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基底碎石桩复合地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85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路基基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基基底碎石桩复合地基结构,包括地基土层以及若干根设在地基土层内的碎石桩,地基土层中设置有供碎石桩容置的桩孔,各碎石桩包括用于填筑碎石的套管,套管内设有钢筋笼,钢筋笼内设有灌浆钢管,灌浆钢管的侧壁设有多个出浆孔,灌浆钢管内设有四根移动杆,四根移动杆设置有多根支杆,且各移动杆包括上半段和下半段,设在两根移动杆上的多根支杆位于移动杆的上半段,设在另外两根移动杆上的多根支杆位于移动杆的下半段,灌浆钢管的侧壁设有多个与支杆对应的通孔,移动杆推动,各支杆贯穿通孔以及钢筋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地基结构,以增强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增强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增强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基基底碎石桩复合地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基基桩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路基基底底碎石桩复合地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复合地基是指在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在复合地基施工时一般采用碎石桩进行对软质土层地基加固处理。
[0003]现有的技术中,碎石桩复合地基结构一般包括地基土层以及多根设置在地基土层中的碎石桩,先在地基土层挖孔以安装所需的碎石桩,碎石桩为由碎石填筑而成的桩体,施工时,首先利用振动打桩机将套管打入桩孔内,向管内投入碎石,再使碎石压入土中,逐步拔管,分段振捣压实碎石,由此形成碎石桩,并将桩间土体挤压密实,在碎石桩的顶部铺设一层碎石褥垫层,使碎石桩与原土层之间的土形成共同承担上部建筑结构荷载的复合地基。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碎石桩属于散体材料桩,主要,这种安装在地基土层上的碎石桩结构较为单一,仅靠桩体自身强度和周围土的约束来抵抗基础传来的竖向荷载,使桩体与周围土的约束力不强,桩体周围的土层越软,对碎石桩的约束力较差,使桩体易变形松散,从而使得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变得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基基底碎石桩复合地基结构,其具有提高承载能力的优点。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路基基底碎石桩复合地基结构,包括地基土层以及若干根设置在地基土层内的碎石桩,所述地基土层中设置有供所述碎石桩容置的桩孔,各所述碎石桩包括用于填筑碎石填料以形成桩体的套管,所述套管内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与所述桩孔同轴设置,所述钢筋笼内设置有灌浆钢管,所述灌浆钢管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用于灌注混凝土浆的出浆孔,所述灌浆钢管内设置有四根移动杆,四根所述移动杆沿所述灌浆钢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四根所述移动杆设置有多根支杆,多根所述支杆沿对应所述移动杆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各所述移动杆包括上半段和下半段,设置在两根所述移动杆上的多根所述支杆位于所述移动杆的上半段,设置在另外两根所述移动杆上的多根所述支杆位于所述移动杆的下半段,所述灌浆钢管的侧壁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支杆对应的通孔,所述移动杆推动,各所述支杆贯穿所述通孔以及所述钢筋笼伸出所述钢筋笼外,所述灌浆钢管与各所述移动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移动杆的固定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套管内增设钢筋笼,同时在钢筋笼内增设灌浆钢管,灌浆钢管内增设多根伸出灌浆钢管以及钢筋笼外的支杆,如此能够增强碎石桩的支撑强度,
减少碎石桩变形,在灌浆钢管侧壁开设出浆孔,向出浆孔灌注混凝土浆,使混凝土浆经出浆孔流出至套管与钢筋笼之间,进而能够减少碎石填料之间空隙,增强碎石填料间的粘结力,碎石桩与基地土层形成复合地基,如此增强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另外,在两根移动杆的支杆设置在移动杆的上半段,两根移动杆的支杆设置在移动杆的下半段,施工时,先推动两根移动杆使设置在移动杆下半段的支杆伸出灌浆钢管以及钢筋笼外,填筑一部分碎石填料并对该部分碎石填料进行夯击和振密后,推动另外两根移动杆,使设置在移动杆上半段的支杆伸出灌浆钢管以及钢筋笼外,再次投放碎石填料并夯击和振密,由此分段夯击使碎石填料能够使碎石填料夯击均匀,减少碎石填料的松动,进而对碎石桩地基进行加固。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所述移动杆与所述灌浆钢管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环以及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所述灌浆钢管上,所述导向环连接于所述移动杆靠近所述桩孔孔底的一端,所述导向环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且与所述导向杆滑移配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与导向环滑移配合对移动杆起到了导向作用,使移动杆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易偏移走位,进而使支杆更好的被推出灌浆钢管以及钢筋笼外。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钢筋笼内侧设置有若干根限位凸条,若干块所述限位凸条沿所述钢筋孔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灌浆钢管的外侧壁设置有导向凸条,所述导向凸条背离所述灌浆钢管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与各所述限位凸条对应的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自所述灌浆钢管插入所述钢筋笼的一端沿所述导向凸条的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所述限位凸条与对应所述限位槽滑移配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条与限位槽滑移配合起到了限位作用,使灌浆钢管放进钢筋笼内时不易旋转走位,便于施工人员将灌浆钢管放进钢筋笼中。