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栾庆婕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553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装置,涉及医疗设备领域,针对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不宜移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圈转动贯穿固定块的顶部壳体,所述转轴的底端外圈转动套接有限位针,所述限位针的外圈滑动套接在固定块的底部壳体内圈里,所述转轴的中部外圈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侧设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方便对进行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进行固定、加持,从而使病人避免移动,由此可以加速病人的恢复时间,适合进行市场推广。广。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管介入手术用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手术治疗。 血管介入技术是近10年来逐渐兴起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创伤小,操作简便,介入部位准确,使一些不能耐受大手术及耐药患者得到了治疗,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中亦日益增多。
[0003]血管介入手术适用于:1.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耐药患者,原发性绒癌或妊娠性绒癌,临床分期多为中晚期,治疗困难。2.转移范围较广,如脑转移、肝、肾、肠、膀胱、盆壁及阴道等处分散转移。3.曾经多次化疗,效果甚差,且化疗方案杂乱,不规范,反应重,未及时处理。4.紧急情况下肿瘤破裂致腹腔内大出血或产生休克。5.阻断肿瘤血液供应,致使肿瘤坏死。6.使化疗药物在局部保持高浓度状态,缓慢释放,亦可减轻全身严重化疗反应,以提高疗效。7.患者一般状态尚好,各项检查指标尚正常,化疗反应控制,凝血机制尚好。
[0004]由于一些在下肢进行血管介入手术的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非常容易进行移动,这样会很容易对伤口造成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装置,解决了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不宜移动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圈转动贯穿固定块的顶部壳体,所述转轴的底端外圈转动套接有限位针,所述限位针的外圈滑动套接在固定块的底部壳体内圈里,所述转轴的中部外圈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侧设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左侧内圈固定套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外圈转动套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圈活动套接在固定块的左侧壳体内圈里,所述螺纹筒的左侧外壁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和底部均铰接有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且第二连接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固定块的正面壳体上,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底部铰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铰接在固定块的正面壳体上,所述连接块的左侧焊接有夹板。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右侧壳体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圈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在转轴的顶端外圈上,所述转轴的底端外圈和限位针的内圈均开设有螺纹,且转轴与限位针螺栓传动。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右侧壳体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针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外圈滑动套接在第一限位槽的内圈里。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壳体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螺纹筒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外圈滑动套接在第二限位槽的内圈里。
[0011]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靠近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外圈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背面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背面壳体内壁上。
[00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安装驱动电机、转轴、限位针、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螺纹杆、螺纹筒、限位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连接块、第三连接杆、夹板等结构,驱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限位针进行上下移动,同时转轴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通过螺纹筒和限位块带动两个第一连接杆进行移动,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连接块带动两个夹板向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达到对患者下肢进行固定的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方便对进行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进行固定、加持,从而使病人避免移动,由此可以加速病人的恢复时间,适合进行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装置的固定块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固定块、2驱动电机、3转轴、4限位针、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7螺纹杆、8螺纹筒、9限位块、10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连接块、13第三连接杆、14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参照图1-2,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1,固定块1的顶部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外圈转动贯穿固定块1的顶部壳体,转轴3的底端外圈转动套接有限位针4,限位针4的外圈滑动套接在固定块1的底部壳体内圈里,转轴3的中部外圈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5,第一锥齿轮5的左侧设有第二锥齿轮6,且第一锥齿轮5与第二锥齿轮6啮合传动,第二锥齿轮6的左侧内圈固定套接有螺纹杆7,螺纹杆7的左端外圈转动套接有螺纹筒8,螺纹筒8的外圈活动套接在固定块1的左侧壳体内圈里,螺纹筒8的左侧外壁焊接有限位块9,限位块9的顶部和底部均铰接有第一连接杆10,两个第一连接杆10相互远离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远离第一连接杆10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12,且第二连接杆11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固定块1的正面壳体上,连接块12的正面底部铰接有第三连接杆13,第三连接杆13远离连接
块12的一端铰接在固定块1的正面壳体上,连接块12的左侧焊接有夹板14。
[0018]固定块1的顶部右侧壳体开设有开口,开口的内圈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在转轴3的顶端外圈上,转轴3的底端外圈和限位针4的内圈均开设有螺纹,且转轴3与限位针4螺栓传动,固定块1的底部右侧壳体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限位针4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外圈滑动套接在第一限位槽的内圈里,固定块1的左侧壳体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螺纹筒8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的外圈滑动套接在第二限位槽的内圈里,螺纹杆7靠近第二锥齿轮6的一端外圈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背面固定连接在固定块1的背面壳体内壁上。
[0019]本实施例中,首先,因为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底端外圈转动套接有限位针4,且转轴3的底端外圈和限位针4的内圈均开设有螺纹,转轴3与限位针4螺栓传动,所以驱动电机2可以通过转轴3带动限位针4进行上下移动,而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的顶部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圈转动贯穿固定块(1)的顶部壳体,所述转轴(3)的底端外圈转动套接有限位针(4),所述限位针(4)的外圈滑动套接在固定块(1)的底部壳体内圈里,所述转轴(3)的中部外圈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5),所述第一锥齿轮(5)的左侧设有第二锥齿轮(6),且第一锥齿轮(5)与第二锥齿轮(6)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锥齿轮(6)的左侧内圈固定套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左端外圈转动套接有螺纹筒(8),所述螺纹筒(8)的外圈活动套接在固定块(1)的左侧壳体内圈里,所述螺纹筒(8)的左侧外壁焊接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的顶部和底部均铰接有第一连接杆(10),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0)相互远离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1)远离第一连接杆(10)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12),且第二连接杆(11)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固定块(1)的正面壳体上,所述连接块(12)的正面底部铰接有第三连接杆(13),所述第三连接杆(13)远离连接块(12)的一端铰接在固定块(1)的正面壳体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庆婕马延红刘晓榕
申请(专利权)人:栾庆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