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勇专利>正文

一种双向双速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7181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54
一种双向双速变速装置,属于电动车领域,包括高速齿轮和低速齿轮,其间设置有自动离心装置,它包括花键套、碗状离心机构以及单向离合器,碗状离心机构包括内碗和外碗,内碗底套内周设有内螺旋花键啮合在花间套上,内碗底套上设置有高速棘齿,内碗碗边设置有低速棘齿,高速齿轮和低速齿轮上分别设置有棘齿对应的凹槽,外碗底套外周设置有带柄的环形阻尼弹簧,内碗和外碗的碗边分别固定有单向离合器的内圈或外圈,珠盖与内碗之间设置有多个甩珠,高速齿轮内侧设置有环形阵列弧形引导条,本装置可减少手动操作程序,增加运行挡次,根据道路和负载选择运行速度,根据需要自动切换行驶速度。速度。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双速变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向双速变速装置,属于电动车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电动车在低速运行状态下,具有大扭矩,在高速运行状态下,扭矩小的特点,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可根据路况或负载大小选择不同的运行速度,例如:在负载大或爬坡时,可选用低速运行方式,以此获得大扭矩;电动三轮车更是如此,在平台道路或小负荷下,可选用高速行驶方式,以此节约行驶时间,由于不同速度能够满足不同道路或牵引力的需求,以往只能运行在平坦道路上的电动车,开始行驶在丘陵地区,甚至可以运行在山区道路上,为偏僻山区的居民提供了一种走出山区的快捷交通运输工具,到目前为止,不同速度之间的切换,一般是手动移动拨叉改变不同运行挡次,获得不同速度,但是,作为一般的老百姓而言,操作起来比较繁琐,需要在熟练的情况下才能灵活驾驶电动车,对于老年人、妇女而言,常常害怕引起操作失误,引起暴走等不必要的行驶问题,对手动换挡装置具有一定的操作陌生感,甚是排斥,都不希望在驾驶过程中,分散注意力去切换挡次,但是,不切换速度又无法应对高负荷或坡度道路,一道课题摆在了技术人员的面前需要去克服。
[0003]在电动车技术方面,之前,申报了申请号为2020211876585的一种螺旋离合挂挡装置,图8是螺旋离合挂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挂挡齿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0 是变挡轴上设置的螺旋离合挂挡机构的分解图。本技术的螺旋离合挂挡装置包括动力齿50,动力齿50上连接有动力传输机构,动力传输机构与低速齿轮41转动连接,所述低速齿轮41周向滑动设置在变挡轴54上,变挡轴54外周设置有挂挡外花键51a,低速齿轮41的侧面设置有外侧环形阵列斜边凹槽44和一个低速拨杆43,外侧环形阵列斜边凹槽44的外侧斜边45均在周向上倾斜,低速齿轮41侧的变挡轴54上设置有螺旋离合机构42,螺旋离合机构42从变挡轴54向外周依次设置有挂挡花键套51、挂挡螺旋花键套124、带环柄121a的挂挡环形阻尼弹簧121,挂挡螺旋花键套124朝向低速齿轮41一侧设置有挂挡棘齿124a,挂挡棘齿124a与外侧环形阵列斜边凹槽44相对设置且相互吻合,低速齿轮41转动时,低速拨杆43拨动环柄121a转动,换挡轴上固定连接有换挡输出齿53。
[000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包括双联轴40、双联轴40上固定连接有双联齿一40a和双联齿二40b,双联齿二40b上啮合有低速齿轮41b,双联齿一40a上可利用本专利技术原理设置与之啮合的另外一个挂挡齿轮。
[0005]除此之外,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也可以在以低速齿轮41b外周垂直中心为对称轴,在变挡轴54上低速齿轮41b的相反侧对称设置与上述螺旋离合机构42相同的装置,使之沿变挡轴54靠近低速齿轮41b另外一面,利用同样的对称挂挡棘齿124a与低速齿轮41b实施连动,达到动力传输机构的目的。
[0006]所述挂挡花键套51的内周为挂挡内花键51b,花键套51外周为外螺旋花键套127,挂挡螺旋花键套124啮合在花键套51的外周,挂挡螺旋花键套124内周为内挂挡螺旋花键
126,外周为光滑结构,挂挡螺旋花键套124的外周为挂挡单向离合器56,挂挡单向离合器56的挂挡外圈122上设置有环形阻尼弹簧凹槽,其内设置有带环柄121a的挂挡环形阻尼弹簧121,125为挂挡滚珠,挂挡外圈122外侧设置有挂挡外圈挡环130。
[0007]所述挂挡棘齿124a的倾斜角度与外侧环形阵列斜边凹槽44的外侧斜边45倾角一致,挂挡棘齿124a的数量与外侧环形阵列斜边凹槽44的数量一致,挂挡棘齿124a端部面积小于等于与外侧环形阵列斜边凹槽44的底面积。
[0008]所述挂挡单向离合器46的挂挡外圈122和挂挡内圈123之间的锁止旋转方向与挂挡旋转方向一致。
[0009]所述挂挡内圈123固定连接在挂挡螺旋花键套124的外周,使挂挡内圈123和挂挡螺旋花键套124形成一体结构。另外,也可以利用过盈配合,将挂挡内圈123和挂挡螺旋花键套124相轴承内圈与轴之间配合在一起。
