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风口与回风口对立分布的热交换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25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送风口与回风口对立分布的热交换新风机,机身(100)内部结构通过EPP泡沫分隔为四个独立腔体: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第三腔体(3)和第四腔体(4),所述的第一腔体(1)连接室外进风口(5),第二腔体(2)连接室内送风口(6),第三腔体(3)连接室外排风口(7),第四腔体(4)连接室内回风口(8),其中,所述的室内送风口(6)与室内回风口(8)分别设置在机身(100)两侧,且形成对立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安装位置所需空间,管道送风阻力小,提高了新风系统的使用效率,减少了主机运行对室内环境噪音的影响。减少了主机运行对室内环境噪音的影响。减少了主机运行对室内环境噪音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风口与回风口对立分布的热交换新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新风机
,具体涉及一种送风口与回风口对立分布的热交换新风机。

技术介绍

[0002]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新风机运用新风对流技术,通过自主送风和引风,使室内空气实现对流,从而最大程度化的进行室内空气置换,新风机内置多功能净化系统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洁净健康。
[0003]新风系统包括新风主机和管道系统,安装对空间要求较大,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案是将主机安装在吊顶,吊顶内布置管道。一些新风主机为了满足吊顶的高度将机身设计的很薄,造成机身内风速大,静压高,噪音非常大,所以一般不会将新风设备安装在卧室、客厅区域的吊顶内,大多选择安装在厨房、卫生间。但这些位置的吊顶空间内因为需要安装油烟机,空调,壁挂炉,浴霸,排风扇等设备以及管路,空间非常有限,加之新风设备需要接室外的进风口,进风口必须远离油烟机,壁挂炉,热水器的排风口以避免废气回流等安全隐患,布置管道的空间也变的非常有限。吊顶高度也限制了新风产品的厚度,受以上这些因素限制,使很多用户将主机安装在了生活区域的吊顶内,造成室内噪音大,管道布置不合理,新风量无法达到设计需要。也有因吊顶空间不够,选择将新风主机安装在设备间的立面,采用壁挂安装,或者采用地送风管道的方式,但目前的热交换新风设备的室内送风口和室内回风口在设备的同一侧,送风口向下接地送风管的同时,回风管依然要回到吊顶内,又会造成回风管道和弯头增多,增加了管道的风阻和新风主机的额外负载,影响新风主机的风量和噪音。同时也造成了安装需要的空间增大,需要预留风管变向拐弯的空间。以上这些都会增加新风系统的安装难度、对安装空间的要求,影响实际使用新风系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送风口与回风口对立分布的热交换新风机。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送风口与回风口对立分布的热交换新风机,包括机身、室外进风口、室内送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回风口、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内部结构通过EPP泡沫分隔为四个独立腔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连接室外进风口,第二腔体连接室内送风口,第三腔体连接室外排风口,第四腔体连接室内回风口,其中,所述的室内送风口与室内回风口分别设置在机身两侧,且形成对立分布。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和室内回风口均设置在机身同侧,其中,室外进风口与室内回风口并排设置,其优势在于当房屋内的安装空间受限时,能够将此
送风口与回风口对立分布的热交换新风机安装在室内设备间,橱柜或阳台内,使用壁挂式安装,底部的室内送风口可直接连接地送风分风箱,不使用任何弯头,管道送风阻力小,保证设备的送风量,减小噪音;位于机身另一侧的室内回风口,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直接向上进入吊顶内,通过吊顶内的风管连接各管道。
[0008]所述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对角设置,第三腔体与第四腔体对角设置,第四腔体上连接一引流腔,该引流腔与第一腔体并排设置,室内回风口设置在第四腔体的引流腔上。
[0009]第四腔体包括呈扁平直筒状的引流腔以及其下方与其连通的呈方形状的正腔体,引流腔底部横截面面积为正腔体顶部横截面积的1/3~1/2,正腔体一角插入了热交换器的一个面,该面的进风面积(可以为管程进风口或壳程进风口)为正腔体顶部横截面积的1/2~2/3,回风从引流腔引入,进入容积较大的正腔体,空气流速降低,腔体风阻变小,避免气流路径突转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与该正腔体对接的热交换器进风面积较大,因此即使排风机安装在位于对角位置的第三腔体,排风机也可以将回风从室内回风口吸入,并翻转360度,从室外排风口排出。
[0010]所述的四个独立腔体的交汇处安装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为六边形结构,四个腔体分别对应六边形换热器的四个面,使得室外进风与室内回风两股气流在热交换器中进行能量交换,获取了室内温度的室外新风通过送风风机送入室内,室内的空气通过排风风机排除室外。
