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石的采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29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大块石的采集设备,包括支撑结构、旋转结构、水平移动结构、竖直移动结构和夹持结构;支撑结构为整个设备提供支撑稳定作用;旋转结构、水平移动结构和竖直移动结构分别为夹持结构提供旋转移动功能、水平移动功能和竖直移动功能;夹持结构用于夹持大块石;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夹持结构将可将大块石夹住,通过竖直移动结构、水平移动结构和旋转结构的配合,使夹持结构可以对以圆盘电机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形区域内的大块石进行夹取。大块石的采集设备相较于挖掘机体积较小且质量较轻,可由人工搬运至挖掘机无法到达的区域进行大块石采集,使用大块石的采集设备代替人工采集,提高了采集效率,大大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块石的采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施工的
,尤其涉及大块石的采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近几年中,各地夏季的水涝问题十分严重,一方面是由于最近几年夏季的降雨量相较于以往更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河道自身的排水能力弱,河道排水能力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河道较窄,二是河道河堤过低,河水容易漫出,三是河床上长时间后积累的大量的大块石,大量的大块石对河道造成堵塞,使河道的排水能力下降。
[0003]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水涝,现在各地都在对河道进行维护和改进,在河道施工中,需要对河床上的大块石进行采集,从而疏通河道,采集到的大块石还可以用作其他地方的施工材料,目前对大块石的采集所采用的方式一般是使用挖掘机直接对河床上大块石进行采集,挖掘机将大块石放到运输车上,从而将大块石运走,但由于河道以及河道周围的环境复杂,有的河道区域挖掘机无法到达,所以挖掘机对大块石进行采集虽然简单高效,但容易受到环境限制而无法进行;当无法使用挖掘机对大块石进行采集时则采用人工采集大块石,人工直接将大块石搬运至小推车或其他搬运工具上,从而将大块石运走,虽然人工采集的方式不受环境限制,但人工采集大块石效率低下,且人工劳动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对河道大块石采集的方式存在容易受环境限制、效率低下和人工强度高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大块石的采集设备,包括支撑结构、旋转结构、水平移动结构、竖直移动结构和夹持结构。
[0007]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和多个支撑柱。
[0008]所述多个支撑柱均位于支撑板的下方,且每个支撑柱的上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0009]所述旋转结构包括圆盘电机和旋转板。
[0010]所述圆盘电机位于支撑板的上方,且圆盘电机的底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1]所述旋转板位于圆盘电机的上方,且旋转板与支撑板平行,所述旋转板与圆盘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12]所述水平移动结构包括第一螺纹板、第一螺纹杆和第一驱动电机。
[0013]所述第一螺纹板位于旋转板的上方,且第一螺纹板与旋转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板上横向设有第一螺纹孔。
[0014]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第一螺纹孔内,且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旋转板的上方,且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轴线与第一螺纹杆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底座与旋转板固定连接。
[001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螺纹杆啮合。
[0017]所述竖直移动结构包括第二螺纹板、第二螺纹杆和第二驱动电机。
[0018]所述第二螺纹板水平设置在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且第二螺纹板与第一螺纹杆相邻的一侧与第一螺纹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板上竖直设有第二螺纹孔。
[0019]所述第二螺纹杆位于第二螺纹孔内,且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002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位于第二螺纹板的上方,且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轴线与第二螺纹杆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底座与第二螺纹板固定连接。
[002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螺纹杆啮合。
[0022]所述夹持结构包括顶板、夹持板和液压缸。
[0023]所述顶板为圆形板结构,顶板水平设置,且顶板位于第二螺纹杆的下方,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轴线经过顶板的圆心,且顶板与第二螺纹杆的下端转动连接。
[0024]所述夹持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夹持板均位于顶板的下方,且多个夹持板绕顶板的圆心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每个夹持板的上端均与顶板转动连接。
[0025]所述液压缸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液压缸均位于顶板的下方,且多个液压缸与多个夹持板一一对应,所述每个液压缸的缸体与顶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每个液压缸的活塞端与对应夹持板靠近第二螺纹杆轴线的一侧转动连接。
[0026]所述圆盘电机输出轴的轴线、第一螺纹杆的轴线和第二螺纹杆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0027]本技术中,大块石采集设备通过夹持结构将大块石夹住,竖直移动结构使夹持结构可以上下移动,水平移动结构使夹持结构可以水平移动,旋转结构使夹持结构可以圆周运动,通过竖直移动结构、水平移动结构和旋转结构的配合,使夹持结构可以对以圆盘电机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形区域内的大块石进行采集。大块石的采集设备相较于挖掘机体积较小且质量较轻,在使用时可以人工搬运至采集地点,使得大块石的采集设备可以到达挖掘机无法到达的区域进行采集工作,使用大块石的采集设备代替人工采集,提高了采集效率,大大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0028]作为优选,所述的大块石的采集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和若干连接螺栓。
