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的缓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669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16
一种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的缓冷装置,属于金属材料缓冷技术领域,该缓冷装置中的缓冷坑设置在输送链沟槽的一侧,缓冷坑的外部两侧分别设置运行轨道,其中的盖板Ⅰ和盖板Ⅱ上下间隔套接配合并架设在缓冷坑的上方,盖板Ⅰ在电机Ⅰ的驱动下滑动连接在运行轨道上,盖板Ⅱ在电机Ⅱ的驱动下滑动连接在运行轨道上,电机Ⅰ与控制箱Ⅰ电连接,电机Ⅱ与控制箱Ⅱ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缓冷装置整体结构牢固耐用,抗撞击性强,使用寿命长,使钢卷堆放平稳,操作的安全系数高,使用该装置进行缓冷改善了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加工性能,使残余冷却应力消除,组织更加均匀,断带率大幅度减少。断带率大幅度减少。断带率大幅度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的缓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材料缓冷
,尤其涉及一种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的缓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高碳优钢是指中碳优钢和高碳优钢的统称。中碳优钢是指含碳量0.25%~0.60%的优钢,代表性钢种有40Cr、42CrMoV、50、55MnB、51CrV4等。高碳优钢是指含碳量0.60%~1.70%的优钢,代表性钢种有60、75、65Mn、C67S、SK7、SK85等。中高碳优钢经淬火、回火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强韧性、抗疲劳性能好,综合性能优越,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电子、五金工具等领域。
[0003]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板面宽度通常为1100mm~1250mm。国内冷轧带钢厂大多采用小型单机架冷轧机进行冷轧生产,轧机有效辊面宽度为300-600mm。因此,在冷轧轧制前需要对热轧钢带原料进行纵剪分切。但是,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在纵剪分切时经常出现断带问题,尤其是冬季,断带率会急剧上升。经研究分析,这与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碳含量及合金含量有关。碳含量及合金含量高,会使得材料脆性变大,裂纹敏感性强,冷却应力大,塑性差,这就导致在纵剪分切时易出现断带问题。尤其是冬季,在低温环境下,材料脆性更加明显,断带更加频繁。
[0004]经调研,为了解决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纵剪分切断带问题,改善材料加工性能,国内部分热连轧厂普遍采用缓冷处理方法改善材料加工性能。缓冷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堆冷,另一种是盖板式地下缓冷。堆冷是指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生产结束后,集中堆放在成品库某一位置,利用钢带自身的温度进行缓慢冷却。这种方式是最传统的,简单方便,生产成本低。但是缓冷效果差,热轧钢带仍存在较大的冷却应力,断带问题无法解决,加工性能改善效果差。目前,国内大多数热连轧厂均很少采用这种缓冷处理方式。盖板式地下缓冷是指在成品库某一位置采用耐火砖砌筑建造一个盖板式缓冷坑,其中的盖板是活动的,需用行车进行调运。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生产结束后,先采用行车将活动盖板调走,之后将钢带集中调运至缓冷坑内,钢带放置好后,最后再采用行车将活动盖板调回并盖好,使得热轧钢带在盖板式缓冷坑中进行缓慢冷却。这种缓冷处理方式对改善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加工性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且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是采用耐火砖砌筑耐热保温层,保温层受热易膨胀突起,耐撞击效果差,易倒坍。二是利用行车调运活动盖板,行车起吊困难,占用场地,生产效率低。三是行车调运中挂钩及脱钩需要员工近距离操作,风险系数大,安全性差。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盖板式地下缓冷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冷效果好、缓冷效率高、使用方便、寿命周期长以及安全系数高的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的缓冷装置,可改善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加工性能,使残余冷却应力消除,组织更加均匀,解决了纵剪分切断带的问题,断带
率大幅度减少。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的缓冷装置,包括缓冷坑、运行轨道、对开式盖板组件、控制箱Ⅰ和控制箱Ⅱ,所述缓冷坑设置在输送链沟槽的一侧,所述缓冷坑的外部两侧分别设置所述运行轨道,所述对开式盖板组件包括盖板Ⅰ、盖板Ⅱ、电机Ⅰ和电机Ⅱ,所述盖板Ⅰ和盖板Ⅱ上下间隔套接配合并架设在所述缓冷坑的上方,所述盖板Ⅰ在电机Ⅰ的驱动下滑动连接在运行轨道上,所述盖板Ⅱ在电机Ⅱ的驱动下滑动连接在运行轨道上,所述电机Ⅰ与所述控制箱Ⅰ电连接,所述电机Ⅱ与所述控制箱Ⅱ电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缓冷坑内设置有将钢带间隔层叠定位的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沿着所述缓冷坑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每组定位部件由多个梯形鞍座沿着所述缓冷坑的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布形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梯形鞍座由混凝土浇注而成,所述梯形鞍座的上表面铺设固定有一层结构钢板,所述结构钢板的厚度为12mm~16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缓冷坑的四周坑壁包括钢筋混凝土层和耐热保温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内均匀预埋有多个加强卡钩并通过所述加强卡钩与耐热保温层相连。