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所述灌浆钢管顶部连接有定位环,相邻两个所述定位环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呈中空设置,且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为封闭端,相邻两个所述定位环之间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连接管对应的固定孔,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穿过相邻两个所述定位环对应的所述固定孔且伸入所述定位环内,所述连接管的两端与定位板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管在所述定位环内的抵接组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的设置能够增强相邻两根碎石桩之间的连接力,使得各个碎石桩的桩体之间连为一体,如此对地基整体加固,减少碎石桩受力不均倾斜的情况发生。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组件包括两根支撑块,两根所述支撑块分别位于所述连接管沿直径方向的两端,所述连接管的侧壁设置有供各所述支撑块伸出所述连接管外的连接孔,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两根用于推动所述连接管两侧的支撑块伸出所述连接管外的推杆,且两根所述推杆在所述连接管内相背离移动,两根所述推杆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当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各所述支撑块伸出对应的所述连接孔且与所述定位环内侧壁抵触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的设置能够使连接管的两端限定在定位环内,使连接管不易从定位环内脱离,增设推杆以便于推动支撑块伸出连接管外,由于弹性件具有弹性回复力,使推杆不易在连接管中滑动,进而使支撑块不易掉落会连接管中。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拨块,所述
连接管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拨块对应的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连接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拨块贯穿所述通槽且与伸出所述连接管外,所述拨块与所述通槽滑移连接,当拨块抵触于所述通槽远离所述支撑块的一槽壁,两块所述拨块之间设置有用于扣合两个拨块的扣合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块的设置能够便于拨动推杆,同时增设扣合件,在不需要推动支撑块伸出连接管外时,推杆能够固定在连接管中而不易移动,也便于连接管搬运,当需要将支撑块伸出连接管外,只需要将扣合件取下,推杆移动使支撑块伸出连接管外。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管的两侧均设置有锚杆,各所述推杆上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连接管侧壁设置有呈贯穿设置的第二穿孔,当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锚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基基底碎石桩复合地基结构,包括地基土层(1)以及若干根设置在地基土层(1)内的碎石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土层(1)中设置有供所述碎石桩容置的桩孔(2),各所述碎石桩包括用于填筑碎石填料(5)以成型桩体的套管(3),所述套管(3)内设置有钢筋笼(6),所述钢筋笼(6)与所述桩孔(2)同轴设置,所述钢筋笼(6)内设置有灌浆钢管(8),所述灌浆钢管(8)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用于灌注混凝土浆的出浆孔(9),所述灌浆钢管(8)内设置有四根移动杆(14),四根所述移动杆(14)沿所述灌浆钢管(8)的长度方向设置,四根所述移动杆(14)设置有多根支杆(13),多根所述支杆(13)沿对应所述移动杆(14)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各所述移动杆(14)包括上半段和下半段,设置在两根所述移动杆(14)上的多根所述支杆(13)位于所述移动杆(14)的上半段,设置在另外两根所述移动杆(14)上的多根所述支杆(13)位于所述移动杆(14)的下半段,所述灌浆钢管(8)的侧壁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支杆(13)对应的通孔(20),所述移动杆(14)推动,各所述支杆(13)贯穿所述通孔(20)以及所述钢筋笼(6)伸出所述钢筋笼(6)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基底碎石桩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移动杆(14)与所述灌浆钢管(8)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环(16)以及导向杆(15),所述导向杆(15)所述灌浆钢管(8)上,所述导向环(16)连接于所述移动杆(14)靠近所述桩孔(2)孔底的一端,所述导向环(16)套设在所述导向杆(15)上且与所述导向杆(15)滑移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基底碎石桩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6)内侧设置有若干根限位凸条(10),若干块所述限位凸条(10)沿所述钢筋笼(6)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灌浆钢管(8)的外侧壁设置有导向凸条(11),所述导向凸条(11)背离所述灌浆钢管(8)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与各所述限位凸条(10)对应的限位槽(12),且所述限位槽(12)自所述灌浆钢管(8)插入所述钢筋笼(6)的一端沿所述导向凸条(11)的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所述限位凸条(10)与对应所述限位槽(12)滑移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基底碎石桩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灌浆钢管(8)顶部连接有定位环(17),相邻两个所述定位环(17)之间连接有连接管(21),所述连接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奇友沈海江宜庆董贤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深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