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和包含其的雾化器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738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包含其的套装雾化器具。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吸附渗透型雾化头(1)、发热元件(8)、外壳(11);所述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内部没有雾化液容纳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次提供了一种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即将发热元件设置在雾化头1的外侧壁,气流通道设置在雾化头的侧面,雾化头与完全气流通道分开,雾化头上的雾化液不会被抽吸进入气流通道,避免了气流通道堵塞的情况。道堵塞的情况。道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和包含其的雾化器具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烟
,特别涉及一种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和包含其的套装雾化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子烟雾化装置中,雾化区域大多设置在器具的内部,且雾化区域同时构成烟气通道的一部分。例如:现有电子烟内多为U型雾化芯上中心部分缠绕发热丝组成的雾化单元,雾化液储存在U型雾化芯的两侧。电子烟工作时,雾化液被吸附或渗透到雾化芯中,被发热丝加热产生烟雾。电子烟内的气流通道穿过所述U型雾化芯的中心部分,方便用户抽吸时,外界空气从所述U型雾化芯的中心部分穿过同时带走烟雾。但是,雾化液容易在抽吸吸力的作用下运动到气流通道的狭窄部位,从而堵塞气流通道,影响抽吸时的顺畅度。
[0003]此外,长时间残留在烟具中的雾化液还会在后期抽吸的过程中产生异味,堆积在气流通道中的雾化液难以彻底清除,或者雾化液直接会被吸入口中,造成严重不良的抽吸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提出本技术。
[0005]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通过将发热元件围绕在雾化头上,并裸露在外侧,加大雾化面积;同时,气流通道不完全经过雾化区域,雾化产生的烟雾从其他通道流出,解决了气道容易堵塞以及抽吸时有异味、雾化装置不易清洁等连带问题,进一步提升抽吸体验。
[0006]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
[0007]吸附渗透型雾化头1、发热元件8、外壳11;
[0008]其中,所述雾化头1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包括头部1-1和主体部分1-2,所述发热元件8设置在所述雾化头主体部分1-2的外侧壁上;
[0009]所述外壳11设置在所述雾化装置的最外围,所述头部1-1突出所述外壳11并沿所述上游的方向延伸,所述外壳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孔10;
[0010]所述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内部没有雾化液容纳仓。
[0011]本文,将雾化装置内的气流流动方向记为从上游到下游。
[0012]优选地,所述发热元件8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1-2的单侧或者双侧,或环绕所述主体部分1-2。
[0013]所述进气孔10至少设置在靠近所述发热元件8的那一侧。
[0014]优选地,所述进气孔10设置在发热元件8的上游;优选地以述头部1-1与外壳11之间的空隙作为所述进气孔10,或者在所述外壳11端部单独开孔作为所述进气孔10。
[0015]优选地,所述发热元件8为金属发热丝和/或金属浆料膜。
[0016]优选地,所述发热元件8通过物理镶嵌、厚膜印刷或者电镀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主体
部分1-2外侧壁。
[0017]优选地,所述主体部分1-2外侧壁具有凹槽,所述发热元件8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在所述雾化头1上,发热元件8周围的部分为雾化区域,这样设计,在所述发热元件8周围的凹槽处,烟雾浓度较高。所述凹槽部分的气流通道13的截面变大,气流通过时流速相对变缓,在这里,外界空气和高浓度的烟雾可以充分混合,外界空气同时对烟雾起到降温作用,然后混合后的气流通过气流通道13进入用户口腔。
[0018]优选地,所述头部1-1端部具有半球形曲面,以便与雾化液接触时,提高吸附效率。
[0019]所述雾化头1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渗透性,可将雾化液传输至雾化区域处。优选地,所述吸附渗透型雾化头1选自:多孔体、毛细管束和纤维束。纤维束体包括:导油棉、玻璃纤维丝束等。
[0020]优选地,所述雾化头1为孔性体,其材质选自多孔陶瓷或多孔玻璃。
[0021]优选地,所述雾化头1和所述外壳11之间具有与所述进气孔10连通的气流通道13,所述气流通道13经过所述发热元件8的表面。
[0022]优选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
