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式足底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516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节式足底按摩装置,包括:可正反转的轮轴;按摩滚轮,按摩滚轮包括滚轮本体、按摩力度调节杆、活动按摩齿以及弹性复位件,滚轮本体上设有空转槽,按摩力度调节杆沿滚轮本体径向运动地设置在滚轮本体上,活动按摩齿设在按摩力度调节杆远离轮轴的一端,弹性复位件分别与滚轮本体和按摩力度调节杆连接;凸轮,凸轮固定套设在轮轴上,凸轮的外周壁与按摩力度调节杆靠近轮轴的一端滑动抵接配合;换向盘,换向盘包括固定套设在轮轴上的转盘以及凸出于转盘端面的传动块,传动块沿空转槽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空转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轮轴的正反转来改变按摩滚轮对使用者足底的按摩力度。轮对使用者足底的按摩力度。轮对使用者足底的按摩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式足底按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按摩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调节式足底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足底的按摩,各类含有足底按摩的产品也层出不穷。如按摩椅上的小腿按摩机、足底按摩器、足疗机等,而市面上现有的产品中,足底按摩机构常见的有滚轮滚动按摩机构和类似转盘转动按摩机构。
[0003]而现有的技术中,无论是滚轮滚动按摩机构还是转盘转动按摩机构,其上面的按摩凸点都是固定的,无法调节高度,导致无法像按摩技师一样,根据不同的人群进行按摩力度的调整,同时按摩手法也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调节式足底按摩装置,能够通过轮轴的正反转来改变按摩滚轮对使用者足底的按摩力度。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调节式足底按摩装置,包括:
[0006]可正反转的轮轴;
[0007]按摩滚轮,按摩滚轮包括滚轮本体、按摩力度调节杆、活动按摩齿以及弹性复位件,滚轮本体上设有以轮轴的轴线为圆心线且弧线延伸的空转槽,按摩力度调节杆沿滚轮本体径向运动地设置在滚轮本体上,活动按摩齿设在按摩力度调节杆远离轮轴的一端,弹性复位件分别与滚轮本体和按摩力度调节杆连接以使按摩力度调节杆沿滚轮本体径向朝内运动;
[0008]凸轮,凸轮固定套设在轮轴上,凸轮的外周壁与按摩力度调节杆靠近轮轴的一端滑动抵接配合;
[0009]换向盘,换向盘包括固定套设在轮轴上的转盘以及凸出于转盘端面的传动块,传动块沿空转槽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空转槽内。
[0010]优选地,所述按摩力度调节杆包括滑动杆和抵接头,滑动杆远离轮轴的一端与活动按摩齿连接,滑动杆靠近轮轴的一端与抵接头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套设在滑动杆上并且伸缩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滚轮本体和抵接头连接,抵接头与凸轮的外周壁滑动抵接配合。
[0011]优选地,所述凸轮垂直于轮轴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所述按摩力度调节杆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以轮轴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于滚轮本体,每个按摩力度调节杆的一端设有活动按摩齿并且另一端与凸轮滑动抵接配合。
[0012]优选地,所述空转槽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以轮轴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于滚轮本体,每个空转槽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度;所述传动块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以轮轴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于转盘,两个传动块的连线平行于凸轮的横截面的长轴。
[0013]优选地,所述调节式足底按摩装置还包括轴向定位件,轴向定位件设置在轮轴上
并且与滚轮本体止挡配合。
[0014]优选地,所述滚轮本体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凸轮、换向盘的中心腔以及允许按摩力度调节杆穿设的通孔。
[0015]优选地,所述滚轮本体包括可拆卸相连的左半轮和右半轮,左半轮朝向右半轮的一侧开设有左圆坑和左凹槽,右半轮朝向左半轮的一侧开设有右圆坑和右凹槽,左圆坑和右圆坑共同构成所述中心腔,左凹槽和右凹槽共同构成所述通孔。
[0016]优选地,所述调节式足底按摩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组件与轮轴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为蜗轮蜗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包括蜗轮以及蜗杆,蜗杆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同轴固连,蜗轮固定套设在轮轴上并且与蜗杆啮合。
[0018]优选地,所述按摩滚轮还包括固定按摩齿,固定按摩齿一体成型于滚轮本体的外周壁上。
