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压脉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08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压脉带,包括壳体,壳体外表面设有显示屏和按钮,壳体内部设有微处理器、计时器和电源,壳体一对平行侧面分别连接压迫带形成封闭环,压迫带一端通过开合装置与壳体一侧面连接,压迫带另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壳体另一侧面连接,壳体另一对平行侧面分别设有血管显影灯和报警装置,血管显影灯通过折叠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处理器通过放松调节按钮驱动旋转轴逆时针转动,封闭环直径变大,实现压迫带放松,解除压迫。微处理器通过加紧调节按钮驱动旋转轴顺时针转动,封闭环直径变小,实现压迫带收紧,实现压迫。通过按钮一键调节松紧度,可单手操作,灵活性强,调节范围广,患者体验好。患者体验好。患者体验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压脉带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压脉带。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医疗中,医护人员进行静脉输液或静脉采血时,往往需要压脉带勒紧,使人体血量充盈,静脉显现,压脉带又称止血带。
[0003]现有的压脉带,大多为一根橡皮管,使用者通过橡皮管勒紧时,大多需要双手操作,调节松紧度时,只能通过取下重新勒紧的方式实现,费时费力,实用性差。
[0004]应用压脉带的目的是增加静脉局部充盈,有利于穿刺。如果压脉带压迫超过1min,可使局部血氧含量降低,乳酸增加,pH下降。如果压迫3min后可使胆红素、胆固醇、AST、ALP等增加5% 以上。操作完成后,应及时解除压迫,压脉带使用时间过长,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血管膨胀,使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压力增大和血流量下降,造成液体流失。静脉持续高压,组织回流水分和电解质减少、蛋白和蛋白结合物浓度升高;血流受阻,纤维蛋白的活性增高;细胞继续新陈代谢,使代谢产物乳酸增高等,因此,压脉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针头进入血管后,以放松压脉带为宜。
[0005]现有的压脉带,大多为一次性使用,浪费严重。使用后,常常忘记取下,患者自己取下时,单手操作不方便,智能化程度低,用户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压脉带,尤其是结构简单,可单手操作,一键调节松紧度,可消毒重复使用,具有报警功能,计时解除压迫,自动化程度高,可循环使用,节能环保的一种智能压脉带。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压脉带,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方形体,所述壳体外表面设有显示屏和按钮,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微处理器、计时器和电源,所述壳体一对平行侧面分别连接压迫带形成封闭环,所述压迫带一端通过开合装置与所述壳体一侧面连接,所述开合装置通过所述计时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压迫带另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所述壳体另一侧面连接,所述调节装置通过所述按钮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壳体另一对平行侧面分别设有血管显影灯和报警装置,所述血管显影灯通过折叠支架连接所述电源,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所述微处理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置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置于所述壳体一侧面,所述压迫带一端活动置于所述旋转轴外圆柱面上,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驱动所述旋转轴双向转动,当所述旋转轴顺时针转动时,所述封闭环直径变小,当所述旋转轴逆时针转动时,所述封闭环直径变大。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一端面设为开合结构,所述旋转轴上设有长槽,所述长槽与所述旋转轴中轴线平行,所述长槽截面为凸字形,所述压迫带一端部设有固定块,打开所述开合结构,所述固定块从所述旋转轴端部滑动进入所述长槽内,避免所述固定块由所述
旋转轴外圆柱面上滑出。
[00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连接轴,所述主动齿轮通过第一连接耳置于所述壳体一侧面,所述主动齿轮连接微处理器,所述连接轴通过第二连接耳置于底板侧面,所述从动齿轮置于所述连接轴端部,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转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面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底板连接,避免壳体底面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开合装置为卡扣,所述卡扣包括卡槽和卡芯,所述卡槽置于所述壳体一侧面,所述卡芯置于所述压迫带端部,所述卡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驱动所述卡芯脱离所述卡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血管显影灯和所述折叠支架置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置于所述壳体一侧面。
