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5549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装置。在作为电荷泵电路的第1升压电路(30)上,连接第1控制电路,在从输出端子Vout1生成Vin(=V1=V3)的2倍的升压输出的第1电源的情况下的充电动作和在从输出端子Vout2生成Vin(=V1)的-1倍升压输出的第2电源的情况下的充电动作上共同使用1个电容C1,生成第1电源和第2电源之后,将与第1控制电路的连接切换为与第2控制电路的连接,以此生成第1电源和从输出端子的Vout2三倍升压的Vin(=V1=V3=V7)输出即第3电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由电荷泵电路进行的充电动作和泵送动作形成多个电源的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利用薄型和低耗电特征,广泛使用为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为得到良好的显示特性,在驱动液晶元件时需要高压电源。为此,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源装置,采用利用升压电路提升输入电压,将其向驱动液晶元件的驱动电路等提供的结构。以下对这样的已有的电源装置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已有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是表示发生电位V17与电位V18的和即V17+V18的电位的2倍升压电路的电路图。图10是表示对已有的电源装置的升压电路提供的控制信号的时序图。在这里,是调整脉冲宽度,使控制信号a和控制信号b的“H”区间相互不重叠的信号,开关元件S1、S2、S3、S4利用这两个信号进行控制。在向图9所示的升压电路提供这样的控制信号a、控制信号b的情况下,在首先图10的P1所示的区间内,开关元件S1、S2为导通,另一方面开关元件S3、S4为断开。于是形成在电位V17与接地电位(GND)之间连接电容C8的结构,在电容C8内贮存V17份额的电荷。在电容内充分贮存电荷后,断开开关S1、S2。接着,在图10的P2所示的区间内使开关S3和开关S4导通。于是形成从V18通过电容C8、C9,连接到GND的线路,在电容C9中,贮存(V17+V18)×C8/(C8+C9)份额的电荷。在电容C9充分贮存电荷之后,再在图10的P1区间,断开开关S3和开关S4,使开关S1和开关S2导通,在电容C8内贮存电荷。在接着的P2区间,断开开关S1和开关S2,使开关S3和开关S4导通,在电容C9内贮存电荷。通过反复进行这一连串动作,使电容C9存储V17+V18份额的电荷,产生电位Vout6。在V17和V18的电位为等电位,V17=V18=Vin,电容C8和电容C9的容量相同,即C8=C9=C的情况下,Vout6为2×Vin,能够得到2倍的升压输出。又,在图10的P1期间,使开关元件S4断开,不向电容C9进行电荷的传送。又,在输出线Vout6上连接负载时,利用流向负载的电流使电容9放电,因此在开关元件S4断开期间输出电压Vout6逐渐降低。下面就相对于接地电位使基准电压反转后输出,取得负电位作为输出的情况下的升压动作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1倍升压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图12是表示向该升压电路提供的控制信号的时序图。是调整脉冲宽度,使该图中所示的控制信号a和控制信号b的“H”区间相互不重叠的信号,开关元件S1、S2、S3、S4由这两个信号进行控制。在向如图11所示的升压电路提供这样的控制信号a、控制信号b的情况下,首先,在图12的P1所示的区间内,开关元件S1、S2导通,另一方面,开关元件S3、S4断开。于是,形成在电位19和GND之间连接电容C10的结构,在电容C10贮存V19份额的电荷。在电容C10充分贮存电荷后,断开开关S1、S2。接着,在图12的P2所示的区间,使开关S3和开关S4导通。于是形成从GND通过电容C10、C11连接GND的线路,在电容C11中,贮存(0-V19)×C10/(C10+C11)份额的电荷。在电容C11充分贮存电荷之后,再在图12的P1区间内,断开开关S3和开关S4,使开关S1和开关S2导通,在电容C10内贮存电荷。在接着的图12的P2区间,断开开关S1和开关S2,使开关S3和开关S4导通,在电容C11贮存电荷。