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显示器的面状光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229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在双显示器的面状光源结构,包括两个光源以及一个光导板。光导板具有两个转向面用以将两个光源朝相反的方向导出,并且光导板具有两个不同光折射系数的透明介质,其中一个透明介质位于两个转向面之间,另一个透明介质位于两个转向面以外的地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状光源显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双显示器的面状光源结构
技术介绍
在许多的显示装置中需要面状光源,例如液晶显示器或是扫描器。在现有的光源中大部分是点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或是白炽灯泡。有些光源是线状的,例如冷阴极萤光管。如果需要使用面状光源,一种方式是将上面的点光源排列成阵列或是排成一列的线光源。然而,这种方式不但相当浪费电能,考虑到成本方面也是相当不利的。一种形成面状光源的方式是使用光导板。如图1A和图1B所示,目前大多数的光导板分别为楔型板10或是平板20。不论是图1A的楔型板或是图1B中的平板,所有的光导板都是将位于端表面的光源12、22导入光导板10、20,再利用V型切面或是网点将光源向上导出。目前,对如图1A所示的楔型光导板进行了许多改进,如美国已公告的专利US 20020005991,其将一棱镜置于光导板上,以防止直接从光源看到光线以改进光的均匀度。然而,这两种方式所得到的面状光源仍然有先天的缺点。首先,如图1A的楔型板10所示,光源12的亮度通常集中在靠近光源12的三分之一光导板长度处,将存在光源左右均匀度不均的问题。另外,如图1B所示,使用两个光源22的平板光导板20,虽然可以降低光源左右均匀度的问题,但是位于光导板20中间的亮度是最低的。另外一种解决光源均匀度的方法,是由富士通所提出的方法如图2所示,其主要是提供一种中空型的光导板结构。光线从两侧光源30发射以后先经过透镜片32,然后利用两片透镜34的特定的反射条件与两片控制片36的特定的折射条件,再经由透镜组38将光线导向到液晶显示器的面板。另外,在两片透镜34的底部加设两片反射片40,以便增加亮度。然而,这种复杂的面状光源结构,不但会增加制造上的困难和成本,同时也会降低制作过程的良好率。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传统的面状光源结构所产生的诸多缺点,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两种不同光折射系数的材质的光导板的双光源面状光源结构,使得光线在光导板中经过的时候减少光能量的损耗,进而提高面状光源结构的亮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增加双光源面状光源结构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将光导板中间挖空、以减少光能量的损耗,进而提高双光源面状光源结构的亮度。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减轻双光源面状光源结构的重量。根据以上所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显示器的面状光源结构,包括两个光源以及位于两个光源之间的光导板,其中光导板具有两个转向面(transferring surface),以将上述的两个光源所发射的光朝相反的方向导向至两个射光面。光导板具有两个不同光折射系数的透明介质,其中一个透明介质位于两个转向面之间,另一个透明介质位于两个转向面以及两个射光面之间。上述的两个转向面具有V型切面,而上述的两个射光面具有V型切面或是网点。本专利技术也同时提供一种用于双显示器的面状光源结构,其包括一光导板和两个透镜组。光导板的第一入射面具有一第一光源,第二入射面具有一第二光源。另外,光导板具有一第一转向面,用以将第一光源的光线转向到光导板的一第一射光面,同时光导板具有一第二转向面,用以将第二光源的光线转向到一第二射光面,其中第一射光面相对于第二射光面。在第一转向面与第二转向面之间具有一介质,并且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的光线进入到光导板的入射面需经过所述介质。两个透镜组分别位于光导板的第一射光面和第二射光面上。附图说明图1A显示一种传统的具有楔型光导板的面状光源结构示意图;图1B显示一种传统的具有平板光导板的面状光源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富士通的具有中空型光导板的面状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双显示面状光源结构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双显示面状光源结构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双显示面状光源结构的又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有主显示面板和次显示面板光源结构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和图7显示楔型光导板本体的厚度不均匀时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然而,除了详细描述的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广泛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实施,而且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界定。本专利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用在双显示器的面状光源结构,其包括两个光源以及位于两个光源之间的光导板,其中光导板具有两个转向面,用以将上述的两个光源所发射的光朝相反的方向导向到两个射光面。光导板具有两个不同光折射系数的透明介质,其中一个透明介质位于两个转向面之间,另一个透明介质位于两个转向面以及两个射光面之间。上述的两个转向面具有V型切面。上述的用于双显示器的面状光源结构,在光导板和两个光源之间具有两个扩散板。上述的用在双显示器的面状光源结构具有两个透镜组,它们分别位于光导板的相对两射光面上。上述的用于双显示器的面状光源结构,具有一反射板位于其中之一的射光面上,其中反射板具有一开口。上述的位于两个转向面以及两个射光面之间的透明介质的光折射系数可以是一。本专利技术也同时提供一种用在双显示器的面状光源结构,其包括一光导板和两个透镜组。光导板的第一入射面具有一第一光源,第二入射面具有一第二光源。另外,光导板具有一第一转向面,用以将第一光源的光线转向到光导板的一第一射光面,同时光导板具有一第二转向面,用以将第二光源的光线转向到一第二射光面,其中第一射光面相对于第二射光面。在第一转向面与第二转向面之间具有一介质,并且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的光线进入到光导板的入射面需经过所述介质。两个透镜组分别位于光导板的第一射光面和第二射光面上。上述的两个转向面具有V型切面,而上述的两个射光面具有V型切面或是网点。上述的用在双显示器的面状光源结构具有一反射板位于其中的一射光面上,其中反射板具有一开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描述一个使用在双显示器的面状光源结构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一光导板110的两个入射面分别具有一光源120。光源120可以是冷阴极萤光管或是由发光二极管所组成的线光源。光导板110具有两个转向面111、112,用以将光源120发出的光线转向导入到两个相对的射光面113、114。转向面111、112可以利用V形切面或是网点将光线转向。在两个转向面111、112之间的透明介质,与在转向面111、112和射光面113、114之间的透明介质的光折射系数不同。一种较佳的方式是两个转向面111、112之间的透明介质使用传统的光导板的材料,而在转向面111、112和射光面113、114之间是中空的。这样,光线在光导板110内的行经路线主要在折射系数为一的空气中,因而光能量的损耗可以降至最低。在光导板110的射光面113、114的上面分别具有一透镜组116,用以将从射光面113、114发出的光线更均匀的发射。透镜组116一般包括一棱镜、一扩散镜,或者是各种可能的组合等。如图4所示,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与图3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光导板110的转向面111、112的设计形状不相同。在图4中,在两个转向面111、112之间的介质同时分布在光导板110的入射面。当光导板110在转向面111、112和射光面113、114之间是中空时,这样的结构可以对透镜组116提供良好的支撑。如图5所示,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双显示器的面状光源结构,包括:    两个光源;以及    一光导板,位于所述两个光源之间,所述光导板具有两个转向面,用以将所述两个光源所发射的光朝相反的方向导向到两个射光面,所述光导板具有两个不同光折射系数的透明介质,其中一个透明介质位于所述两个转向面之间,另一个透明介质位于所述两个转向面和所述两个射光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哲魁林精皇
申请(专利权)人: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