[0014]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支架包括折叠上臂和折叠下臂,所述折叠上臂一端部连接所述血管显影灯,所述折叠上臂另一端通过折叠板连接所述折叠下臂一端,所述折叠下臂另一端通过万向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底面。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调节装置包括旋转球和旋转球支架,所述旋转球置于所述折叠下臂端部,所述旋转球支架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底面,所述旋转球支架上设有球孔,所述旋转球置于所述球孔内,所述血管显影灯通过所述万向调节装置可在任一位置固定。
[0016]进一步的,所述计时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计时器设有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所述第一时间点早于所述第二时间点,当到达所述第一时间点时,所述微处理器驱动所述报警装置工作,当到达所述第二时间点时,所述微处理器驱动所述开合装置工作。
[0017]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8]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微处理器通过放松调节按钮驱动旋转轴逆时针转动,封闭环直径变大,实现压迫带放松,解除压迫。微处理器通过加紧调节按钮驱动旋转轴顺时针转动,封闭环直径变小,实现压迫带收紧,实现压迫。通过按钮一键调节松紧度,可单手操作,灵活性强,调节范围广,患者体验好。
[0019]2、本技术通过微处理器驱动开合装置解除压迫,避免患者静脉压迫时间过长,造成身体不适,影响身体健康。
[0020]3、本技术的压迫带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壳体活动连接,压迫带另一端通过开合装置与壳体活动连接,压迫带与壳体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压迫带消毒处理,便于压迫带维修更换,实用性强。
[0021]4、本技术的壳体侧面设有凹槽,血管显影灯通过折叠支架与凹槽底面连接,使用时,可将血管显影灯抽出,通过折叠支架,将血管显影灯固定在任一位置,方便操作者寻找患者静脉血管。使用完毕后,通过折叠支架,将血管显影灯收纳在凹槽内,减小了整体面积,便于携带,防止血管显影灯磕碰。
[0022]5、本技术通过显示屏显示时间,避免患者压迫时间过长,影响身体健康,壳体内部设置计时器,计时器设置两个时间点,当第一个时间点到达时,计时器将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驱动报警装置报警,当第二个时间点到达时,计时器将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驱动开合装置接触压迫,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
[0023]6、本技术可将电源设置为蓄电池,在壳体侧面设置充电口,可反复充电,循环使用,节能环保。
[0024]7、本技术通过在壳体底面设置底板,底板与旋转轴为一体结构,可拆卸连接壳体,避免患者与壳体直接接触,压迫带与患者接触各部位均可拆卸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折叠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万向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003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屏的接口电路图。
[0032]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报警装置电路图。
[0033]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压脉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方形体,所述壳体外表面设有显示屏和按钮,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微处理器、计时器和电源,所述壳体一对平行侧面分别连接压迫带形成封闭环,所述压迫带一端通过开合装置与所述壳体一侧面连接,所述开合装置通过所述计时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压迫带另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所述壳体另一侧面连接,所述调节装置通过所述按钮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壳体另一对平行侧面分别设有血管显影灯和报警装置,所述血管显影灯通过折叠支架连接所述电源,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压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置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置于所述壳体一侧面,所述压迫带一端活动置于所述旋转轴外圆柱面上,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驱动所述旋转轴双向转动,当所述旋转轴顺时针转动时,所述封闭环直径变小,当所述旋转轴逆时针转动时,所述封闭环直径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压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一端面设为开合结构,所述旋转轴上设有长槽,所述长槽与所述旋转轴中轴线平行,所述长槽截面为凸字形,所述压迫带一端部设有固定块,打开所述开合结构,所述固定块从所述旋转轴端部滑动进入所述长槽内,避免所述固定块由所述旋转轴外圆柱面上滑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压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连接轴,所述主动齿轮通过第一连接耳置于所述壳体一侧面,所述主动齿轮连接微处理器,所述连接轴通过第二连接耳置于底板侧面,所述从动齿轮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毅杨罗胡艳王昔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