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格栅灯、左灯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04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格栅灯、左灯总成,包括第二灯罩、第二灯壳、一第二装饰板、至少一个第二光导件、一第三光导件、一弹性安装座、若干第二LED灯板和两个第二驱动板,若干第二LED灯板沿左右方向安装在弹性安装座上并在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两个第二驱动板水平设置并位于第二灯壳的底部,第二装饰板形状与第二灯壳相适应并位于两个第二光导件和两个第二光导件前侧;至少一个第二光导件位于第三光导件的右侧,第三光导件以及第二光导件底部与第二驱动板相连且顶部与第二LED灯板相连;通过本技术方案使得多个光导与装饰板的距离保持基本一致,并且同时灯壳上用于安装光导、LED灯板以及驱动板的结构简单,进而降低灯壳的铸模难度以及成本。的铸模难度以及成本。的铸模难度以及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格栅灯、左灯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格栅灯、及其左灯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燃油汽车中常用灯包括大灯(远近光)、示宽灯、雾灯、日间行车灯、转向灯,每个灯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安装在车身的不同部位,并采用不同亮度的灯光以及不同的亮灯方式,而对于现有市场上常见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来说,其通过充电桩充电时,还需一个用于显示汽车是否正在充电以及是否完成充电的指示灯。
[0003]现有的新能源充电指示灯由于发光需求以及发光方式的不同,很难利用现有的汽车常用灯去完成充电指示的功能,因此,现有的新能源充电指示灯往往是通过再添加一个新灯来完成指示功能。
[0004]如公开号为CN208820499U、CN208842240U中所涉及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指示灯均都是单独设计,但考虑到车身零部件空间以及走线等问题,充电指示灯往往比较小巧而且安装在车辆后侧围板上,这就导致车主必须要近距离才能观察到充电状态,非常不方便。
[0005]因此,公开号为CN110805869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格栅灯的动态发光结构和动态发光控制方法,格栅灯接收整车BCM信号,车辆启动时,格栅点阵分区由中间到两侧渐变亮起,然后马上由两侧开始到中间渐变熄灭,紧接着再由中间开始到两侧渐变亮起,全部亮起后,整体闪烁两次后熄灭;车辆断电熄灭时,格栅灯整体先点亮,之后点阵分区由两侧至中间渐变熄灭;车辆充电时,格栅灯整体为渐亮与渐灭往复的呼吸效果;以及公开号为CN111006183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该格栅灯发光体结构的内部结构,包括格栅中装饰灯总成、格栅左装饰灯总成和格栅右装饰灯总成,每个总成均包含从前至后布置的灯罩、装饰板、光导、支架、LED 灯板和灯壳,装饰板和光导固定在灯罩中,LED灯板固定在支架中,LED灯板的发光区域对准光导的端部,支架固定在灯壳中,灯壳与灯罩固定连接,格栅中装饰灯总成中的LED灯板集成格栅灯驱动板,格栅左装饰灯总成的LED灯板和格栅右装饰灯总成的LED灯板均通过线束与格栅灯驱动板连接,格栅灯驱动板通过线束与整车BCM连接;本专利技术对现有格栅灯结构进行了大胆创新,扁平化的结构便于布置,集成化的设计降低了总成重量。
[0006]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新能源汽车前侧的保险面罩沿左右方向是一个弧面,而上述格栅灯为了更集成化,其灯罩、装饰板以及灯壳的形状均是与该保险面罩相贴合的,而为了保证格栅灯良好的发光效果,格栅灯内的多个光导与装饰板的距离应尽可能的保持一致,进而使得多个光导在前后方向是错开的,这就导致灯壳上用于安装光导的结构的位置是无规律的以及不整齐的,以及灯壳上用于安装每个光导所对应的LED灯板和驱动板的结构的位置也是无规律以及不整齐的,进而导致灯壳的结构变得极其复杂,增加了灯壳的铸模难度以及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格栅灯、左灯总成,该左灯总成内的多个光导与装饰板的距离保持基本一致,并且同时灯壳上用于安装光导、LED 灯板以及驱动板的结构简单,进而降低灯壳的铸模难度以及成本。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格栅灯的左灯总成,其左右侧面为波浪面,其前后侧面为与新能源汽车前侧的保险面罩相贴合的弧面,其左侧两个边角处分别设有与新能源汽车上的结构相对应的第二缺口和第三缺口,第二缺口位于第三缺口的上方,其特征在于,
[0010]左灯总成包括第二灯罩和第二灯壳,第二灯罩安装在第二灯壳前侧并与第二灯壳组成一个完整的壳体,第二灯壳的前端面上还安装有一第二装饰板、至少一个第二光导件、一第三光导件、一弹性安装座、若干第二LED灯板和两个第二驱动板,弹性安装座位于第二灯壳的顶端,弹性安装座竖直设置并且其上半部向前倾斜,若干第二LED灯板沿左右方向安装在弹性安装座上并在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且与左灯总成内的第二光导件和第三光导件一一对应,两个第二驱动板水平设置并位于第二灯壳的底部,第二装饰板形状与第二灯壳相适应并位于两个第二光导件和两个第二光导件前侧;第三光导件靠近于第二缺口和第三缺口,至少一个第二光导件位于第三光导件的右侧,第三光导件以及第二光导件底部与第二驱动板相连且顶部与第二LED 灯板相连;
[0011]所述第二光导件包括两个长短相同的圆柱形的光导体,以及依次从上到下的并与两个光导体一体成型的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
[0012]所述第三光导件包括两个长短不一或长短相同的圆柱形的光导体,以及依次从上到下的并与两个第三光导体一体成型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
[0013]其中,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上均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光导件和第三光导件的第一安装孔,每个第一安装孔的轴心线均为前后朝向,第三安装架底端抵住第一驱动板前端和\或第二驱动板前端以限制第一驱动板和\或第二驱动板向前滑出,并且每个第三安装架抵住第一驱动板和\或第二驱动板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可错开。
