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水体补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556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河道景观技术领域,具体未一种景观水体补水过滤装置。本装置包括升降板,过滤网,升降装置,压电式雨滴传感器,控制器,远程控制装置和外壳;装置安装在景观水体岸边一定距离,壳体顶部与地面齐平,平时升降板和过滤网隐藏在壳体内;下雨时,压电式雨滴传感器接收到雨量信号,当雨量和持续时间达到控制器设定参数时,升降板自动升起,过滤网过滤夹带地表污染物流向景观水体的雨水,雨水经过滤网后流入景观水体,实现对景观水体的过滤净化,本装置能够有效控制补水水质,同时,为场地的景观设计和水体设计提供更大的便利,使之不必考虑承担多过的雨水径流滞留和净化。不必考虑承担多过的雨水径流滞留和净化。不必考虑承担多过的雨水径流滞留和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水体补水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河道景观
,具体涉及一种景观水体补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场地内的降水,若未能通过直接蒸发、植物截留、土壤渗滤、填充洼地等方式完全滞留,剩余的雨水径流夹带地表污染物进入到景观水体,对水体水质造成污染。
[0003]根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 中强制性条文第4.1.5条规定“景观用水水源不得采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井水”,全文强制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第4.4.3条规定“人工景观水体的补充水严禁使用自来水”,因此景观水体只能采用非传统水源,或经当地主管部门批准,利用临近的河、湖水。按照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的节水要求,室外景观水体利用雨水的补水量需大于水体蒸发量的60%,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场地雨水来进行补水。与此同时,景观水体的水质需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19的标准。
[0004]对于景观水体而言,一方面,绿色建筑要求利用场地的雨水资源进行水体补水;另一方面,雨水径流会将地表污染物带入到水体中,对景观水体造成污染,增加水体的清洁治理成本。此外,景观水体的补水也具有一定的水质要求。
[0005]目前,主要的处理方案是采用生态水处理技术,在雨水进入景观水体之前充分利用植物和土壤渗滤作用削减径流污染;也有通过采用非硬质池底及生态驳岸,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条件,通过水生动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
[0006]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单纯利用自然生态滞留和水生动植物来净化景观水体水质的方法受限于场地生态设施和水生动植物栖息设施等的设计条件,无法保证景观水体的水质条件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水体污染,而且节水、环保的景观水体补水过滤装置。
[0008]本技术提供的景观水体补水过滤装置,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对雨水进行过滤净化,以确保雨水补水的水质条件;其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升降板1、过滤网2、升降装置3、雨滴传感器4、用于接收和输出需要的控制器5和外壳7;其中:
[0009]所述升降板1,用来安装和固定过滤网2,平时隐藏在地面以下的装置的外壳7中,同升降装置3连接,能在下雨时连带过滤网2升起到以起到外壳7外,过滤流向景观水体的地面雨水;
[0010]所述过滤网2,固定于升降板1上,用于过滤地面雨水,可拆卸更换;
[0011]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直流无刷电机、导轨和滑动块,导轨固定在外壳7内部;滑动块能通过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在导轨上滑动;升降板1固定在滑动块上,能被升起和降落;升降装置3同控制器5连接,由控制器5控制升降;
[0012]所述雨滴传感器4,用以探测下雨雨量,同控制器5连接,能将雨量信号传递给控制器5;
[0013]所述控制器5,用于接收和输出控制信号,实现设定的控制要求;包括接收雨滴传感器4的信号,根据雨量大小和持续时间设定控制升降装置3自动升起和降落升降板1的控制要求;
