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种子催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696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麦种子催芽装置,包括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下方固定有主体,且主体的内壁插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方卡设有滤盘,且滤盘的下方固定有凹形块,所述滤盘的上方焊接有挡板,所述滤盘的内部插设有转轴,且转轴的上方铰接有筛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筛盘,提前筛选出大小相近的种子,保证出芽大小基本一致,通过设置有催芽盘与转盘配合,改变了搅拌方式,降低了种子因搅拌棒搅拌而发生损伤,间接提高了发芽率,通过设置有漏网,使得坏种可以直接储存于漏网中,省去了人工挑种的麻烦。的麻烦。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种子催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催芽装置
,具体为一种小麦种子催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磨成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或生物质燃料,是人类的主食之一,需求如此之大,导致小麦的种植备受关注。
[0003]目前小麦催芽装置多适用于温汤催芽法,即在装置中装入50~55℃温水,将种子浸入温水中并不断搅拌,待水温下降至30℃时停止搅拌,再浸泡8~12小时,使种子吸足水分,然后出水,沥干水分进行催芽,但是市场上的催芽装置无法提前对种子进行筛选,容易导致小麦发芽慢,出芽不齐,被虫蛀的小麦混进催芽装置中容易腐败,进而影响种子发芽,所以需要人工挑选,费时费力,且种子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棒容易使种子损伤,影响发芽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种子催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提前筛选种子导致发芽不齐、需要人工挑出坏种,费时费力和搅拌易使种子破损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麦种子催芽装置,包括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下方固定有主体,且主体的内壁插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方卡设有滤盘,且滤盘的下方固定有凹形块,所述滤盘的上方焊接有挡板,所述滤盘的内部插设有转轴,且转轴的上方铰接有筛盘。
[0006]优选地,所述主体的侧面通过螺栓插设有催芽盘,所述主体的内壁卡接有漏网,所述主体的下方固定有转盘,且转盘的内部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外侧套设有底座。
[0007]优选地,所述连杆、凹形块、滤盘和挡板共同组成催芽盘,所述连杆一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连杆关于转轴成对称分布。
[0008]优选地,所述连杆的高度等于主体高度的一半,所述主体的内壁设有开槽,且该槽与连杆的顶端相匹配。
[0009]优选地,所述滤盘的表面设置有开孔,且该孔的孔径小于种子的直径,所述滤盘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且该凹槽与连杆的底端相匹配。
[0010]优选地,所述转盘为凸形结构,且转盘与凹形块相匹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筛盘,提前筛选出大小相近的种子,保证出芽大小基本一致,通过设置有催芽盘与转盘配合,改变了搅拌方式,降低了种子因搅拌棒搅拌而发生损伤,间接提高了发芽率,通过设置有漏网,使得坏种可以直接储存于漏网中,省去了人工挑种的麻烦。
[0012]该装置设置有催芽盘、漏网、转盘和筛盘,由于筛盘与转轴铰接,故转轴在转动时会带动筛盘来回移动,从而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小麦种子,使得出芽大小基本一致,再与催芽盘、转盘配合,由于凹形块与转盘相匹配,当催芽盘下降至水中时,坏种将漂浮于水上,当转轴转动时,转盘将带动催芽盘转动,达到搅拌的作用,避免了使用搅拌棒导致种子损坏的情况,利用转盘产生的离心力,坏种将储存进漏网中,最后整体清理即可,减少了人工挑种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催芽盘在下降状态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催芽盘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催芽盘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催芽盘的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入料口;2、螺栓;3、催芽盘;301、连杆;302、凹形块;303、滤盘;304、挡板;4、漏网;5、转盘;6、电机;7、底座;8、转轴;9、主体;10、筛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1]一种小麦种子催芽装置,包括入料口1,入料口1的下方固定有主体9,且主体9的内壁插设有连杆301,连杆301的高度等于主体9高度的一半,主体9的内壁设有开槽,且该槽与连杆301的顶端相匹配,使,催芽盘3可以上线移动,且拧紧螺栓2即可固定催芽盘3,连杆301的上方卡设有滤盘303,滤盘303的表面设置有开孔,且该孔的孔径小于种子的直径,滤盘303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且该凹槽与连杆301的底端相匹配,使得水可以穿过滤盘303,且滤盘303与连杆301可拆卸,方便移栽小麦胚芽,且滤盘303的下方固定有凹形块302,滤盘303的上方焊接有挡板304,滤盘303的内部插设有转轴8,且转轴8的上方铰接有筛盘10。
[0022]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连杆301、凹形块302、滤盘303和挡板304共同组成催芽盘3,连杆301一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连杆301关于转轴8成对称分布,使得催芽盘3可以悬挂在主体9上,主体9的侧面通过螺栓2插设有催芽盘3,主体9的内壁卡接有漏网4,主体9的下方固定有转盘5,转盘5为凸形结构,且转盘5与凹形块302相匹配,使得凹形块302在与转盘5接触时,转盘5可带动催芽盘3转动,且转盘5的内部插设有转轴8,转轴8的底端连接有电机6,且电机6的外侧套设有底座7。
[0023]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前应先将温水加入主体9中,当水位线与漏网4齐平时,停止加水,再接入外接电源。
[0024]本技术在使用时,如图1、图2所示,首先将小麦种子倒入入料口1中,由于电机6工作带动转轴8转动,且转轴8与筛盘10铰接,故筛盘10将随着转轴8的转动来回移动,入料
口1中落入的小麦种子将在筛盘10上进行筛分,符合要求的种子将均匀落入滤盘303上,再拧松螺栓2,调整连杆301的高度,使得滤盘303完全浸入水中,凹形块302与转盘5接触,再拧紧螺栓2,由于凹形块302与转盘5卡接,转轴8带动转盘5转动时,转盘5即带动催芽盘3转动,进行搅拌,由于坏种会漂浮于水面,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坏种将紧贴主体9内壁运动,最终流入漏网4中,如此便省去了人工挑种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5]当浸泡完成时,拧松螺栓2,提拉连杆301使得催芽盘3上升,脱离水面,滤盘303中的孔隙会使水滤下,进而进行催芽,该装置可提高小麦种子出芽率,出芽大小一致。
[00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种子催芽装置,包括入料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1)的下方固定有主体(9),且主体(9)的内壁插设有连杆(301),所述连杆(301)的上方卡设有滤盘(303),且滤盘(303)的下方固定有凹形块(302),所述滤盘(303)的上方焊接有挡板(304),所述滤盘(303)的内部插设有转轴(8),且转轴(8)的上方铰接有筛盘(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9)的侧面通过螺栓(2)插设有催芽盘(3),所述主体(9)的内壁卡接有漏网(4),所述主体(9)的下方固定有转盘(5),且转盘(5)的内部插设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底端连接有电机(6),且电机(6)的外侧套设有底座(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催芽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龙天王俊善王永生穆希宏倪瑞卿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汇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