[0010]进一步地,所述耐热保温层由矾土水泥浇注而成,所述耐热保温层的厚度为200mm~300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盖板Ⅰ和盖板Ⅱ的下表面均铺设有一层耐火纤维隔热层,所述盖板Ⅰ和盖板Ⅱ底部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通过轴承与所述滚轮相连,所述盖板Ⅰ和盖板Ⅱ之间在竖直方向的间隙为120mm~150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运行轨道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轨道Ⅰ和轨道Ⅱ,所述盖板Ⅰ通过四角位置的滚轮滑动连接在所述轨道Ⅰ上,所述盖板Ⅰ上的一个滚轮的连接轴与电机Ⅰ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盖板Ⅱ通过四角位置的滚轮滑动连接在所述轨道Ⅱ上,所述盖板Ⅱ上的一个滚轮的连接轴与电机Ⅱ的输出轴相连。
[0013]进一步地,所述缓冷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观察平台,两个观察平台上分别设置所述控制箱Ⅰ和控制箱Ⅱ,所述控制箱Ⅰ和控制箱Ⅱ均包括PLC控制单元、电机启停按钮和电机转向切换按钮,所述控制箱Ⅰ上的电机启停按钮和电机转向切换按钮通过PLC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机Ⅰ电相连,所述控制箱Ⅱ上的电机启停按钮和电机转向切换按钮通过PLC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机Ⅱ电相连。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Ⅰ和控制箱Ⅱ还包括显示屏,所述缓冷坑内设置有多个热电偶,多个所述热电偶并联后与所述PLC控制单元相连,所述PLC控制单元与显示屏信号传输相连。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在缓冷坑的上方架设包括盖板Ⅰ和盖板Ⅱ的对开式盖板组件,使盖板Ⅰ和盖板Ⅱ均分别在两个电机的驱动下沿着缓冷坑两侧的运行轨道滑动,且每个电机均通过一个控制箱控制其启停和转向切换,从而可以实现盖板Ⅰ和盖板Ⅱ的开启及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方便了热轧钢卷堆放入缓冷坑,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使缓冷效果更好,缓冷效率更高。
[0017]2、具体地,其中的缓冷坑内设置包括多个由混凝土浇注形成的梯形鞍座及其外表
面上设置的结构钢板的定位部件,梯形鞍座间隔布置,使热轧钢卷之间间隔层叠堆放,提高了缓冷的效率和效果,而且使热轧钢卷的堆放更平稳,梯形鞍座上的结构钢板可承受高温环境,使定位部件更牢固耐用,抗撞击性强;缓冷坑的坑壁在钢筋混凝土层外由矾土水泥浇注形成耐热保温层,该耐热保温层相比于现有的耐火砖保温层来说,其保温效果更好,而且该耐热保温层通过多个加强卡钩与钢筋混凝土层连接,增加了之间的结合度,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耐撞击、不易倒坍,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了二次维修成本;盖板Ⅰ和盖板Ⅱ的下表面均铺设一层耐火纤维隔热层,而且盖板Ⅰ和盖板Ⅱ之间有一定间隙,可保证两个盖板在受热膨胀情况下不会影响开启,而且保证了缓冷坑的保温效果,使之缓慢冷却,进一步改善了钢带的加工性能。
[0018]3、具体地,其中的缓冷坑内设置有多个热电偶,热电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的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冷坑(1)、运行轨道(2)、对开式盖板组件(3)、控制箱Ⅰ(4)和控制箱Ⅱ(5),所述缓冷坑(1)设置在输送链沟槽(6)的一侧,所述缓冷坑(1)的外部两侧分别设置所述运行轨道(2),所述对开式盖板组件(3)包括盖板Ⅰ(31)、盖板Ⅱ(32)、电机Ⅰ(33)和电机Ⅱ(34),所述盖板Ⅰ(31)和盖板Ⅱ(32)上下间隔套接配合并架设在所述缓冷坑(1)的上方,所述盖板Ⅰ(31)在电机Ⅰ(33)的驱动下滑动连接在运行轨道(2)上,所述盖板Ⅱ(32)在电机Ⅱ(34)的驱动下滑动连接在运行轨道(2)上,所述电机Ⅰ(33)与所述控制箱Ⅰ(4)电连接,所述电机Ⅱ(34)与所述控制箱Ⅱ(5)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的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冷坑(1)内设置有将钢带间隔层叠定位的定位部件(7),所述定位部件(7)沿着所述缓冷坑(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每组定位部件(7)由多个梯形鞍座(71)沿着所述缓冷坑(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布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的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鞍座(71)由混凝土浇注而成,所述梯形鞍座(71)的上表面铺设固定有一层结构钢板(72),所述结构钢板(72)的厚度为12mm~16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的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冷坑(1)的四周坑壁包括钢筋混凝土层(11)和耐热保温层(12),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1)内均匀预埋有多个加强卡钩(13)并通过所述加强卡钩(13)与耐热保温层(12)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高碳优钢热轧钢带的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保温层(12)由矾土水泥浇注而成,所述耐热保温层(12)的厚度为200mm~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建林冯小明杨武兵吕瑞国唐小勇伍小春刘涛钟小杰杨帆刘志芳朱永宽龙斌舒昕袁道幸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