[0014]作为优选,第一安装架上还设有第一定位长孔,第三安装架上还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灯壳上还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为圆柱型,第一定位凸起与第一定位长孔配合以及第一定位凸起与第一定位孔配合以限制第二光导件和第三光导件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自由度。
[0015]作为优选,第二灯壳上设有上半部向前倾斜的第二安装面和若干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面起于第二灯壳右端并沿第二缺口止于第二灯壳左端,第二安装座上设有若干第三螺纹安装孔,第三螺纹安装孔的轴心线与第二安装面倾斜相交设置并为前后朝向,弹性安装座包括铝基板和弹性软板,铝基板通过螺栓件固定安装在若干第二安装座上并且部分与第二安装面相贴合,铝基板上具有多个在前后方向上形成错位并平行的若干第三安装面,若干第二LED灯板夹设在第一弹性软板和第二弹性软板之间并分别位于若干第三安装面上。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灯壳的底端设有至少一个第四加强筋和至少一个第一卡槽,第二驱动板的后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槽,第三安装架上向下延伸形成第三延伸部,其中,第一卡槽为矩形槽,第二卡槽为V形槽,第一卡槽与第二驱动板配合以限制第二驱动
板上下两个方向的自由度,第四加强筋与第二卡槽配合以限制第二驱动板左右和后三个方向的自由度,第三延伸部抵在第二驱动板的前侧面上以限制第二驱动板前一个方向的自由度。
[0017]作为优选,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的表面均通过下凹形成上第一下凹部,第一安装架上还设有第二下凹部,第三安装架上还设有第三下凹部,第一下凹部的底面、第二下凹部的底面和第三下凹部的底面均为竖直的平面并前后错开,
[0018]其中,第一下凹部、第二下凹部和第三下凹部的侧壁结合光导体、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前侧面,以及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的表面形成用于容纳线束的第一通道。
[0019]作为优选,第二灯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格栅灯的左灯总成,其左右侧面为波浪面,其前后侧面为与新能源汽车前侧的保险面罩相贴合的弧面,其左侧两个边角处分别设有与新能源汽车上的结构相对应的第二缺口(30)和第三缺口(31),第二缺口(30)位于第三缺口(3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左灯总成包括第二灯罩(20)和第二灯壳(21),第二灯罩(20)安装在第二灯壳(21)前侧并与第二灯壳(21)组成一个完整的壳体,第二灯壳(21)的前端面上还安装有一第二装饰板(22)、至少一个第二光导件(41)、一第三光导件(42)、一弹性安装座(23)、若干第二LED灯板(24)和两个第二驱动板(25),弹性安装座(23)位于第二灯壳(21)的顶端,弹性安装座(23)竖直设置并且其上半部向前倾斜,若干第二LED灯板(24)沿左右方向安装在弹性安装座(23)上并在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且与左灯总成内的第二光导件(41)和第三光导件(42)一一对应,两个第二驱动板(25)水平设置并位于第二灯壳(21)的底部,第二装饰板(22)形状与第二灯壳(21)相适应并位于两个第二光导件(41)前侧;第三光导件(42)靠近于第二缺口(30)和第三缺口(31),至少一个第二光导件(41)位于第三光导件(42)的右侧,第三光导件(42)以及第二光导件(41)底部与第二驱动板(25)相连且顶部与第二LED灯板(24)相连;所述第二光导件(41)包括两个长短相同的圆柱形的第二光导体,以及依次从上到下的并与两个光导体一体成型的第一安装架(401)、第二安装架(402)和第三安装架(403);所述第三光导件(42)包括两个长短不一或长短相同的圆柱形的第三光导体,以及依次从上到下的并与两个第三光导体一体成型的第一安装架(401)和第三安装架(403);其中,第一安装架(401)、第二安装架(402)和第三安装架(403)上均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光导件(41)和第三光导件(42)的第一安装孔(404),每个第一安装孔(404)的轴心线均为前后朝向,第三安装架(403)底端抵住第一驱动板(15)前端和\或第二驱动板(25)前端以限制第一驱动板(15)和\或第二驱动板(25)向前滑出,并且每个第三安装架(403)抵住第一驱动板(15)和\或第二驱动板(25)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可错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栅灯的左灯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架(401)上还设有第一定位长孔(4010),第三安装架(403)上还设有第一定位孔(4030),第一灯壳(12)上还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凸起(43),第一定位凸起(43)为圆柱型,第一定位凸起(43)与第一定位长孔(4010)配合以及第一定位凸起(43)与第一定位孔(4030)配合以限制第二光导件(41)和第三光导件(42)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自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栅灯的左灯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二灯壳(21)上设有上半部向前倾斜的第二安装面和若干第二安装座(32),所述第二安装面起于第二灯壳(21)右端并沿第二缺口(30)止于第二灯壳(21)左端,第二安装座(32)上设有若干第三螺纹安装孔(321),第三螺纹安装孔(321)的轴心线与第二安装面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亿叶进平王富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