[0011]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六个面中两个相对的面为安装面,剩余四个面,两两相对,分别为管程进出口和壳程进出口,管程进出口分别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壳程进出口分别连通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
[0012]或者,管程进出口分别连通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壳程进出口分别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0013]新风从室外进风口依次进入第一腔体、热交换器、第二腔体,然后从室内送风口进入室内,室内回风从室内回风口依次进入第四腔体、热交换器、第三腔体,然后从室外排风口排出。
[0014]所述的热交换新风机还设有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其中送风风机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排风风机设置在第三腔体或第四腔体内。
[0015]所述的送风风机的叶轮直径为160mm,排风风机的叶轮直径为140mm。通过送排风机的选型不同,使排风风机的风量为送风风机的70%。
[0016]所述的机身内部结构通过两块EPP泡沫分隔为4个腔体,并密封,两块EPP泡沫配合处采用公母卡槽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通过对风道结构进行设计,通过EPP泡沫将新风机机身内的腔体进行了分割形成独立腔体,尤其是对回风用的腔体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回风可在机身内形成360度翻转,因此,各风口(室外进风口、室内送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回风口)可以根据新风机安装的位置和安装需要在对应腔体的合适位置随意设置,减少了安装位置所需空间,管道送风阻力小,提高了新风系统的使用效率,减少了主机运行对室内环境噪音的影响和风机转动引起的设备振动。
[0019]2.通过对热交换新风主机内部的风道结构设计,尤其是将设备的室内送风口与室
内回风口分别设置在机身上下两端,形成对立分布,优势在于当房屋内的安装空间受限时,能够将此设备安装在室内设备间,橱柜或阳台内,使用壁挂式安装,底部送风口可直接连接地送风分风箱,不使用任何弯头,管道送风阻力小,保证设备的送风量与噪音。位于另一面的回风口,进风口,排风口直接向上进入吊顶内,通过吊顶内的风管连接室内回风口,室外进风口和排风口。这样的风口布置结构,减小了安装位置所需的空间,只需能够容纳设备的宽度即可,不用额外留出设备周围的走管道的空间。同时也提高了新风系统的使用效率,减少了主机运行对室内环境噪音的影响。
[0020]3.四个腔体互不相通,四个腔体的交汇处分别连接六边形热交换器的四个面,使得室外进风与室内回风两股气流在热交换器中进行能量交换,获取了室内温度的室外空气通过送风风机送入室内,室内的空气通过排风风机排除室外。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热交换新风机的内部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风口与回风口对立分布的热交换新风机,包括机身(100)、室外进风口(5)、室内送风口(6)、室外排风口(7)、室内回风口(8)、热交换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100)内部结构通过EPP泡沫分隔为四个独立腔体: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第三腔体(3)和第四腔体(4),所述的第一腔体(1)连接室外进风口(5),第二腔体(2)连接室内送风口(6),第三腔体(3)连接室外排风口(7),第四腔体(4)连接室内回风口(8),其中,所述的室内送风口(6)与室内回风口(8)分别设置在机身(100)两侧,且形成对立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口与回风口对立分布的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进风口(5)、室外排风口(7)和室内回风口(8)均设置在机身(100)同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口与回风口对立分布的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腔体(1)与第二腔体(2)对角设置,第三腔体(3)与第四腔体(4)对角设置,第四腔体(4)上连接一引流腔(15),该引流腔(15)与第一腔体(1)并排设置,室内回风口(8)设置在第四腔体(4)的引流腔(15)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口与回风口对立分布的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腔体(4)包括呈扁平直筒状的引流腔(15)以及其下方与其连通的呈方形状的正腔体,引流腔(15)底部横截面面积为正腔体顶部横截面积的1/3~1/2,正腔体一角插入了热交换器(9)的一个面,该面的进风面积为正腔体顶部横截面积的1/2~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口与回风口对立分布的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佳郑玉路彭青卿黄进杰田宇
申请(专利权)人:布朗上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