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蝶式智能泵浦自控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09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蝶式智能泵浦自控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蝶板、阀杆、活塞缸;所述阀体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活塞缸的活塞杆通过摇臂连接所述阀杆和蝶板;所述活塞缸设有活塞缸上腔进口和活塞缸下腔进口,所述活塞缸上腔进口和活塞缸下腔进口各自连接一个智能型控制系统导阀,两个智能型控制系统导阀以相反的方向各自连接进水端和出水端,根据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压力差变化,控制活塞缸上腔和下腔的进水、泄压的变化,从而带动活塞杆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阀门运行时水损小而达到节能效果;达到了既防逆流又减弱水锤压力的作用;体型轻,降低设备成本,同时安装方便,封闭效果好;运行平稳、安全稳定可靠,耐磨损、使用寿命长。寿命长。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蝶式智能泵浦自控阀


[0001]本技术属于阀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新型蝶式智能泵浦自控阀。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城市给排水管道或高层住宅等加压输水泵的出口处,需要用到水泵控制阀,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水泵控制阀在阀门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水损,而且停泵倒流时难以消解水压冲力,容易造成破坏性水锤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蝶式智能泵浦自控阀,水损小并能够消除破坏性水锤峰值的产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蝶式智能泵浦自控阀,包括阀体、蝶板、阀杆、活塞缸;所述阀体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活塞缸的活塞杆通过摇臂连接所述阀杆和蝶板;所述活塞缸设有活塞缸上腔进口和活塞缸下腔进口,所述活塞缸上腔进口和活塞缸下腔进口各自连接一个智能型控制系统导阀,两个智能型控制系统导阀以相反的方向各自连接进水端和出水端,根据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压力差变化,控制活塞缸上腔和下腔的进水、泄压的变化,即一个智能型控制系统导阀控制活塞缸上腔或下腔进水时,另一个智能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蝶式智能泵浦自控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蝶板、阀杆、活塞缸;所述阀体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活塞缸的活塞杆通过摇臂连接所述阀杆和蝶板;所述活塞缸设有活塞缸上腔进口和活塞缸下腔进口,所述活塞缸上腔进口和活塞缸下腔进口各自连接一个智能型控制系统导阀,两个智能型控制系统导阀以相反的方向各自连接进水端和出水端,根据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压力差变化,控制活塞缸上腔和下腔的进水、泄压的变化,从而带动活塞杆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蝶式智能泵浦自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型控制系统导阀包括导阀阀体和导阀阀芯,导阀阀芯位于导阀阀体的腔体内;在导阀阀体一端设有第一进口、另一端设有第二进口、中部设有分别朝向两边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导阀阀体的腔体分为对应第一进口的第一进口腔、对应第二进口的第二进口腔,以及第一进口腔和第二进口腔之间的密封腔,所述第一进口腔长度长于第二进口腔;所述导阀阀芯包括位于密封腔的密封段和密封段两侧与第一进口配合的第一配合段、与第二进口配合的第二配合段,所述第一配合段长于第二配合段;密封段直径大于第一进口腔内径和第二进口腔内径,且第一配合段直径小于第一进口腔内径、第二配合段直径小于第二进口腔内径;所述第一出口位于对应第一配合段的导阀阀体上,所述第二出口位于另一侧对应密封段的导阀阀体上,所述第一配合段远离密封段的一端安装有密封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蝶式智能泵浦自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段两侧也安装有密封件,所述第一出口位于密封段在第一配合段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荣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塘沽第一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