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振子结构以及基站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04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18
本申请公开一种高频振子结构以及基站天线,高频振子结构包括巴伦支撑组件以及基板。巴伦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巴伦支撑板。巴伦支撑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具有包含传输线以及馈电线的馈电线路。第二表面上具有第一开路滤波枝节。传输线位于另一个巴伦支撑板的一侧,馈电线位于另一个巴伦支撑板的另一侧。第一开路滤波枝节和馈电线电连接。基板设置于巴伦支撑组件上且具有多个振子臂。馈电线分别与振子臂电连接。传输线的最外侧边缘上任一点至另一个巴伦支撑板的水平距离从远离基板的一端往靠近基板的一端递减。板的一端往靠近基板的一端递减。板的一端往靠近基板的一端递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频振子结构以及基站天线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高频振子结构以及基站天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通信频段日益增加。在基站站址有限的情况下,双极化多频段基站天线已然成为市场的主流。目前所使用的双极化多频段基站天线,一般是将高频振子分布于低频振子的两侧。然而,当高频振子与反射板之间的距离为一个巴伦高度(如λH/4),且高频振子中的单个振子臂长也为一个巴伦高度(如λH/4)时,因高频振子巴伦加上其单个振子臂的总长度为低频振子中心频点波长的四分之一,这个高频振子在低频频率段会形成单极子,在低频频率段产生强辐射,从而对低频振子造成干扰,影响低频振子的增益和方向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频振子结构以及基站天线,解决目前高频振子结构产生的强辐射会干扰低频振子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低频振子结构,其包括巴伦支撑组件以及基板。巴伦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巴伦支撑板,两个巴伦支撑板相组接而呈十字排列,每个巴伦支撑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个巴伦支撑板的第一表面上具有馈电线路,馈电线路包含传输线以及馈电线。每个巴伦支撑板的第二表面上具有第一开路滤波枝节。每个巴伦支撑板的传输线位于另一个巴伦支撑板的一侧,每个巴伦支撑板的馈电线位于另一个巴伦支撑板的另一侧,每个巴伦支撑板的第一开路滤波枝节和馈电线电连接。基板设置于巴伦支撑组件上,基板具有对称设置的多个振子臂,每个巴伦支撑板的馈电线分别与对应的振子臂电连接。其中传输线和馈电线的一端靠近基板,传输线的最外侧边缘上任一点至另一个巴伦支撑板的水平距离从巴伦支撑板远离基板的一端往巴伦支撑板靠近基板的一端递减。
[0006]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天线,其包括反射板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高频振子结构,高频振子结构设置于反射板上。
[000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巴伦支撑组件的两个巴伦支撑板分别设置第一开路滤波枝节,避免高频振子结构形成能产生强辐射的单极低频振子,从而抑制使用于基站天线的高频振子结构对低频振子的干扰,有效提升基站天线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0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09]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高频振子结构的立体图;
[0010]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高频振子结构的分解图;
[0011]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巴伦支撑板的第一表面示意图;
[0012]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巴伦支撑板的第二表面示意图;
[0013]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传输线的示意图;
[0014]图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基板的示意图;
[0015]图7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馈电板的示意图
[0016]图8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基站天线的示意图;
[0017]图9是本申请比较例的低频振子结构的方向图;
[0018]图10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低频振子结构的方向图;
[0019]图11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高频振子结构的方向图;