[0023]雾化头固定组件、电源12、电源固定件14;
[0024]所述雾化头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雾化头1的下游,固定所述雾化头1的位置,所述雾化头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发热元件8电连接的第一正电极和第一负电极;
[0025]所述电源固定件14固定与所述电源12电连接的第二正电极15-1和第二负电极15-2;
[0026]所述雾化头固定组件与所述电源固定件14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正电极和第一负电极与第二正电极和第二负电极导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源12对所述发热元件8供给电能。
[0027]优选地,所述雾化头固定组件包括:内固定支架3、上固定件4、导电下固定件5、绝缘套管6、导电芯体7;
[0028]其中,所述内固定支架3、上固定件4、下固定件5、绝缘套管6均为中空环状结构;
[0029]所述内固定支架3设置在所述雾化头主体部分1-2的下游且固定所述雾化头1;
[0030]所述上固定件4设置在所述内固定支架3的外围;
[0031]所述下固定件5设置在内固定支架3的上方,所述下固定件5的中空部分设置有芯体7,所述芯体7与所述下固定件5中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套管6;
[0032]所述下固定件5作为第一正电极或第一负电极,所述芯体7作为第一负电极或第一正电极,所述下固定件5和所述芯体7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正电极15-1和第二负电极15-2。
[0033]优选地,所述内固定支架3上游端部为齿状结构,夹持在所述主体部分1-2下游端部,用于固定所述雾化头1。
[0034]优选地,所述外壳11的下游端部可拆卸连接有吸嘴9,所述进气孔10、所述气流通道13、所述吸嘴9两两互相连通。
[0035]优选地,所述外壳11包围所述雾化头1的部分为可拆卸的,以便可以取下所述雾化头1,对所述雾化头1进行更换或者清洁。
[0036]优选地,所述雾化头1包括头部1-1和主体部分1-2,所述头部1-1的最大直径大于
所述主体部分1-2的最小直径,所述发热元件8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1-2的最小直径部分,其目的也是:使得通过所述发热元件8表面的气流通道部分截面积变大。
[0037]优选地,所述雾化头1为类似L形、或者T形,L形的下端为所述头部1-1,T形的上端为所述头部1-1。
[0038]优选地,所述内固定支架3的外围设置有硅胶圈2,以便固定所述内固定支架3且使其夹紧所述雾化头1。
[0039]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套装雾化器具,其包括彼此分开设置的雾化液容器和如第一方面所示的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
[0040]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第二方面所述的套装雾化器具的使用方法,使用时,使所述蘸液抽吸雾化装置的雾化头1接触雾化液容器中的雾化液,所述雾化液被吸附渗透到所述雾化头1上,然后开启所述雾化装置,所述发热元件8加热雾化液产生烟雾,用户抽吸使得烟雾沿着气流通道13通过吸嘴9进入用户口腔。
[0041]优选地,可以将雾化液盛放在容器内,容器内放置有导油棉,使用时,所述液体雾化液通过导油棉被吸附渗透到所述雾化头1上。
[0042]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吸附渗透型雾化头(1)、发热元件(8)、外壳(11);其中,所述雾化头(1)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包括头部(1-1)和主体部分(1-2),所述发热元件(8)设置在所述雾化头主体部分(1-2)的外侧壁上;所述外壳(11)设置在所述雾化装置的最外围,所述头部(1-1)突出所述外壳(11)并沿所述上游的方向延伸,所述外壳(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孔(10);所述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内部没有雾化液容纳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8)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1-2)的单侧或者双侧或环绕所述主体部分(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8)为金属发热丝和/或金属浆料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1)端部具有半球形曲面,所述主体部分(1-2)外侧壁具有凹槽,所述发热元件(8)设置在所述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蘸液抽吸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10)设置在发热元件(8)的上游。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嵘赖桂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能汇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