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变电站防爆泄压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45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变电站防爆泄压墙,包括墙件板及位于墙件两侧的钢柱,所述墙件包括连续反向弯折呈蹄型凹腔的蹄形铝合金压型板,铝合金压型板两端与钢柱贴合,位于蹄形铝合金压型板中部贯穿有穿墙钢筋,所述穿墙钢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钢柱内,所述蹄形铝合金压型板的蹄型凹腔内由底部向外侧填充有缓冲材料层和纤维轻质混凝土层。防爆泄压墙采用蹄形铝合金压型板、缓冲材料层、纤维轻质混凝土层做成的复合墙体,外涂聚脲涂层与防火涂层,两端通过弹簧器件与工字形钢柱相连接。墙体可以在工厂进行预制,现场安装。采用该墙体轻薄,造价经济,具有很高的变形能力和缓冲性能,灾后可实现快速更换。灾后可实现快速更换。灾后可实现快速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变电站防爆泄压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变电站防爆泄压墙。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的主变压器的在严重过载、短路、内部绝缘层的老化等情况下,可能造成内部绝缘油泄漏,产生气状油雾,一旦出现电弧火花的情况下可能点燃油雾造成爆炸,不仅对变电站工作人员产生安全威胁,也容易对主变室周边其他变压器造成破坏,甚至对整个变电站结构安全造成威胁,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因此需在变压器之间进行隔火隔爆设置。使用钢板、钢构件的防爆墙,虽然获得了较大的延性,但是耗钢量较大,造价较高。多层复合材料防爆墙需要做成双面抗爆时,需要对称布置材料,造成墙体较厚,重量大,施工程序复杂,影响生产效率。对于钢结构的变电站,除了要解决墙的防爆问题,还应该考虑到墙柱的连接与柱的防火防爆。目前多数防爆墙解决了墙件自身防火防爆问题,但是尚未在墙柱一体化上面给出较好的解决方案。此外,墙柱连接偏于刚性,则在抗爆过程中容易使得钢柱产生变形,造成主结构失效,经济效益低下。墙柱连接偏于柔性,则容易在承受爆炸冲击荷载时失效,致使墙件倒塌,丧失隔火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变电站的主变压器的在严重过载、短路、内部绝缘层的老化等情况下,可能造成内部绝缘油泄漏,产生气状油雾,一旦出现电弧火花的情况下可能点燃油雾造成爆炸,需要设计一种具有高强保护的隔火隔爆设施。
[0004]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变电站防爆泄压墙,包括墙件板及位于墙件两侧的钢柱,所述墙件包括连续反向弯折呈蹄型凹腔的蹄形铝合金压型板,铝合金压型板两端与钢柱贴合,位于蹄形铝合金压型板中部贯穿有穿墙钢筋,所述穿墙钢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钢柱内,所述蹄形铝合金压型板的蹄型凹腔内由底部向外侧填充有缓冲材料层和纤维轻质混凝土层。
[0005]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材料层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所述纤维轻质混凝土层为橡胶纤维泡沫混凝土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穿墙钢筋使用偏心泡沫管包裹,截面最薄处朝向缓冲层,最厚处朝向压型板腔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钢柱为由一对翼板及与一对翼板固定连接的腹板构成,所述钢柱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钢柱外周固定有防火防爆板,所述穿墙钢筋两端穿过钢柱腹板,所述钢柱腹板与穿墙钢筋端部之间固定有弹簧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墙件在墙件顶部和底部设置包边,所述包边与墙件外部通过螺栓或铆钉固定连接,以实现蹄形铝合金压型板内腔封闭。
[0009]进一步的,所述墙件两侧均涂有聚脲涂层,所述墙件外表面布置有钢丝网及附着
在钢丝网上的涂防火涂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穿墙钢筋两端预制螺纹,所述弹簧件包括弹簧及固定于弹簧两端的固定板,所述穿墙钢筋穿过弹簧两端固定板中部并通过螺母锁紧使弹簧件夹于穿墙钢筋端部与钢柱腹板之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钢柱内部填充有岩棉,所述钢柱沿腹板高度方向均匀固定有加劲肋,所述防火防爆板为纤维增强硅酸钙板,所述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内侧涂有聚脲涂层,外侧涂覆有防火涂层。
[0012]进一步的,所述墙件放置于墙槽内,墙与槽壁设有缓冲垫层。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防爆泄压墙采用蹄形铝合金压型板、缓冲材料层、纤维轻质混凝土层做成的复合墙体,外涂聚脲涂层与防火涂层,两端通过弹簧器件与工字形钢柱相连接。墙体可以在工厂进行预制,现场安装。采用该墙体轻薄,造价经济,具有很高的变形能力和缓冲性能,灾后可实现快速更换。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变电站防爆泄压墙立体效果图。
