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钛制换热管和圆集管插入式接头背部保护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48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12
一种用于钛制换热管和圆集管插入式接头背部保护的工装,由气室、芯轴和导气管组成;气室由筒节和密封板组成,筒节的内径大于换热管的外径,筒节的一端根据圆集管内径加工为相贯线切口,筒节的另一端由密封板进行密封,在密封板的中心设有开孔;气室的外侧安装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与开孔相连通,另一端连接保护气瓶;气室内安装有与筒节同轴设置芯轴,芯轴与换热管间隙配合,芯轴的一端开设有进气盲孔以及与进气盲孔相连通的分气孔,将具有进气盲孔的芯轴的一端固定在密封板上,使进气盲孔与开孔相连通。相比先有整体充气的方式,该工装形式简单,易加工,使用方便,用气量少,保护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钛制换热管和圆集管插入式接头背部保护的工装


[0001]本实用涉及换热管和圆集管的焊接,具体说的是一种用于钛制换热管和圆集管插入式接头背部保护的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空冷器和复合冷等换热设备采用集管式结构时,一般换热管与圆集管采用插入式接头形式,若材料为不锈钢,尤其是钛材时,接头背部必须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以免接头焊缝氧化,目前,换热管和圆集管接头多采用整体充气方式,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钛制换热管和圆集管插入式接头背部保护的工装,以改善钛制换热管和圆集管插入式接头背部保护效果,防止背部焊缝氧化。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钛制换热管和圆集管插入式接头背部保护的工装,其特征在于:由气室、芯轴和导气管组成;
[0005]气室由筒节和密封板组成,筒节的内径大于换热管的外径,筒节的一端根据圆集管内径加工为相贯线切口,筒节的另一端由密封板进行密封,在密封板的中心设有开孔;
[0006]气室的外侧安装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与开孔相连通,另一端连接保护气瓶;
[0007]气室内安装有与筒节同轴设置芯轴,芯轴与换热管间隙配合,芯轴的一端开设有进气盲孔以及与进气盲孔相连通的分气孔,将具有进气盲孔的芯轴的一端固定在密封板上,使进气盲孔与开孔相连通。
[0008]芯轴采用铜棒加工,未与密封板连接的一端倒角。
[0009]芯轴未与密封板连接的一端伸出气室外。
[0010]芯轴的外径小于换热管的内径0.4mm-0.8mm。
[0011]气室内径比换热管外径大20mm-30mm。
[0012]芯轴的长度为60mm-70mm。
[0013]导气管采用铜管或不锈钢管制作。
[0014]密封板为圆形密封板。
[0015]本技术有益效果是:该工装结构简单,易加工,使用方便,合理利用空间使用气量更少,对钛制换热管和圆集管插入式接头背部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图中:1、气室,2、芯轴,3、导气管,1-1、筒节,1-2、密封板,1-2-1、开孔,2-1、进气盲孔,2-2、分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钛制换热管和圆集管插入式接头背部保护的工装,由气室1、芯轴2和导气管3组成;气室1由筒节1-1和密封板1-2组成,筒节1-1的内径大于换热管的外径,气室1内径比换热管外径大20mm-30mm,该尺寸即能保证气室腔的形成,又能保证保护气在最少用量下用的保护作用。筒节1-1的一端根据圆集管内径加工为相贯线切口,该相贯线切口能更好的与圆集管的内壁贴合,防止保护气从缝隙间跑出,减少用气量,筒节1-1的另一端由密封板1-2进行密封,在密封板1-2的中心设有开孔1-2-1;气室1的外侧安装有导气管3,导气管3的一端与开孔1-2-1相连通,另一端连接保护气瓶;气室1内安装有与筒节1-1同轴设置芯轴2,芯轴2与换热管间隙配合,芯轴为等径光轴,表面具有保护层,防止换热管安装时受到摩擦,芯轴2的一端开设有进气盲孔2-1以及与进气盲孔2-1相连通的分气孔2-2,分气孔2-2的目的是把导气管输进来的保护气均匀分散到气室中,将具有进气盲孔2-1的芯轴2的一端固定在密封板1-2上,使进气盲孔2-1与开孔1-2-1相连通。
[0021]芯轴2采用铜棒加工,未与密封板1-2连接的一端倒角,该倒角方便换热管的穿入。
[0022]芯轴2未与密封板1-2连接的一端伸出气室1外,便于换热管的导向安装。
[0023]芯轴2的外径小于换热管的内径0.4mm-0.8mm,该尺寸即防止安装时磨损换热管,又能。
[0024]芯轴2的长度为60mm-70mm,芯轴即能伸出气室,又不会过长影响安装。
[0025]导气管3采用铜管或不锈钢管制作,与保护气瓶的软管连接。
[0026]密封板1-2为圆形密封板1-2。
[0027]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钛制换热管和圆集管插入式接头背部保护的工装,芯轴2穿过圆集管的换热管焊接孔,使气室1的相贯线切口与圆集管的内壁相贴,再安装上换热管,保护气经过导气管3、开孔1-2-1、进气盲孔2-1、分气孔2-2进入气室1内,即可实现焊缝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钛制换热管和圆集管插入式接头背部保护的工装,其特征在于:由气室、芯轴和导气管组成;气室由筒节和密封板组成,筒节的内径大于换热管的外径,筒节的一端根据圆集管内径加工为相贯线切口,筒节的另一端由密封板进行密封,在密封板的中心设有开孔;气室的外侧安装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与开孔相连通,另一端连接保护气瓶;气室内安装有与筒节同轴设置芯轴,芯轴与换热管间隙配合,芯轴的一端开设有进气盲孔以及与进气盲孔相连通的分气孔,将具有进气盲孔的芯轴的一端固定在密封板上,使进气盲孔与开孔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钛制换热管和圆集管插入式接头背部保护的工装,其特征在于:芯轴采用铜棒加工,未与密封板连接的一端倒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钛制换热管和圆集管插入式接头背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昆梁方强陈欢由建行刘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