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果壳炭化清洁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705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茶果壳炭化清洁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外部夹套套在反应炉的外侧,外部夹套与反应炉之间设有间隙,外部夹套与反应炉之间间隙内固定有圆环形的隔板,外部夹套与反应炉之间间隙内位于隔板上部为进气腔、下部为水冷却腔,反应炉内侧设有若干组的第一风帽、第二风帽,第一风帽位于最外侧,第一风帽与反应炉的内壁相连接,第一风帽与进气腔相通,第二风帽固定在圆环形的环形管上,环形管与进气支管的出口端相连接,进气支管的进口端与反应炉的内壁相连接,进气支管与进气腔相通,外部夹套上部侧壁上固定有空气入口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废弃的油茶果壳资源的高效、高值化利用。高值化利用。高值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果壳炭化清洁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茶油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油茶果壳炭化清洁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茶果是油茶树的果实。油茶树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被誉为“东方树”,属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类植物油资源。树高3—6米,胸径可达24—30厘米,树皮光滑为灰褐色。油茶树单叶互生、花为两性白色,10月开花后直到次年10月间果实方能成熟,因此,油茶树会有罕见的花果同株现象。果实为蒴果,多为椭圆形、有细毛。种子多为黄褐色,有光泽,三角状。油茶树长在深山,尽吸天然养分,常青长寿,树龄可达200年以上。油茶果脱壳过程中会残留大量的油茶果壳,大量的油茶果壳堆积在生产厂区内,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茶果壳炭化清洁利用装置。
[0004]一种油茶果壳炭化清洁利用装置,包括反应炉、第一风帽、第二风帽、外部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夹套套在反应炉的外侧,所述外部夹套与反应炉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外部夹套与反应炉之间间隙内固定有圆环形的隔板,所述外部夹套与反应炉之间间隙内位于隔板上部为进气腔、下部为水冷却腔,所述反应炉内侧设有若干组的第一风帽、第二风帽,所述第一风帽位于最外侧,所述第一风帽与反应炉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风帽与进气腔相通,所述第二风帽固定在圆环形的环形管上,所述环形管与进气支管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进气支管的进口端与反应炉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进气支管与进气腔相通,所述外部夹套上部侧壁上固定有空气入口管。
[0005]优选地,所述反应炉上部的侧壁上固定有燃气出口管,所述反应炉顶部固定有竖直方向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端与缓冲料斗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缓冲料斗的上端与料斗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缓冲料斗与料斗之间安装有上密封阀,所述缓冲料斗与进料管之间安装有下密封阀。
[0006]优选地,所述反应炉下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反应炉的下端与螺旋输送机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口处安装有星型卸料器,所述螺旋输送机后部的外侧固定有水冷夹套。
[0007]优选地,所述外部夹套外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出水管、进水管,所述出水管、进水管均与水冷却腔相通。
[0008]优选地,所述进气腔内设有扇形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两端分别与反应炉、外部夹套相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在使用时,油茶果壳从进料管加入到反应炉内,空气从空气入口管进
入,空气与反应炉的外壁换热,空气温度升高,空气从第一风帽、第二风帽喷出,空气与油茶果壳在高温下发生气化和炭化反应,油茶果壳经过炭化后生成生物质燃气和果壳炭,燃气从燃气出口管排出,燃气可用于烧锅炉、热风炉供热,果壳炭通过螺旋输送机冷却后排出,油茶果壳炭能用于生产活性炭,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本技术通过炭化方式实现废弃的油茶果壳的高值化综合利用,保护了环境,生物质燃气能够替代天然气供热,油茶果壳作为高价值的产品出售,实现废弃资源的高效、高值化利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油茶果壳炭化清洁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13]图中,1、料斗,2、上密封阀,3、缓冲料斗,4、下密封阀,5、进料管,6、空气入口管,7、折流板,8、反应炉,9、第一风帽,10、第二风帽,11、环形管,12、出水管,13、外部夹套,14、燃气出口管,15、进气支管,16、隔板,17、进水管,18、螺旋输送机,19、水冷夹套,20、星型卸料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见图1、图2,一种油茶果壳炭化清洁利用装置,包括反应炉8、第一风帽9、第二风帽10、外部夹套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夹套13套在反应炉8的外侧,所述外部夹套13与反应炉8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外部夹套13与反应炉8之间间隙内固定有圆环形的隔板16,所述外部夹套13与反应炉8之间间隙内位于隔板16上部为进气腔、下部为水冷却腔,所述反应炉8内侧设有若干组的第一风帽9、第二风帽10,所述第一风帽9位于最外侧,所述第一风帽9与反应炉8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风帽9与进气腔相通,所述第二风帽10固定在圆环形的环形管11上,所述环形管11与进气支管15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进气支管15的进口端与反应炉8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进气支管15与进气腔相通,所述外部夹套13上部侧壁上固定有空气入口管6。
[0015]所述反应炉8上部的侧壁上固定有燃气出口管14,所述反应炉8顶部固定有竖直方向的进料管5,所述进料管5的上端与缓冲料斗3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缓冲料斗3的上端与料斗1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缓冲料斗3与料斗1之间安装有上密封阀2,所述缓冲料斗3与进料管5之间安装有下密封阀4。
[0016]所述反应炉8下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反应炉8的下端与螺旋输送机18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机18的出口处安装有星型卸料器20,所述螺旋输送机18后部的外侧固定有水冷夹套19。
[0017]所述外部夹套13外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出水管12、进水管17,所述出水管12、进水管17均与水冷却腔相通。
[0018]所述进气腔内设有扇形的折流板7,所述折流板7两端分别与反应炉8、外部夹套13相连接。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0]本技术在使用时,油茶果壳从进料管5加入到反应炉8内,空气从空气入口管6进入,空气与反应炉8的外壁换热,空气温度升高,空气从第一风帽9、第二风帽10喷出,空气
与油茶果壳在高温下发生气化和炭化反应,油茶果壳经过炭化后生成生物质燃气和果壳炭,燃气从燃气出口管14排出,燃气可用于烧锅炉、热风炉供热,果壳炭通过螺旋输送机18冷却后排出,油茶果壳炭能用于生产活性炭,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本技术通过炭化方式实现废弃的油茶果壳的高值化综合利用,保护了环境,生物质燃气能够替代天然气供热,油茶果壳作为高价值的产品出售,实现废弃资源的高效、高值化利用。
[0021]本技术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果壳炭化清洁利用装置,包括反应炉(8)、第一风帽(9)、第二风帽(10)、外部夹套(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夹套(13)套在反应炉(8)的外侧,所述外部夹套(13)与反应炉(8)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外部夹套(13)与反应炉(8)之间间隙内固定有圆环形的隔板(16),所述外部夹套(13)与反应炉(8)之间间隙内位于隔板(16)上部为进气腔、下部为水冷却腔,所述反应炉(8)内侧设有若干组的第一风帽(9)、第二风帽(10),所述第一风帽(9)位于最外侧,所述第一风帽(9)与反应炉(8)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风帽(9)与进气腔相通,所述第二风帽(10)固定在圆环形的环形管(11)上,所述环形管(11)与进气支管(15)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进气支管(15)的进口端与反应炉(8)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进气支管(15)与进气腔相通,所述外部夹套(13)上部侧壁上固定有空气入口管(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果壳炭化清洁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炉(8)上部的侧壁上固定有燃气出口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福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润好茶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