[0010]所述挂挡螺旋花键套124的挂挡旋转方向为朝向低速齿轮41b移动的旋转方向,挂挡螺旋花键套124的挂挡旋转方向与挂挡单向离合器46的锁止旋转方向以及低速齿轮41b的挂挡旋转方向一致。
[0011]本来只有沿倒转时才能使棘齿和阵列型环形凹槽啮合在一起实现低速后退的结构,通过利用螺旋离合挂挡装置可在正转状况下,将原本在正转时处于滑动状况的结构,在外周挂挡单向离合器46的作用下,正转时使挂挡单向离合器46的外圈与内圈之间锁止,也就是说在正向转动的状态下,可使本来不会转动的挂挡螺旋花键套124转动,使挂挡棘齿124a与外侧环形阵列斜边凹槽44之间相互啮合在一起,实现前进状态下的低速前进,将原来只有在高速齿轮侧才能前进的结构,变成了在低速齿轮正转时的前进方向低速前进,利用该装置拓宽了电动车的行驶挡次。
[0012]如何能够在自动状况下通过改变电机速度,实现多个挡次之间的切换时目前的一个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3]针对一些老年人、妇女对换挡操作有一定抵触情绪的实际情况,如何改变电机速度,实现多个挡次之间的切换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向双速变速装置,其目的是减少手动操作程序,增加运行挡次,根据道路和负载选择运行速度,根据需要自动切换行驶速度。
[001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双速变速装置,包括螺旋离合机构、电机输出轴上设置的动力齿、高速齿轮和低速齿轮,所述高速齿轮与低速齿轮转动设置在变挡轴上,变挡轴上一体设置有变挡输出齿轮,所述动力齿到高速齿轮之间设置的中间齿轮数量与动力齿到低速齿轮之间设置的中间齿轮数量相差数量为奇数个,与低速齿轮相对的高速齿轮内侧端面上设置有周向倾斜的环形阵列弧形引导条,高速齿轮与低速齿轮之间的变挡轴上设置有自动离心装置,自动离心装置包括花键套、碗状离心机构以及单向离合器,花键套设置在变挡轴上,花键套外周设置有外螺旋花键,碗状离心机构包括叠加在一起的一对带底套的内碗和外碗,内碗底套内周设有内螺旋花键啮合在花间套上,内碗底套朝向高速齿轮侧设置有高速棘齿,内碗碗边轴向上设置有低速棘齿,高速齿轮和低速齿轮上分别设置有棘齿对应的凹槽,外碗底套外周设置有带柄的环形阻尼弹簧,环形阻尼弹簧的柄端所在的
径向位置大于环形阵列弧形引导条的外径,内碗和外碗的碗边轴向上分别固定有单向离合器的内圈或外圈,内碗的碗内侧设置有珠盖,珠盖与内碗之间设置有多个甩珠,自动离心装置使高速棘齿与低速棘齿在轴向移动,移动后,分别与高速齿轮侧面凹槽或低速齿轮侧面凹槽啮合连接,啮合后分别进行正向或反向转动,低速齿轮外侧的换挡轴上设置有螺旋离合机构,换挡输出齿轮上啮合有差速器输入齿轮;
[0015]进一步,高速齿轮与低速齿轮相对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环形阵列斜边凹槽,环形阵列斜边凹槽与自动离心装置两侧设置的高速棘齿和低速棘齿吻合,高速齿轮内侧端面上设置的环形阵列弧形引导条倾斜方向在周向上一致,高速棘齿和低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双速变速装置,包括螺旋离合机构、电机输出轴上设置的动力齿、高速齿轮和低速齿轮,所述高速齿轮与低速齿轮转动设置在变挡轴上,变挡轴上一体设置有变挡输出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齿到高速齿轮之间设置的中间齿轮数量与动力齿到低速齿轮之间设置的中间齿轮数量相差数量为奇数个,与低速齿轮相对的高速齿轮内侧端面上设置有周向倾斜的环形阵列弧形引导条,高速齿轮与低速齿轮之间的变挡轴上设置有自动离心装置,自动离心装置包括花键套、碗状离心机构以及单向离合器,花键套轴设置在变挡轴上,花键套外周设置有外螺旋花键,碗状离心机构包括叠加在一起的一对带底套的内碗和外碗,内碗底套内周设有内螺旋花键啮合在花间套上,内碗底套朝向高速齿轮侧设置有高速棘齿,内碗碗边轴向上设置有低速棘齿,高速齿轮和低速齿轮上分别设置有棘齿对应的凹槽,外碗底套外周设置有带柄的环形阻尼弹簧,环形阻尼弹簧的柄端所在的径向位置大于环形阵列弧形引导条的外径,内碗和外碗的碗边轴向上分别固定有单向离合器的内圈或外圈,内碗的碗内侧设置有珠盖,珠盖与内碗之间设置有多个甩珠,自动离心装置使高速棘齿与低速棘齿在轴向移动,移动后,分别与高速齿轮侧面凹槽或低速齿轮侧面凹槽啮合连接,啮合后分别进行正向或反向转动,低速齿轮外侧的换挡轴上设置有螺旋离合机构,换挡输出齿轮上啮合有差速器输入齿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双速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高速齿轮与低速齿轮相对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环形阵列斜边凹槽,环形阵列斜边凹槽与自动离心装置两侧设置的高速棘齿和低速棘齿吻合,高速齿轮内侧端面上设置的环形阵列弧形引导条倾斜方向在周向上一致,高速棘齿和低速棘齿的倾斜角度相反,高速棘齿与高速齿轮的环形阵列斜边凹槽正向转动时啮合,低速棘齿与低速齿轮的环形阵列斜边凹槽反向转动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杨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