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热新风除湿净化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103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2
一种全热新风除湿净化一体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室内回风口,室内送风口,室外新风口,室外排风口;壳体内与室外新风口连接配合设有新风风阀,与室外排风口连接配合设有排风风机,与室内送风口配合设有送风风机,壳体内另设有热交换芯体及其与配合的初效滤网、中效滤网及高效滤网,内循环旁通阀,除湿模块;上述各部件配合形成三种循环通道分别为:新风通道,新风除湿通道及内循环通道;将新风机与除湿机结合在一起,使该机不但具有除湿的功能,也具有新风机的功能,比原有的单向流新风除湿机组更节能,更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热新风除湿净化一体机


[0001]本技术属于新风空调领域,涉及一种全热新风除湿净化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变暖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人们对新风机及除湿机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场所都既要装除湿机又要装新风机,不但占用空间大,需要连接线路多,影响美观,安全性也降低。
[0003]例如图6所示,也有新风除湿机,但其为单向流新风除湿机组,没有热交换功能,只有除湿功能。原理:除湿模式:当环境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湿度过高,送风机开启,压缩机开启;室内回风(潮湿空气)与室外新风经过初效滤网和高效滤网过滤净化后被送风机送入到室内,达到室内所需的效果。当环境湿度探头检测到环境湿度达到设定值的某个设定范围时,压缩机自动关闭停止工作;除湿后的冷凝器水通过水管排出室外;此时风机继续开启,起到引入新风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全热新风除湿净化一体机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全热新风除湿净化一体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室内回风口,室内送风口,室外新风口,室外排风口;壳体内与室外新风口连接配合设有新风风阀,与室外排风口连接配合设有排风风机,与室内送风口配合设有送风风机,壳体内另设有热交换芯体及其与配合的初效滤网、中效滤网及高效滤网,内循环旁通阀,除湿模块;上述各部件配合形成三种循环通道,通道间通过隔板分隔,三种循环通道分别为:新风通道,新风除湿通道及内循环通道;其中,新风通道:室外新风通过室外新风口及新风阀进入壳体内,进而依次通过中效滤网、热交换芯体、高效滤网、未开启的除湿模块、送风风机,室内送风口进入室内;室内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进入壳体内,进而通过初效滤网进入全热交换芯体,并通过排风风机从室外排风口排出室外,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在热交换芯体内完成热交换;新风除湿通道:室外新风通过室外新风口及新风阀进入壳体内,进而依次通过中效滤网、热交换芯体、高效滤网、开启的除湿模块、送风风机,室内送风口进入室内;室内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进入壳体内,进而通过初效滤网进入全热交换芯体,并通过排风风机从室外排风口排出室外,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在热交换芯体内完成热交换;内循环通道:室内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进入壳体内,经过内循环旁通阀,再经过高效滤网净化后,通过除湿模块除湿,并通过送风风机从室内送风口送入室内。
[0007]进一步,所述的除湿模块包括依次配合的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提升泵。
[0008]进一步,所述壳体四角设有便于吊装的承重梁吊架。
[0009]进一步,所述的壳体采用钣金做成机组框架结构,壳体上设有可拆卸检修门。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壳体结构采用钣金作为机组框架,壳体上部增加可拆卸检修门,内部零部件单独模块化的设计,保证机组检修便利性。内部主要由送风机、中效过滤网、热回收芯体、高效过滤网、压缩机、除湿模块、内循环旁通阀、排风机、初效过滤网、新风旁通阀等组成,既有新风热回收功能,又有除湿功能;属于高效节能舒适产品。
[0011]主要功能如下:(1)新风模式(根据室内空气PM2.5,VOC,CO2调节风速及风机启停);(2)新风除湿模式(根据室内环室内空气PM2.5,VOC,CO2调节风速及风机启停,根据室外环境湿度开启压缩机;(3)内循环模式(根据室内空气湿度开启内旁通阀及压缩机除湿)。
[0012]其特点是将室外的新鲜新风引入,室内的浑浊空气排出,并通过热回收芯体,将室内外的空气热量进行热交换,避免排出的室内空气热量损失过大,提高了引入新风的热量,起到节能效果,同时压缩机可根据室内外湿度的变化开启与关闭,保证了室内湿度;机组内置不同等级的净化滤网,保证了室内的洁净度。
[0013]将新风机与除湿机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使该机不但具有除湿机的功能,也具有新风机的功能,同时也有两者组合在一起的新风除湿功能,满足不同场所的需求,实现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空气流向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现在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如图1-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
[0023]一种全热新风除湿净化一体机,包括:壳体1,壳体上设有室内回风口11,室内送风口12,室外新风口13,室外排风口14;壳体1内与室外新风口11连接配合设有新风风阀15,与室外排风口14连接配合设有排风风机16,与室内送风口12配合设有送风风机17,壳体1内另设有热交换芯体2及其与配合的初效滤网3、中效滤网4及高效滤网5,内循环旁通阀6,除湿模块7;上述各部件配合形成三种循环通道,通道间通过隔板8分隔,三种循环通道分别为:新风通道A,新风除湿通道B及内循环通道C;其中,新风通道A:室外新风通过室外新风口13及新风阀15进入壳体1内,进而依次通过中效滤网4、热交换芯体2、高效滤网5、未开启的除
湿模块7、送风风机17,室内送风口12进入室内;室内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11进入壳体1内,进而通过初效滤网3进入全热交换芯体2,并通过排风风机16从室外排风口14排出室外,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在热交换芯体2内完成热交换;新风除湿通道B:室外新风通过室外新风口13及新风阀进入壳体1内,进而依次通过中效滤网4、热交换芯体2、高效滤网5、开启的除湿模块7、送风风机17,室内送风口12进入室内;室内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11进入壳体1内,进而通过初效滤网3进入全热交换芯体2,并通过排风风机16从室外排风口14排出室外,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在热交换芯体2内完成热交换;内循环通道C:室内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11进入壳体1内,经过内循环旁通阀6,再经过高效滤网5净化后,通过开启的除湿模块除湿7,并通过送风17风机从室内送风口12送入室内。
[0024]具体的,所述的除湿模块7包括依次配合的压缩机71,蒸发器72,冷凝器73,提升泵74。
[0025]所述壳体四角设有便于吊装的承重梁吊架9。壳体采用钣金做成机组框架结构,壳体上设有可拆卸检修门。
[0026]工作时:
[0027](1)新风模式:当室内的环境检测仪检测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热新风除湿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室内回风口,室内送风口,室外新风口,室外排风口;壳体内与室外新风口连接配合设有新风风阀,与室外排风口连接配合设有排风风机,与室内送风口配合设有送风风机,壳体内另设有热交换芯体及其与配合的初效滤网、中效滤网及高效滤网,内循环旁通阀,除湿模块;上述各部件配合形成三种循环通道,通道间通过隔板分隔,三种循环通道分别为:新风通道,新风除湿通道及内循环通道;其中,新风通道:室外新风通过室外新风口及新风阀进入壳体内,进而依次通过中效滤网、热交换芯体、高效滤网、未开启的除湿模块、送风风机,室内送风口进入室内;室内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进入壳体内,进而通过初效滤网进入全热交换芯体,并通过排风风机从室外排风口排出室外,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在热交换芯体内完成热交换;新风除湿通道:室外新风通过室外新风口及新风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建邦陈程辉陈海波叶永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瑞博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