通过反复进行这一连串动作,使电容C11存储-V19份额的电荷,产生电位Vout7。已有的电源装置利用上述构成进行升压动作,消除液晶驱动用的电源电压。然而,在如上所述的已有的电源装置中,升压动作所需要的电容个数在2倍升压电路中是2个,在3倍升压电路中是3个,在-1倍升压电路中需要2个,一般说来,在使其产生正电压的情况下的m倍升压电路上需要的电容为m个,在使其产生负电压的情况下,-n倍升压电路上需要的电容为(n+1)个。再者,在想要同时产生正负电位的情况下,例如需要2倍升压电压和-1倍升压电压的情况下需要有4个电容。一般情况下,在同时升压为正得m倍电位和负n倍升压电位进行输出的情况下,需要m+n+1个电容。这些电容,为使输出电压稳定化,采用大容量的电容,在这里,将包含升压电路的电源装置集成电路化的情况下,在半导体基板上形成这样大容量的电容是困难的,而且即使能够做到也会使电路尺寸增大。又,即使在电容采用附加零件的情况下,在安装LSI时,零件个数的增加导致模块整体面积的增大。为此,想要在升压电路中尽可能减少需要的电容器个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以往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作为升压时所需要的零部件而设置的电容的数量,使电路结构简化,同时减少在外部附加的零部件数目,并且能够减少作为升压电路和来自升压电路的电压供给源内藏的电子设备的消耗电流的电源装置。为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是,具有进行充电动作和泵送动作的电荷泵电路,利用该电荷泵电路的所述充电动作和泵送动作,生成多个电源的电源装置,在所述电荷泵电路上,具备进行所述充电动作用的电容,将所述电容共用于生成所述多个电源中的第1电源的情况下的充电动作和生成所述多个电源中的第2电源情况下的充电动作。又,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装置,具有进行充电动作和泵送动作的电荷泵电路,利用该电荷泵电路的所述充电动作和泵送动作,生成多个电源的电源装置,在所述电荷泵电路上,具备共用于生成所述多个电源中的第1电源的情况下的充电动作和生成所述多个电源中的第2电源情况下的充电动作中的电容、控制所述第1电源和所述第2电源的生成的第1控制电路、不同于所述第1控制电路的第2控制电路,以及切换所述第1控制电路和所述第2控制电路的手段,所述切换手段,具有能够从第1控制电路切换到所述第2控制电路,生成所述第1电源和与所述第1电源及所述第2电源输出电压不同的第3电源的结构。又,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形成这样的结构,即具备设有多个进行所述充电动作用的电容,将所述多个电容中的第1电容的一端的端子连接到有规定电位的第1电位,同时将所述第1电容的另一端的端子连接到有与所述第1电位不同的规定电位的第2电位上的第1连接手段、将所述第1电容的一端的端子的连接从所述第1电位切换到第1线路,同时将所述第1电容的另一端的端子的连接切换到有不同于所述第1电位和所述第2电位的规定电位的第3电位,而且将所述多个电容中的第2电容的一端的端子连接于所述第1线路,同时将所述第2电容的另一端的端子连接于有与所述第1电位、所述第2电位及所述第3电位不同的规定电位的第4电位上的第2连接手段、将所述第1电容的一端的端子连接于有与所述第1电位、所述第2电位、所述第3电位及所述第4电位不同的规定电位的第5电位上,同时将所述第1电容的另一端的端子连接于不同于所述第1线路的第2线路,而且将所述多个电容中的第3电容的一端的端子连接于有与所述第1电位、所述第2电位、所述第3电位、所述第4电位和所述第5电位不同的规定电位的第6电位上,同时将上述第3电容的另一端的端子连接于所述第2线路的第3连接手段、以及在所述第1连接手段的连接动作之后,实行所述第2连接手段的切换动作和连接动作,再在所述第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装置,具有进行充电动作和泵送动作的电荷泵电路,利用该电荷泵电路的所述充电动作和泵送动作,生成多个电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荷泵电路上,具备进行所述充电动作用的电容,将所述电容共用于生成所述多个电源中的第1电源的情况下的充电动作和生成所述多个电源中的第2电源的情况下的充电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串间贵仁三宅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