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加工用药液浓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6925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加工用药液浓缩装置,包括浓缩罐,所述浓缩罐的底部设置有浓缩罐底脚,所述浓缩罐的顶部设置有电机、压力表以及排气口,所述浓缩罐顶部一侧设置有冷凝器A,所述冷凝器A通过管道连接有汽液分离器,所述汽液分离器的底部设置有汽液分离流管,所述汽液分离流管连接浓缩罐与汽液分离器;本申请文件设置有带有浓缩罐底脚放置孔以及受液槽支撑脚放置孔的底座之后,就可以很好的把装置放置在底座上,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安装稳固性,并且如果需要移动装置,只需要移动底座,毕竟设备是通过多个小装置进行组装而形成的,在移动过程中稳固性就很难得到保证,所以底座的设计刚好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以底座的设计刚好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以底座的设计刚好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加工用药液浓缩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浓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加工用药液浓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浓缩器是指在中药、保健品、天然调味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化工等行业的浓缩生产工艺的设备。自浓缩器专利技术以来,被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医药生产与加工工业、矿石加工工业,污水处理等诸多领域。词条介绍生产中所应用的主流浓缩器:球形浓缩器、单效浓缩器和双效浓缩器。并且介绍了浓缩器的操作规则、工作原理以及用途等内容。
[0003]然而现有的重要加工用浓缩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可以改进之处,现有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搬动浓缩装置,那就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装置的整体稳固性,因为装置毕竟是多个独立的结构通过法兰拼接在一起的,并且重要浓缩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水,以及在清洗装置的时候也会产生废水,这些废水如果洒落在装置的底部可能会影响到装置的使用,并且清洗地面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加工用药液浓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加工用药液浓缩装置,包括浓缩罐,所述浓缩罐的底部设置有浓缩罐底脚,所述浓缩罐的顶部设置有电机、压力表以及排气口,所述浓缩罐顶部一侧设置有冷凝器A,所述冷凝器A通过管道连接有汽液分离器,所述汽液分离器的底部设置有汽液分离流管,所述汽液分离流管连接浓缩罐与汽液分离器,所述汽液分离器通过管道横向连接有冷凝器B,所述冷凝器B的下方设置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的底部设置有受液槽,所述受液槽的底部设置有受液槽支撑脚,还包括底座,所述受液槽支撑脚和浓缩罐底脚安装在底座上。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截面为两个宽度不等的矩形拼接形状,且底座的底部拐角处设置有底座支撑脚。
[000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坡度槽和浓缩罐底脚放置孔以及受液槽支撑脚放置孔,所述浓缩罐底脚放置孔和受液槽支撑脚放置孔呈环形阵列排列,且所述浓缩罐底脚放置孔安装在底座较宽一侧,所述受液槽支撑脚放置孔安装在较窄一侧。
[0008]优选的,所述所述坡度槽由横向坡度槽和拐弯坡度槽组成,所述横向坡度槽为横向带有坡度的直道,所述拐弯坡度槽为两个直道和一个弯道拼接在一起。
[0009]优选的,所述横向坡度槽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坡度面,所述坡度面在浓缩罐底脚放置孔一端高度大于在受液槽支撑脚放置孔的一端。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1](1)本申请文件设置有带有浓缩罐底脚放置孔以及受液槽支撑脚放置孔的底座之
后,就可以很好的把装置放置在底座上,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安装稳固性,并且如果需要移动装置,只需要移动底座,毕竟设备是通过多个小装置进行组装而形成的,如果没有底座的支撑以及限位,那么在移动过程中稳固性就很难得到保证,所以底座的设计刚好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0012](2)在底座上设置有带有坡度的坡度槽之后,清洗装置的时候所产生的废水以及在装备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就可以被收集,经过坡度槽有次序的,有方向的流出,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坡度槽的横切图;
[0016]图中:1-浓缩罐、2-浓缩罐底脚、3-底座、4-底座支撑脚、5-受液槽支撑脚、6-受液槽、7-冷却器、8-冷凝器B、9-汽液分离流管、10-汽液分离器、11-冷凝器A、12-坡度槽、13-浓缩罐底脚放置孔、14-横向坡度槽、15-受液槽支撑脚放置孔、16-拐弯坡度槽、17-坡度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药加工用药液浓缩装置技术方案:一种中药加工用药液浓缩装置,包括浓缩罐1,浓缩罐1的底部设置有浓缩罐底脚2,浓缩罐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压力表以及排气口,浓缩罐1顶部一侧设置有冷凝器A11,冷凝器A11通过管道连接有汽液分离器10,汽液分离器10的底部设置有汽液分离流管9,汽液分离流管9连接浓缩罐1与汽液分离器10,汽液分离器10通过管道横向连接有冷凝器B8,冷凝器B8的下方设置有冷却器7,冷却器7的底部设置有受液槽6,受液槽6的底部设置有受液槽支撑脚5,还包括底座3,受液槽支撑脚5和浓缩罐底脚2安装在底座3上。
[001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3的截面为两个宽度不等的矩形拼接形状,且底座3的底部拐角处设置有底座支撑脚4。
[002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坡度槽12和浓缩罐底脚放置孔13以及受液槽支撑脚放置孔15,浓缩罐底脚放置孔13和受液槽支撑脚放置孔15呈环形阵列排列,且浓缩罐底脚放置孔13安装在底座3较宽一侧,受液槽支撑脚放置孔15安装在较窄一侧。
[002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坡度槽12由横向坡度槽14和拐弯坡度槽16组成,横向坡度槽14为横向带有坡度的直道,拐弯坡度槽16为两个直道和一个弯道拼接在一起。
[00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横向坡度槽14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坡度面17,坡度面17在浓缩罐底脚放置孔13一端高度大于在受液槽支撑脚放置孔15的一端。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首先检查本技术的安装固定以及安全防护,然后就可以使用了,使用时,在开机之前检查设备内是否清洁
干净,其次检查各阀门是否处于正确方位,然后打开真空阀门,然后开进料阀门进料,待视镜中见到料液即关闭进料阀,开蒸汽排污阀,缓缓开蒸汽阀,将蒸汽管内残余污物排尽即关闭阀门,升温加热器至所需压力,使加热器、浓缩器内进行热循环,开冷凝器进水阀和排水阀,按浓缩能力进行调整,浓缩液是首先存在浓缩罐1中,经过冷凝器A11的冷凝,再经过汽液分离器10的分离,再经过冷凝器B8的冷凝,再经过冷却器7的冷却,最后才到达受液槽6中去的。
[00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加工用药液浓缩装置,包括浓缩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罐(1)的底部设置有浓缩罐底脚(2),所述浓缩罐(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压力表以及排气口,所述浓缩罐(1)顶部一侧设置有冷凝器A(11),所述冷凝器A(11)通过管道连接有汽液分离器(10),所述汽液分离器(10)的底部设置有汽液分离流管(9),所述汽液分离流管(9)连接浓缩罐(1)与汽液分离器(10),所述汽液分离器(10)通过管道横向连接有冷凝器B(8),所述冷凝器B(8)的下方设置有冷却器(7),所述冷却器(7)的底部设置有受液槽(6),所述受液槽(6)的底部设置有受液槽支撑脚(5),还包括底座(3),所述受液槽支撑脚(5)和浓缩罐底脚(2)安装在底座(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加工用药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截面为两个宽度不等的矩形拼接形状,且底座(3)的底部拐角处设置有底座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浩诚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