[0029]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一连接板与多个支撑柱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支撑柱与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支撑柱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与支撑板通过多个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0030]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圆盘电机与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与圆盘电机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与支撑板通过多个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0031]所述第三连接板位于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板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板与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板与第二螺纹板通过多个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0032]所述第四连接板位于第二螺纹杆与顶板之间,所述第四连接板与第二螺纹杆转动连接,第四连接板与顶板通过多个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0033]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和若干连接螺栓,使支撑结构中支撑板与支撑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支撑板与旋转结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水平移动结构与竖直移动结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竖直移动结构和夹持结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从而使大块石采集设备可以被拆卸为几个部分,大块石采集设备被拆卸为几个
部分后方便搬运,当到达采集点的时候,再将大块石采集设备的各个部分组装在一起,使大块石的采集设备的运输更加方便。
[0034]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结构还包括稳定件和滑槽。
[0035]所述滑槽设置在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滑槽为圆环形,且滑槽位于圆盘电机外侧。
[0036]所述稳定件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稳定件位于第二连接板与旋转板之间,且圆盘电机位于稳定件内部,所述稳定件的上端与旋转板固定连接,稳定件的下端位于滑槽内,且稳定件可沿滑槽转动。
[0037]通过设置稳定件和滑槽,稳定件的上端与旋转板固定连接,稳定件随旋转板转动,稳定件的下端在滑槽内滑动,稳定件为旋转板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从而使旋转结构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003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齿轮之间设有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齿轮之间设有第二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块石的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旋转结构、水平移动结构、竖直移动结构和夹持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11)和多个支撑柱(12);所述多个支撑柱(12)均位于支撑板(11)的下方,且每个支撑柱(12)的上端与支撑板(1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结构包括圆盘电机(21)和旋转板(22);所述圆盘电机(21)位于支撑板(11)的上方,且圆盘电机(21)的底座与支撑板(1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22)位于圆盘电机(21)的上方,且旋转板(22)与支撑板(11)平行,所述旋转板(22)与圆盘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移动结构包括第一螺纹板(31)、第一螺纹杆(32)和第一驱动电机(33);所述第一螺纹板(31)位于旋转板(22)的上方,且第一螺纹板(31)与旋转板(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板(31)上横向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32)位于第一螺纹孔内,且第一螺纹杆(32)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位于旋转板(22)的上方,且第一驱动电机(33)输出轴的轴线与第一螺纹杆(32)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的底座与旋转板(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34),所述第一齿轮(34)与第一螺纹杆(32)啮合;所述竖直移动结构包括第二螺纹板(41)、第二螺纹杆(42)和第二驱动电机(43);所述第二螺纹板(41)水平设置在第一螺纹杆(32)的一端,且第二螺纹板(41)与第一螺纹杆(32)相邻的一侧与第一螺纹杆(32)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板(41)上竖直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杆(42)位于第二螺纹孔内,且第二螺纹杆(42)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3)位于第二螺纹板(41)的上方,且第二驱动电机(43)输出轴的轴线与第二螺纹杆(42)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3)的底座与第二螺纹板(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齿轮(44),所述第二齿轮(44)与第二螺纹杆(42)啮合;所述夹持结构包括顶板(51)、夹持板(52)和液压缸(53);所述顶板(51)为圆形板结构,顶板(51)水平设置,且顶板(51)位于第二螺纹杆(42)的下方,所述第二螺纹杆(42)的轴线经过顶板(51)的圆心,且顶板(51)与第二螺纹杆(42)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夹持板(52)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夹持板(52)均位于顶板(51)的下方,且多个夹持板(52)绕顶板(51)的圆心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每个夹持板(52)的上端均与顶板(51)转动连接;所述液压缸(5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液压缸(53)均位于顶板(51)的下方,且多个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群李云国崔文远任婷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桂溪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