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行人过马路智能提示引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7299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57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行人过马路智能提示引导系统,包括斑马线区和行人等待区,斑马线区和行人等待区之间设置有检测区;斑马线区与行人等待区上均设置有若干指示灯;检测区内设置有用于衔接斑马线区与行人等待区的检测板,检测板上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装置,在检测板内部设置有若干振动装置;系统还包括用于根据交通灯颜色控制指示灯颜色变换、用于控制振动装置启动和关闭的控制器,指示灯和振动装置受控于控制器。本申请具有的效果:在“低头族”不注意指示灯、直接过马路的情况下,在红灯时,一旦行人经过检测区,检测区检测到压力,触发振动装置工作,检测板的振动传导到脚上,引起“低头族”注意,并通过语音提醒装置作出提醒。并通过语音提醒装置作出提醒。并通过语音提醒装置作出提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行人过马路智能提示引导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交通安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行人过马路智能提示引导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手机“低头族”越来越多,由于低头玩手机过马路而造成的交通事故频发,街 头“低头族”俨然已成为交通安全又一新生隐患。在成为“低头族”的同时,危险也如影随形悄然靠近。有媒体报道,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行人过马路时盯着手机而不看交通信号灯,导致司机不能及时避让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这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
[0003]众所周知,因手机分心,会干扰行人的过街速度、视觉感知、听觉感知和判断决策, 进而影响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即如果在过马路时玩手机,对周围交通环境的感知大幅下降,不能及时地了解交通信号指令及变化,且如遇到突发的交通危险反应也会变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少“低头族”过马路发生的事故,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行人过马路智能提示引导系统。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行人过马路智能提示引导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行人过马路智能提示引导系统,包括斑马线区和行人等待区,所述斑马线区和所述行人等待区之间设置有检测区;
[0007]所述斑马线区与所述行人等待区上均设置有若干指示灯;所述检测区内设置有用于衔接所述斑马线区与所述行人等待区的检测板,所述检测板上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装置,在所述检测板内部设置有若干振动装置;
[0008]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根据交通灯颜色控制所述指示灯颜色变换、用于控制振动装置启动和关闭的控制器,所述指示灯和振动装置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低头族”不注意指示灯、直接过马路的情况下,在红灯时,一旦行人经过检测单元,压力传感装置检测到压力,触发振动装置工作,检测板的振动传导到脚上,引起“低头族”注意。
[0010]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板包括若干个检测单元,每个所述检测单元上均设置有与其他检测单元互相独立的压力传感装置和振动装置。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每个检测单元的压力传感装置和振动装置相互独立,防止一个检测单元出现故障,其他检测单元收到影响,方便维护、检修。
[0012]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包括电压比较器,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反相端耦接有电压基准组件;所述电压比较器的正相端上耦接有压敏组件。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敏电阻来体现检测单元的压力,提高了准确度;同时设置有电压基准组件,在压力值为阈值以上才能触发。
[0014]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振动器,所述振动器通过三极管耦接于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三极管控制振动器电流的导通与否,电路结构简单,方便维护。
[0016]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区为宽在1-1.5m之间的矩形区域。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检测区的宽度,确保行人在过马路之前势必踩在检测区上,提高检测的智能程度。
[0018]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指示灯均匀设置于所述斑马线区的两条相邻的白线之间的区域,所述指示灯均匀设置于所述行人等待区。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指示灯均匀设置, 使得灯光发光均匀,观感舒适。
[0020]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指示灯的间距为8-10cm之间。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灯光过于集中而刺眼,也防止灯光过度分散而导致指示引导效果不佳。
[0022]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斑马线两端的语音提醒装置,所述语音提醒装置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振动装置工作的同时通过语音提醒装置提醒行人,提高提醒效果。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在等待区铺设有指示灯,“低头族”即便在低头看手机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余光看到指示灯的颜色,防止其不关注交通灯直接过马路;同时,等待红灯时,低头看手机的行人在行人等待区的指示灯颜色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注意到,快速过马路;
[0026]2、在斑马线区铺设有指示灯能够为“低头族”过马路低头时做引导,同时灯光使得斑马线更加容易被司机注意到,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
[0027]3、在“低头族”不注意指示灯、直接过马路的情况下,在红灯时,一旦行人经过检测区,检测区检测到压力,触发振动装置工作,检测板的振动传导到脚上,引起“低头族”注意,并通过语音提醒装置作出提醒,大大地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所述斑马线区、行人等待区和检测区的第一种示意图。
[0029]图2是本申请所述斑马线区、行人等待区和检测区的第二种示意图。
[0030]图3是本申请所述检测单元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申请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和振动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0032]图5是本申请所述提示引导体统模块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100、斑马线区;200、行人等待区;300、检测区;400、检测板;401、检测单元;402、压力传感装置;403、振动装置;500、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行人过马路智能提示引导系统。
[0036]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行人过马路智能提示引导系统,包括控制器,还包括斑马线区100、行人等待区200,在斑马线区100与行人等待区200之间设置有检测区300;其中斑
马线区100是指公路上的斑马线区100域,行人等待区200是指斑马线两端或一端上供行人等待红灯的区域,检测区300衔接斑马线区100与行人等待区200。
[0037]斑马线区100:包括有斑马线,在斑马线的任意两条白线之间设置有若干指示灯500,指示灯500嵌入地面,且高度与地面齐平,指示灯500为(RGB)LED灯珠,受控于控制器,在控制器的指令下能够红色与绿色颜色切换;指示灯500均匀设置于斑马线的任意两条白线之间,任意两个相邻的指示灯500之间的间距控制在8-10cm之间,本实施例中,指示灯500的间距为10cm。
[0038]行人等待区200:位于斑马线区100的两端,行人等待区200的面积在2-4m2之间,在行人等待区200上同样设置有指示灯500,指示灯500嵌入地面,且高度与地面齐平,指示灯500为(RGB)LED灯珠,受控于控制器,在控制器的指令下能够红色与绿色颜色切换;指示灯500均匀设置于行人等待区200,任意两个相邻的指示灯500之间的间距控制在8-10cm之间,本实施例中,指示灯500的间距为10cm。
[0039]检测区300:检测区300为一矩形区域;矩形区域的长度与斑马线的白条长度一致,矩形区域的宽度控制待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行人过马路智能提示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斑马线区(100)和行人等待区(200),所述斑马线区(100)和所述行人等待区(200)之间设置有检测区(300);所述斑马线区(100)与所述行人等待区(200)上均设置有若干指示灯(500);所述检测区(300)内设置有用于衔接所述斑马线区(100)与所述行人等待区(200)的检测板(400),所述检测板(400)上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装置(402),在所述检测板(400)内部设置有若干振动装置(403);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根据交通灯颜色控制所述指示灯(500)颜色变换、用于控制振动装置(403)启动和关闭的控制器,所述指示灯(500)和振动装置(403)受控于所述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行人过马路智能提示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400)包括若干个检测单元(401),每个所述检测单元(401)上均设置有与其他检测单元(401)互相独立的压力传感装置(402)和振动装置(4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行人过马路智能提示引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永辉郑文雅曾小花李阳陈宇邵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锦绣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