[0020]图12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高频振子结构的回波损耗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至图4,其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高频振子结构的立体图、分解图以及巴伦支撑板的第一表面示意图、第二表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频振子结构1,其包括巴伦支撑组件11以及基板12。巴伦支撑组件11包括两个巴伦支撑板111,两个巴伦支撑板111相交组接而呈十字排列,且巴伦支撑板111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每个巴伦支撑板11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1A和第二表面111B,每个巴伦支撑板111的第一表面111A上具有馈电线路,且馈电线路包含传输线1111和馈电线1112。每个巴伦支撑板111的第二表面111B上具有第一开路滤波枝节1113。每个巴伦支撑板111的传输线1111是位于另一个巴伦支撑板111的一侧,每个巴伦支撑板111的馈电线1112位于另一个巴伦支撑板111的另一侧。具体地,如图3所示,朝向第一表面111A观看,每个巴伦支撑板111通过另一个巴伦支撑板111划分为左侧和右侧。其中,传输线1111位于第一表面111A的右侧,馈电线1112位于第一表面111A的左侧。如图4所示,第一表面111A的左侧的背面是第二表面111B的右侧,第一开路滤波枝节1113位于第二表面111B的右侧。传输线1111和馈电线1112电连接,第一开路滤波枝节1113通过第一过孔1114与馈电线1112电连接。基板12设置于巴伦支撑组件11上,基板12具有对称设置的多个振子臂121,每个巴伦支撑板111的馈电线1112分别与对应的振子臂121电连接。
[0023]在本实施例中,传输线1111的一端和馈电线1112的一端靠近基板12,传输线1111的最外侧边缘上任一点至另一个巴伦支撑板111的水平距离从巴伦支撑板111远离基板12的一端往巴伦支撑板111靠近基板12的一端递减。之后将更详细地解释传输线1111的布线细节。通过在巴伦支撑组件11的两个巴伦支撑板111分别设置第一开路滤波枝节1113,避免高频振子结构1形成能产生强辐射的单极低频振子,从而抑制使用于基站天线的高频振子结构1对低频振子的干扰,有效提升基站天线的性能。
[0024]在一实施例中,每个巴伦支撑板111的第一表面111A上具有第二开路滤波枝节1115,且第二表面111B上具有巴伦线路1116。第二开路滤波枝节1115与巴伦线路1116位于
同一侧。具体地,如图4所示,朝向第二表面111B观看,巴伦支撑板111通过另一个巴伦支撑板111划分为左侧和右侧。巴伦线路1116位于第二表面111B的左侧,第二开路滤波枝节1115位于第一表面111A的右侧,第二表面111B的左侧的背面为第一表面111A的右侧,如此第二开路滤波枝节1115与巴伦线路1116位于同一侧。进一步地,第一表面111A的第二开路滤波枝节1115通过位于巴伦支撑板111上的第二过孔1117与位于第二表面111B的巴伦线路1116电连接。而巴伦线路1116与对应的振子臂121电连接。
[0025]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开路滤波枝节1113包括第一传输段11131以及第一滤波段11132,第一传输段11131的一端通过第一过孔1114与馈电线1112电连接,第一滤波段11132与第一传输段11131的另一端连接。如图3所示,第二开路滤波枝节1115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频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巴伦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巴伦支撑板,两个所述巴伦支撑板相组接而呈十字排列,每个所述巴伦支撑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个所述巴伦支撑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馈电线路,所述馈电线路包含传输线以及馈电线,每个所述巴伦支撑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具有第一开路滤波枝节,每个所述巴伦支撑板的所述传输线位于另一个所述巴伦支撑板的一侧,每个所述巴伦支撑板的所述馈电线位于另一个所述巴伦支撑板的另一侧,每个所述巴伦支撑板的所述第一开路滤波枝节和所述馈电线电连接;基板,设置于所述巴伦支撑组件上,所述基板具有对称设置的多个振子臂,每个所述巴伦支撑板的所述馈电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振子臂电连接;其中所述传输线和所述馈电线的一端靠近所述基板,所述传输线的最外侧边缘上任一点至另一个所述巴伦支撑板的水平距离从所述巴伦支撑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往所述巴伦支撑板靠近所述基板的一端递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馈电板,所述馈电板设置于所述巴伦支撑组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并且与每一所述巴伦支撑板的所述馈电线路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路滤波枝节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馈电线路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巴伦支撑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第二开路滤波枝节,每个所述巴伦支撑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具有巴伦线路,所述第二开路滤波枝节与所述巴伦线路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开路滤波枝节与所述巴伦线路电连接,所述巴伦线路与对应的所述振子臂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路滤波枝节和第二开路滤波枝节分别包括传输段与滤波段,所述传输段的一端与所述馈电线路电连接,所述滤波段与所述传输段的另一端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段为弯折的。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馈电穿孔,所述馈电穿孔贯穿所述振子臂靠近所述基板的中心的一端,每个所述巴伦支撑板具有两个馈电凸部,所述馈电线和所述巴伦线路分别延伸至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露徐澄宇李振华徐哲选张万强顾梦云许文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立讯射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