[0015]图2是钢柱正视切面图。
[0016]图3是A-A截面示意图。
[0017]图4是B-B截面示意图。
[0018]图5是柱弹簧部分立体图。
[0019]图6是偏心泡沫管部分立体图。
[0020]图7是墙槽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说明:1—墙件 2—工字形钢柱 3—墙槽 11—蹄形铝合金压型板 12—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层 13—橡胶纤维泡沫混凝土层 14—聚脲涂层 15—墙防火涂层 16—穿墙钢筋 17—偏心泡沫管 18—包边 19—穿墙螺栓 21—加劲肋 22—腹板 23—纤维增强硅酸钙板 24—弹簧器件 25—紧固螺母 26—钢柱防火涂层 31—橡胶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如图1~7所示,一种装配式变电站防爆泄压墙,包括墙件板及位于墙件两侧的钢柱,所述墙件包括连续反向弯折呈蹄型凹腔的蹄形铝合金压型板,铝合金压型板两端与钢柱贴合,位于蹄形铝合金压型板中部贯穿有穿墙钢筋,所述穿墙钢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钢柱内,所述蹄形铝合金压型板的蹄型凹腔内由底部向外侧填充有缓冲材料层和纤维轻质混凝土层。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蹄形铝合金压型板,其作为防爆泄压墙的骨架,在承受爆炸冲击荷载时能产生一定变形泄压,同时对背爆面增强墙刚度的纤维轻质混凝土层具有限位作用,防止其轻易脱离墙体。蹄形铝合金压型板还作为施工时浇筑缓冲材料层和纤维轻质混凝土层的模板;
[0025]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例中,缓冲材料层和纤维轻质混凝土层在蹄型凹腔内由底部向外侧填充。所述缓冲材料层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正爆面的铝合金压型板可发
生变形对缓冲层挤压耗能减震,正爆面纤维轻质混凝土层可产生移位对缓冲层挤压耗能减震;所述纤维轻质混凝土层为橡胶纤维泡沫混凝土,在抵抗冲击荷载时,具有更好的延性,不易碎裂,且大大减轻墙体重量;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穿墙钢筋使用偏心泡沫管包裹,截面最薄处朝向缓冲层,最厚处朝向压型板腔口,所述钢柱为由一对翼板及与一对翼板固定连接的腹板构成,所述钢柱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钢柱外周固定有防火防爆板,所述穿墙钢筋两端穿过钢柱腹板,所述钢柱腹板与穿墙钢筋端部之间固定有弹簧件。
[0027]所述穿墙钢筋两端预制螺纹,所述弹簧件包括弹簧及固定于弹簧两端的固定板,所述穿墙钢筋穿过弹簧两端固定板中部并通过紧固螺母锁紧使弹簧件夹于穿墙钢筋端部与钢柱腹板之间。
[0028]穿插过工字形钢柱腹板,并用紧固螺母固定在弹簧器件上。在压型板内腔,穿墙钢筋使用偏心泡沫管包裹,截面最薄处朝向缓冲层,最厚处朝向压型板腔口,如此,穿墙钢筋限制背爆面纤维轻质混凝土层向外位移且不阻碍正爆面纤维轻质混凝土层对缓冲材料层的挤压。同时,墙件所受冲击荷载一部分通过穿墙钢筋向柱传递,弹簧器件可以使墙产生更大的变形缓冲爆炸荷载,并约束墙件不使其变形过大而倒塌;
[0029]所述的偏心泡沫管,材质亦可选用珍珠棉等,截面内圆直径等于或稍大于钢筋直径,截面最薄处厚度不应太大,否则削减对背爆面轻质混凝土层限位作用。截面最厚处厚度应为缓冲材料层厚度,太薄不利于正爆面纤维轻质混凝土层充分挤压缓冲层,太厚削弱纤维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变电站防爆泄压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件板及位于墙件两侧的钢柱,所述墙件包括连续反向弯折呈蹄型凹腔的蹄形铝合金压型板,铝合金压型板两端与钢柱贴合,位于蹄形铝合金压型板中部贯穿有穿墙钢筋,所述穿墙钢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钢柱内,所述蹄形铝合金压型板的蹄型凹腔内由底部向外侧填充有缓冲材料层和纤维轻质混凝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变电站防爆泄压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料层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所述纤维轻质混凝土层为橡胶纤维泡沫混凝土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变电站防爆泄压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墙钢筋使用偏心泡沫管包裹,截面最薄处朝向缓冲层,最厚处朝向压型板腔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变电站防爆泄压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为由一对翼板及与一对翼板固定连接的腹板构成,所述钢柱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钢柱外周固定有防火防爆板,所述穿墙钢筋两端穿过钢柱腹板,所述钢柱腹板与穿墙钢筋端部之间固定有弹簧件。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滨韩伟翔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