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精密轴承的沟道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849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磨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工精密轴承的沟道磨床,磨床本体左右两端上侧均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磨床本体左右两端下侧均安装有传送带,磨床本体左右两端并位于红外线传感器与传送带之间开有传送口,磨床本体内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机械手,通过右端的传送带将待加工的工件传送至箩筐内,当红外线传感器感应到工件传送至箩筐内之后会反馈给机械手,通过机械手将箩筐内的工件安装到夹具上,待加工完成之后,红外线传感器再次反馈给机械手,再通过机械手将加工好了的工件从夹具上取下,最后通过最左端的传送带传出,解决了目前的磨床需要人工进行夹装工件和人工进行清理磨屑的问题。磨屑的问题。磨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精密轴承的沟道磨床


[0001]本技术涉及磨床
,具体为一种加工精密轴承的沟道磨床。

技术介绍

[0002]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等;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岗石;磨床能作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很小的磨削,也能进行高效率的磨削,如强力磨削等。
[0003]目前的磨床虽然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但是加工每一件或者每一组工件都需要人工进行夹装,然而加工完了之后还要人工进行取下,并且要人工定期进行清理夹具以及工作台面上的磨屑,既浪费加工时间又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精密轴承的沟道磨床,具备自动清理磨削和自动进行夹装工件等优点,解决了目前的磨床需要人工进行夹装工件和人工进行清理磨屑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自动清理磨削和自动进行夹装工件等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精密轴承的沟道磨床,包括磨床本体,所述磨床本体左右两端上侧均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磨床本体左右两端下侧均安装有传送带,所述磨床本体左右两端并位于红外线传感器与传送带之间开有传送口,所述磨床本体内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机械手;所述磨床本体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方盒,所述方盒与磨床本体之间开有通孔,所述方盒内部底端并位于通孔左右两方均固定有支撑块,两块所述支撑块上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端之间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中部螺纹连接有纵向螺杆,所述纵向螺杆尾端与方盒内部后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块内侧之间并位于滑杆下方转动连接有横向螺杆,所述横向螺杆外部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下端固定有框架,所述框架下端焊接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下端安装有若干个电动喷头,所述空心管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延伸出空心管,所述转轴下端插接有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外部插接有若干把毛刷。
[0008]进一步优点,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机械手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优点,所述方盒通过通孔与磨床本体相通,所述空心管下端延伸至磨床本体内部。
[0010]进一步优点,所述方盒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盒盖。
[0011]进一步优点,所述方盒前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双向电机,所述纵向螺杆头端贯穿出方盒与第一双向电机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优点,所述框架内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转轴上端贯穿过框架并与伺服电机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
[0013]进一步优点,右端的所述滑块右端安装有第二双向电机,所述横向螺杆右端贯穿出右端的所述滑块,所述横向螺杆右端与第二双向电机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
[0014]进一步优点,右端的所述传送口内侧固定有箩筐。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精密轴承的沟道磨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通过右端的传送带将待加工的工件传送至箩筐内,当红外线传感器感应到工件传送至箩筐内之后会反馈给机械手,通过机械手将箩筐内的工件安装到夹具上,待加工完成之后,红外线传感器再次反馈给机械手,再通过机械手将加工好了的工件从夹具上取下,最后通过最左端的传送带传出;第二,通过机械手将圆柱体安装到转轴下端,打开电动喷头,通过导管传输的方式将清水从电动喷头喷出,通过电动喷头将清水喷向圆柱体上,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使转轴带动圆柱体转动,通过圆柱体转动而带动毛刷围绕着圆柱体公转,毛刷伴着清水将磨屑进行清理,并通过第一双向电机和第二双向电机来控制毛刷前后左右移动,通过平移毛刷的位置来达到清理不同部位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方盒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方盒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结构A布局放大图。
[0021]图中:1-方盒、2-盒盖、3-磨床本体、4-通孔、5-第一双向电机、6-第二双向电机、7-支撑块、8-框架、9-伺服电机、10-移动块、11-纵向螺杆、12-滑杆、13-横向螺杆、14-滑块、15-空心管、16-转轴、17-圆柱体、18-毛刷、19-传送带、20-传送口、21-机械手、22-电动喷头、23-红外线传感器、24-箩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加工精密轴承的沟道磨床,包括磨床本体3,所述磨床本体3左右两端上侧均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23,所述磨床本体3左右两端下侧均安装有传送带19,所述磨床本体3左右两端并位于红外线传感器23与
·
传送带19之间开有传送口20,所述磨床本体3内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机械手21;
[0024]所述红外线传感器23与机械手21电性连接,右端的所述传送口20内侧固定有箩筐24,将待加工的工件放在右端的传送带19上,通过传送带19将待加工的工件传送至右端的传送口20内部的箩筐24内,右左两端的两个外线传感器23分别向箩筐24和磨床本体3的工作台发出红外线,当工件传送至箩筐24内之后,右端的红外线传感器23会反馈给机械手21,
通过机械手21将箩筐24内的工件安装到夹具上,待加工完成之后,左端的红外线传感器23反馈给机械手21,再通过机械手21将加工好了的工件从夹具上取下,机械手21将工件放在左端的传送带19上传出。
[0025]实施例二,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磨床本体3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方盒1,所述方盒1与磨床本体3之间开有通孔4,所述方盒1内部底端并位于通孔4左右两方均固定有支撑块7,两块所述支撑块7上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上端之间固定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中部螺纹连接有纵向螺杆11,所述纵向螺杆11尾端与方盒1内部后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块14内侧之间并位于滑杆12下方转动连接有横向螺杆13,所述横向螺杆13外部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0,所述移动块10下端固定有框架8,所述框架8下端焊接有空心管15,所述空心管15下端安装有若干个电动喷头22,所述空心管15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下端延伸出空心管15,所述转轴16下端插接有圆柱体17,所述圆柱体17外部插接有若干把毛刷18;
[0026]所述方盒1通过通孔4与磨床本体3相通,所述空心管15下端延伸至磨床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精密轴承的沟道磨床,包括磨床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床本体(3)左右两端上侧均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23),所述磨床本体(3)左右两端下侧均安装有传送带(19),所述磨床本体(3)左右两端并位于红外线传感器(23)与传送带(19)之间开有传送口(20),所述磨床本体(3)内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机械手(21);所述磨床本体(3)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方盒(1),所述方盒(1)与磨床本体(3)之间开有通孔(4),所述方盒(1)内部底端并位于通孔(4)左右两方均固定有支撑块(7),两块所述支撑块(7)上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上端之间固定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中部螺纹连接有纵向螺杆(11),所述纵向螺杆(11)尾端与方盒(1)内部后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块(14)内侧之间并位于滑杆(12)下方转动连接有横向螺杆(13),所述横向螺杆(13)外部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0),所述移动块(10)下端固定有框架(8),所述框架(8)下端焊接有空心管(15),所述空心管(15)下端安装有若干个电动喷头(22),所述空心管(15)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下端延伸出空心管(15),所述转轴(16)下端插接有圆柱体(17),所述圆柱体(17)外部插接有若干把毛刷(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