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拖车钩装置及一种客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688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21
一种客车拖车钩装置及一种客车,属于车辆领域,解决了吸能装置与客车拖车钩安装位置干涉的问题,同时保证碰撞吸能效果,充分提高客车前部空间利用率,降低后期加装吸能装置的设计匹配成本,包括套筒、拉杆固定座和拖车钩拉杆,拖车钩拉杆前端穿过拉杆固定座,拖车钩拉杆后端与拉杆固定座的后端面弹性连接;拉杆固定座前端拆卸式连接套筒;拉杆固定座前端还连接有钩状件,钩状件位于套筒内;拖车钩拉杆后端具有膨大部,拉杆固定座具有能够阻止或允许膨大部通过的开孔。膨大部通过的开孔。膨大部通过的开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拖车钩装置及一种客车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客车拖车钩装置及一种客车。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客车作为公路客运和城市客运的主要交通工具,载客量大,运输效率高,但事故率相对较高,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为降低客车在交通事故中的乘员伤亡率,对客车的撞击性能进行优化是必要的。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客车厂家会在客车车架大截面纵梁前端加装吸能装置,以达到最大吸能效果,降低正面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加速度,从而减少人身伤害。但是,传统的客车拖车钩也常常安装于车架大纵梁前端,与吸能装置安装位置发生干涉。此外,传统的客车拖车钩采用铸体或高强度的板材焊接而成,客车发生正面碰撞时,拖车钩结构会阻碍吸能装置的压溃变形,降低吸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了具有碰撞吸能作用的一种客车拖车钩装置及一种客车,将吸能装置与拖车钩两种装置组合为一体,解决了吸能装置与客车拖车钩安装位置干涉的问题,同时保证碰撞吸能效果,充分提高客车前部空间利用率,降低后期加装吸能装置的设计匹配成本。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客车拖车钩装置,包括套筒、拉杆固定座和拖车钩拉杆,拖车钩拉杆前端穿过拉杆固定座,拖车钩拉杆后端与拉杆固定座的后端面弹性连接;拉杆固定座前端拆卸式连接套筒;拉杆固定座前端还连接有钩状件,钩状件位于套筒内;拖车钩拉杆后端具有膨大部,拉杆固定座具有能够阻止或允许膨大部通过的开孔。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拉杆固定座内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拖车钩拉杆后端膨大部的空腔,空腔通过所述开孔与外界连通。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拉杆固定座的后端面与所述拖车钩拉杆后端之间安装有弹性件。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筒的后端连接第一连接板,所述拉杆固定座前端连接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拆卸式连接。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膨大部包括突出于所述拖车钩拉杆侧面的突起部,所述开孔的形状与突起部契合。
[0012]第二方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客车,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客车拖车钩装置。
[0013]当客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套筒连接于客车的前端,因此套筒中首先受到压力,
套筒首先发生形变直至的被压扁,在其被压扁的过程中,其可以吸收碰撞能量,以缓解车架前端受到的挤压力;然后拖车钩拉杆压缩弹簧,继续向后移动,最终吸能套筒被完全压溃,达到最大吸能效果,此时弹簧也呈压缩状态耗散部分碰撞能量;当客车需要进行拖车时,可以人工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离,将套筒拿下来,露出拖车钩拉杆的钩状件,然后完成拖车工作。
[0014]上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中,将作为吸能装置的吸能套筒与拖车钩两种装置组合为一体,解决了吸能装置与客车拖车钩安装位置干涉的问题,同时也减小传统拖车钩对吸能装置吸能效果的影响,保证碰撞吸能效果,提高了客车前部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客车加装吸能装置的设计匹配成本。
[0016]2)本技术中,使用弹性件可以分担一部分撞击力,同时,在撞击导致套筒形变后,解除套筒,弹性件还可以将拖车钩拉杆推出。
[0017]3)本技术中,还使用膨大部以及配合于膨大部的拉杆座开孔,以方便拖车钩拉杆的可拆卸安装,便于零件的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9]图1是本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立式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竖向剖视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3]图中:1、封板;2、吸能套筒;3、第一连接板;4、螺栓;5、第二连接板;6、拉杆固定座;7、拖车钩拉杆;8、弹簧;9、加强板;10、车架。
[0024]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技术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7]为了方便叙述,本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术语解释部分:本技术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
[0029]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具有碰撞吸能作用的一种客车拖车钩装置及一种客车,将吸能装置与拖车钩两种装置组合为一体,解决了吸能装置与客车拖车钩安装位置干涉的问题。同时保证碰撞吸能效果,充分提高客车前部空间利用率,降低后期加装吸能装置的设计匹配成本。
[0030]实施例1
[0031]本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客车拖车钩装置,包括拖车钩本体和吸能组件,拖车钩本体和吸能组件通过螺栓4进行连接固定,组合为一个整体。更为具体的,包括作为吸能组件的套筒、拉杆固定座6和拖车钩拉杆7,拖车钩拉杆7前端穿过拉杆固定座6,拖车钩拉杆7后端与拉杆固定座6的端面弹性连接;拉杆固定座6拆卸式连接套筒;拉杆固定座6前端还连接有钩状件,钩状件位于套筒内;拖车钩拉杆7后端具有膨大部,拉杆固定座6具有能够阻止或允许膨大部通过的开孔。
[0032]套筒的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拖车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拉杆固定座和拖车钩拉杆,拖车钩拉杆前端穿过拉杆固定座,拖车钩拉杆后端与拉杆固定座的后端面弹性连接;拉杆固定座前端拆卸式连接套筒;拉杆固定座前端还连接有钩状件,钩状件位于套筒内;拖车钩拉杆后端具有膨大部,拉杆固定座具有能够阻止或允许膨大部通过的开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拖车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固定座的后端的侧面设有突起,突起形成膨大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拖车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固定座内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拖车钩拉杆后端膨大部的空腔,空腔通过所述开孔与外界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拖车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固定座的后端面与所述拖车钩拉杆后端之间安装有弹性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客车拖车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青文路斌苏学军刘鑫明赵丕乐杨圣淼胡化增
申请(专利权)人: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