[0014]所述外壳7,用于固定升降装置,隐藏升降板1和过滤网2,埋地安装,顶部与地面齐平,平时升降板1和过滤网2隐藏在外壳(7)壳体内。这样不影响岸边景观,壳体与壳体可拼接安装。
[0015]本技术中,还包括远程控制装置6,其同控制器5连接,发出人工控制信号,以远程人工控制升降装置3升降。
[0016]本技术中,所述过滤网2采用50目不锈钢网。
[0017]本技术使用时,将其安装在景观水体岸边一定距离,外壳顶部与地面齐平,平时升降板和过滤网隐藏在外壳内;当下雨时,雨滴传感器会接收到雨量信号,当雨量和持续时间达到控制器设定参数时,升降板自动升起,过滤网过滤夹带地表污染物流向景观水体的雨水,雨水经过滤网后流入景观水体,实现对景观水体的过滤净化,当雨量减小到控制器设定值以下并持续时间达到设定值后,升降板降下。
[0018]管理人员也可自主判断降雨情况,在升降板自动升降前,通过与远程控制装置6的电控开关或按钮远程控制升降板升降。
[0019]本技术可按长度标准化为不同规格,安装使用时根据景观水体的水岸长度拼接安装。
[002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过滤装置和合理的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对景观水体雨水补水的净化,能更为有效的控制补水的水质,同时,为场地的景观设计和水体设计提供更大的便利,使之不必考虑承担多过的雨水径流滞留和净化的功能。
[0021]本装置还可以通过在景观水体内设置循环过滤设备来净化水体。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的面相景观水体的结构图示。
[0023]图中标号:1为升降板,2为过滤网,3为升降装置,4为压电式雨滴传感器,5为控制器,6为远程控制装置,7为外壳,8为景观水体岸边的土壤或硬地。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技术景观水体补水过滤装置,其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升降板1,过滤网2,升降装置3,雨滴传感器4,用于接收和输出需要的控制器5,远程控制装置6和外壳7。
[0025]所述外壳7采用防水塑料材质,整体为薄长方体,长条形顶板和壳体为可分离;壳体埋在景观水体岸边的土壤或硬地8中,顶板和底面齐平。
[0026]所述升降板1平行于顶板;升降板1也为条形板,和顶板两端通过立杆结构连接,形成长方形框架;过滤网2采用250目不锈钢网,设置于长方形框架中;当升降板1升起时,能与底面齐平;升降板1和外壳7内侧壁可以设置防水橡胶条,防止雨水流入外壳7内。
[0027]所述升降装置3,选用现有升降产品,例如“宁波匠星科技”的电动导轨,包括直流
无刷电机、导轨和滑动块,导轨有两根,竖直固定在外壳7内部相对两个窄侧壁上;滑动块能通过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在导轨上滑动;升降板1固定在滑动块上,能被升起和降落;升降装置3同控制器5连接,由控制器5控制升降。
[0028]所述雨滴传感器4设置于外壳7的顶板上,通过线路和控制器5连接。
[0029]所述远程控制装置6通过预埋在景观水体岸边的土壤或硬地8中的线路连接,设置于远程控制室中,供管理人员远程人工控制。也可以采用2.4G无线控制连接。
[0030]根据景观水体岸边长度,可采用若干个装置,沿着景观水体岸边依次连接设置,过滤网2朝向景观水体。
[0031]为防止雨滴传感器误判(比如游客将瓶装水不慎洒到传感器上或自动植物灌溉水射到传感器上),控制器需设定雨量持续时间作为升降板启动条件之一。
[0032]本技术使用时,当下雨时,土壤或硬地上雨水开始朝景观水体中流动(一般该土壤或硬地地面会和景观水体水面形成一个坡度,便于雨水流入景观水体),雨滴传感器接收到雨量信号,当雨量和持续时间达到控制器设定参数时,控制器发出信号给升降装置,升降板自动升起,带动过滤网升起,开始过滤流向景观水体的雨水中夹带的地表污染物,雨水经过过滤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水体补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板(1)、过滤网(2)、升降装置(3)、雨滴传感器(4)、用于接收和输出需要的控制器(5)和外壳(7);其中:所述升降板(1),用来安装和固定过滤网(2),平时隐藏在地面以下的装置的外壳(7)中,同升降装置(3)连接,能在下雨时连带过滤网(2)升起到以起到外壳(7)外,过滤流向景观水体的地面雨水;所述过滤网(2),固定于升降板(1)上,用于过滤地面雨水,可拆卸更换;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直流无刷电机、导轨和滑动块,导轨固定在外壳(7)内部;滑动块能通过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在导轨上滑动;升降板(1)固定在滑动块上,能被升起和降落;升降装置(3)同控制器(5)连接,由控制器(5)控制升降;所述雨滴传感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