[0019]如上所述,本技术的调节式足底按摩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按摩力度调节杆沿滚轮本体径向运动地设置在滚轮本体上,活动按摩齿设在按摩力度调节杆远离轮轴的一端。当按摩力度调节杆径向朝外伸出于滚轮本体时,可以增大上述活动按摩齿对使用者足底的按摩力度;反之,当按摩力度调节杆径向朝内缩回于滚轮本体时,可以减小上述活动按摩齿对使用者足底的按摩力度。为了实现上述按摩力度调节杆的径向朝外运动,凸轮固定套设在轮轴上,凸轮的外周壁与按摩力度调节杆靠近轮轴的一端滑动抵接配合,当凸轮随轮轴转动时,凸轮的凸出部分一边与按摩力度调节杆滑动配合,一边将按摩力度调节杆顶出滚轮本体。为了实现上述按摩力度调节杆的径向朝内运动,弹性复位件分别与滚轮本体和按摩力度调节杆连接,当凸轮的凸出部分没有与按摩力度调节杆滑动配合时,弹性复位件能够使按摩力度调节杆沿滚轮本体径向朝内运动。更为重要的是:滚轮本体上设有以轮轴的轴线为圆心线且弧线延伸的空转槽,换向盘包括固定套设在轮轴上的转盘以及凸出于转盘端面的传动块,传动块沿空转槽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空转槽内。如此设置,当轮轴改变转向时,传动块开始从空转槽的一端且沿空转槽的延伸方向滑动,使轮轴不能驱使滚轮本体转动,即实现轮轴对滚轮本体的短暂空转;与此同时,在轮轴发生空转的时段内,凸轮依旧随轮轴反向转动,凸轮的外周壁与按摩力度调节杆形成滑动抵接配合,使按摩力度调节杆伸出或缩回于滚轮本体,即改变活动按摩齿对使用者足底的按摩力度。当传动块滑动至空转槽的另一端时,换向盘再次带动滚轮本体,从而使活动按摩齿对使用者足底进行按摩。因此,本技术的调节式足底按摩装置通过轮轴的正反转来改变按摩滚轮对使用者足底的按摩力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调节式足底按摩装置的示意图;
[0021]图2显示为按摩滚轮的爆炸图;
[0022]图3显示为按摩滚轮的剖视图;
[0023]图4显示为按摩滚轮的第一状态图;
[0024]图5显示为按摩滚轮的第二状态图;
[0025]元件标号说明
[0026]1ꢀꢀꢀꢀꢀꢀꢀꢀꢀꢀꢀꢀꢀꢀꢀꢀꢀꢀꢀꢀꢀꢀꢀ
轮轴
[0027]2ꢀꢀꢀꢀꢀꢀꢀꢀꢀꢀꢀꢀꢀꢀꢀꢀꢀꢀꢀꢀꢀꢀꢀ
按摩滚轮
[0028]21
ꢀꢀꢀꢀꢀꢀꢀꢀꢀꢀꢀꢀꢀꢀꢀꢀꢀꢀꢀꢀꢀꢀ
滚轮本体
[0029]211
ꢀꢀꢀꢀꢀꢀꢀꢀꢀꢀꢀꢀꢀꢀꢀꢀꢀꢀꢀꢀꢀ
空转槽
[0030]212
ꢀꢀꢀꢀꢀꢀꢀꢀꢀꢀꢀꢀꢀꢀꢀꢀꢀꢀꢀꢀꢀ
中心腔
[0031]213
ꢀꢀꢀꢀꢀꢀꢀꢀꢀꢀꢀꢀꢀꢀꢀꢀꢀꢀꢀꢀꢀ
通孔
[0032]214
ꢀꢀꢀꢀꢀꢀꢀꢀꢀꢀꢀꢀꢀꢀꢀꢀꢀꢀꢀꢀꢀ
左半轮
[0033]215
ꢀꢀꢀꢀꢀꢀꢀꢀꢀꢀꢀꢀꢀꢀꢀꢀꢀꢀꢀꢀꢀ
右半轮
[0034]22
ꢀꢀꢀꢀꢀꢀꢀꢀꢀꢀꢀꢀꢀꢀꢀꢀꢀꢀꢀꢀꢀꢀ
按摩力度调节杆
[0035]221
ꢀꢀꢀꢀꢀꢀꢀꢀꢀꢀꢀꢀꢀꢀꢀꢀꢀꢀꢀꢀꢀ
滑动杆
[0036]222
ꢀꢀꢀꢀꢀꢀꢀꢀꢀꢀꢀꢀꢀꢀꢀꢀꢀꢀꢀꢀꢀ
抵接头
[0037]23
ꢀꢀꢀꢀꢀꢀꢀꢀꢀꢀꢀꢀꢀꢀꢀꢀꢀꢀꢀꢀꢀꢀ
活动按摩齿
[0038]2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式足底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正反转的轮轴(1);按摩滚轮(2),按摩滚轮(2)包括滚轮本体(21)、按摩力度调节杆(22)、活动按摩齿(23)以及弹性复位件(24),滚轮本体(21)上设有以轮轴(1)的轴线为圆心线且弧线延伸的空转槽(211),按摩力度调节杆(22)沿滚轮本体(21)径向运动地设置在滚轮本体(21)上,活动按摩齿(23)设在按摩力度调节杆(22)远离轮轴(1)的一端,弹性复位件(24)分别与滚轮本体(21)和按摩力度调节杆(22)连接以使按摩力度调节杆(22)沿滚轮本体(21)径向朝内运动;凸轮(3),凸轮(3)固定套设在轮轴(1)上,凸轮(3)的外周壁与按摩力度调节杆(22)靠近轮轴(1)的一端滑动抵接配合;换向盘(4),换向盘(4)包括固定套设在轮轴(1)上的转盘(41)以及凸出于转盘(41)端面的传动块(42),传动块(42)沿空转槽(211)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空转槽(2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足底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力度调节杆(22)包括滑动杆(221)和抵接头(222),滑动杆(221)远离轮轴(1)的一端与活动按摩齿(23)连接,滑动杆(221)靠近轮轴(1)的一端与抵接头(222)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24)套设在滑动杆(221)上并且伸缩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滚轮本体(21)和抵接头(222)连接,抵接头(222)与凸轮(3)的外周壁滑动抵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足底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3)垂直于轮轴(1)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所述按摩力度调节杆(22)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以轮轴(1)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于滚轮本体(21),每个按摩力度调节杆(22)的一端设有活动按摩齿(23)并且另一端与凸轮(3)滑动抵接配合。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琪刘斌斌崔福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