技术结构合理,各装置配合默契,工作逻辑清晰,改变了之前单人清理蚕盘的工作模式,去人工化程度高,工作时间长,节省大量人工成本,经济效益高,非常适合推广
使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装布局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进料分盘装置中上线升降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进料分盘装置中上线升降输送机的侧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进料分盘装置中分盘机的剖面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除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的除渣装置的侧视图;
[0026]图7为本技术的消杀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中使用的蚕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8]上述附图中:1、进料分盘装置;11、上线升降输送机;111、传送皮带;112、皮带提升机构;1121、升降机驱动轴;1122、升降链条;1123、链轮组;1124、直线轨道;1125、升降侧板;12、分盘机;121、限位机构;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分盘装置、除渣装置、堆垛下料装置、以及贯穿并连接上述装置的传送带;成垛的蚕盘由进料分盘装置抬升运输并依次逐个输送至除渣装置,随后由除渣装置清除蚕盘上的残渣,再由堆垛下料装置将除渣后的蚕盘逐个码垛收集,随后整体运输下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垛下料装置的结构与进料分盘装置相同,二者镜像的设置于除渣装置的前后两端,所述进料分盘装置、除渣装置、堆垛下料装置设置于一条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装置、堆垛下料装置之间还通过传送带连接有消杀投料装置;蚕盘经过除渣装置除渣后,由传送带运输至消杀投料装置进行消毒投料。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装置上设置有用于顶升蚕盘的顶升机构、对顶升后的蚕盘进行夹持倾倒的夹持翻转机构以及提升蚕盘内蚕网的提升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设置于除渣装置内部的传送带内;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缸、顶升气缸面板;所述顶升气缸面板与顶升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并可由顶升气缸带动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夹持翻转机构与提升机构依次设置于顶升机构上方,三者设置于一条直线上;所述夹持翻转机构的一端转轴连接在除渣装置主体的框架结构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夹持翻转机构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蚕盘的夹具;所述顶升机构将蚕盘顶升至夹持翻转机构的工作高度时,夹具锁紧蚕盘,并以夹持翻转机构的转轴连接端为轴翻转倾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小蚕养殖除渣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可朝向夹持翻转机构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提升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长军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控惠通仪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