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地源多联热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22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地源多联热泵机组,包括循环水回路,包括室外换热罐和地埋管,所述室外换热罐与所述地埋管连接形成回路,所述循环水回路上设有循环水泵;制冷剂回路,包括用冷媒管线依次连接的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和第一节流装置,所述室外换热器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罐中,所述压缩机设有第一回气口;经济器和单向阀组件。在制冷或制热时,制冷剂流经经济器进行二次制热,以对压缩机进行增焓补气,有效提高制冷剂在回路中的流量,有利于提高制冷或制热的能效,工作能效高,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用户的使用需求。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地源多联热泵机组


[0001]本技术用于制冷暖通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地源多联热泵机组。

技术介绍

[0002]水地源热泵机组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的空调机组。机组通过输入少量的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机组消耗1kW的能量,获得4~5kW以上的冷/热量,能量来源于地下能源,机组不向外界排放任何废气、废水、废渣、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空调”,可广泛应用在办公楼、宾馆、学校、宿舍、医院、饭店、商场、别墅、住宅等领域。
[0003]目前,水地源热泵机组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制冷或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制热时,其工作能效不高,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水地源多联热泵机组,其工作能效高,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水地源多联热泵机组,包括
[0007]循环水回路,包括室外换热罐和地埋管,所述室外换热罐与所述地埋管连接形成回路,所述循环水回路上设有循环水泵;
[0008]制冷剂回路,包括用冷媒管线依次连接的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和第一节流装置,所述室外换热器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罐中,所述压缩机设有第一回气口;
[0009]经济器和单向阀组件,所述经济器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相连通,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入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连接并形成第五接口,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出口和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入口连接并形成第六接口,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入口和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入口连接并形成第七接口,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和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出口连接并形成第八接口,所述第五接口通过冷媒管线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所述第六接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七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位于所述第七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所述第八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三接口通过冷媒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七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所述第三接口处设有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一回气口连接。
[0010]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制冷剂回路设有多个,各所述室外换热器均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罐中。
[0011]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压缩机还设有第二回气口和排气口,还包括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四个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回气口、排
气口、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连接。
[0012]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回气口和排气口处均设有压力控制。
[0013]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回气口与所述四通换向阀之间设有汽液分离器。
[0014]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内部均设有用于进风和出风的风机。
[0015]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通过冷媒管线接入第八接口与第二接口之间。
[0016]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出口处均设有截止阀。
[0017]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循环水回路上设有水流开关。
[0018]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循环水回路上设有加液漏斗。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制冷时,室内换热器吸收室内热量,并通过制冷剂回路传递给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通过循环水回路中的地埋管将热量散发到外界中,制热时,地埋管吸收外界的热量,并通过循环水回路将热量传递给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通过制冷剂回路将热量传递给室内换热器,室内换热器最后将热量散发到室内以供暖,在制冷或制热时,制冷剂流经经济器进行二次制热,以对压缩机进行增焓补气,有效提高制冷剂在回路中的流量,有利于提高制冷或制热的能效,工作能效高,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3]本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本技术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
征的先后关系。
[0025]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参见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地源多联热泵机组,包括循环水回路、制冷剂回路、经济器6和单向阀组件,机组对室内制冷时,制冷剂回路将室内的热量传递到循环水回路中,循环水回路将热量散发到外界中,机组对室内制热时,循环水回路吸收水地源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到制冷剂回路中,制冷剂回路将热量散发到室内以对室内供暖,期间,当机组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时,制冷剂回路通过单向阀组件将制冷剂流经经济器6,保证在制冷或制热时,制冷剂均能在经济器6二次制热的作用下,对压缩机进行增焓补气,使得回路中的制冷剂流量增多,制冷或制热能效提高。
[0027]具体地,循环水回路包括室外换热罐1和地埋管5,地埋管5与外界中的地下水、地表水或土壤接触,以吸收外界热量或将热量传递到外界中,室外换热罐1与地埋管5连接形成回路,循环水回路上设有循环水泵51,在实际情况中,循环水回路通常放置有冷冻液或水,冷冻液或水通过循环水泵51在地埋管5和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地源多联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回路,包括室外换热罐(1)和地埋管(5),所述室外换热罐(1)与所述地埋管(5)连接形成回路,所述循环水回路上设有循环水泵(51);制冷剂回路,包括用冷媒管线依次连接的室外换热器(11)、压缩机(2)、室内换热器(3)和第一节流装置(4),所述室外换热器(11)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罐(1)中,所述压缩机(2)设有第一回气口(21);经济器(6)和单向阀组件,所述经济器(6)具有第一接口(61)、第二接口(62)、第三接口(63)和第四接口(64),所述第一接口(61)与第二接口(62)相连通,所述第三接口(63)和第四接口(64)相连通,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第一单向阀(71)、第二单向阀(72)、第三单向阀(73)和第四单向阀(74),所述第一单向阀(71)的入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72)的出口连接并形成第五接口(65),所述第三单向阀(73)的出口和所述第四单向阀(74)的入口连接并形成第六接口(66),所述第二单向阀(72)的入口和所述第三单向阀(73)的入口连接并形成第七接口(67),所述第一单向阀(71)的出口和所述第四单向阀(74)的出口连接并形成第八接口(68),所述第五接口(65)通过冷媒管线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1)连接,所述第六接口(66)与所述室内换热器(3)连接,所述第七接口(67)与所述第一接口(61)连接,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位于所述第七接口(67)与所述第一接口(61)之间,所述第八接口(68)与所述第二接口(62)连接,所述第三接口(63)通过冷媒管线连接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陈道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聚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