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排污装置及沉淀排污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491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沉淀排污装置及沉淀排污系统。其中,沉淀排污装置包括:沉淀池、集水槽、导流管和排污机构;集水槽靠近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沉淀池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口,导流管的第一端与排污口相连接,导流管的第二端用于与污水井相连通;排污机构设置于导流管的第二端,排污机构用于利用导流管内外的压力差将导流管内的污泥输送至污水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导流管将沉淀池与污水井相连通,排污机构利用导流管内外的压力差将导流管内的污泥输送至污水井,能够保证沉淀池内污泥的及时清理,使得沉淀池能够持续地对污水进行沉淀,并且,无需人工清理,节约了人力,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淀排污装置及沉淀排污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排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沉淀排污装置及沉淀排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泥排污处理是将水池的废水排放至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并在沉淀池内设置净水槽,净水槽将沉淀池内沉淀后的污水输送至另一侧水池中对污水进行循环利用。沉淀池内的污泥则需要及时清理,以便对沉淀池进行重复利用。然而,沉淀池内的污泥通常是人工清理,不仅耗费人力,而且延长了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沉淀排污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清理沉淀池内的污泥易耗费人力且延长施工时间的问题。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沉淀排污装置的沉淀排污系统。
[0004]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沉淀排污装置,该装置包括:沉淀池、集水槽、导流管和排污机构;其中,集水槽靠近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沉淀池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口,导流管的第一端与排污口相连接,导流管的第二端用于与污水井相连通;排污机构设置于导流管的第二端,排污机构用于利用导流管内外的压力差将导流管内的污泥输送至污水井。
[0005]进一步地,上述沉淀排污装置中,排污机构包括:开断件;其中,开断件设置于导流管的第二端,用于在沉淀池内的污泥向导流管输送时呈关闭状态,并在污泥充满导流管时呈打开状态以利用导流管内外的压力差将污泥输送至污水井。
[0006]进一步地,上述沉淀排污装置中,开断件为旋塞阀。
[0007]进一步地,上述沉淀排污装置还包括:疏通机构;其中,疏通机构设置于导流管,用于对导流管内的污泥进行疏通。
[0008]进一步地,上述沉淀排污装置中,疏通机构用于向导流管内输送疏通气以对导流管内的污泥进行疏通。
[0009]进一步地,上述沉淀排污装置中,疏通机构为导流管沿长度方向开设的多个用于向导流管内输送疏通气的输气孔。
[0010]进一步地,上述沉淀排污装置中,疏通机构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输气管;其中,输气管设置于导流管的内部,输气管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开孔,输气管的开口端穿设导流管的第二端且置于导流管的外部以接收疏通气。
[0011]进一步地,上述沉淀排污装置还包括:缓流机构;其中,缓流机构设置于导流管的第一端,用于使污泥顺畅地输送至导流管。
[0012]进一步地,上述沉淀排污装置中,缓流机构包括:篦子;其中,导流管的第一端呈锥形,导流管的锥形的内径较大的一端与排污口相连接;篦子设置于导流管的第一端的端部。
[0013]本技术中,通过导流管将沉淀池与污水井相连通,排污机构利用导流管内外
的压力差将导流管内的污泥输送至污水井,能够保证沉淀池内污泥的及时清理,使得沉淀池能够持续地对污水进行沉淀,并且,无需人工清理,节约了人力,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清理沉淀池内的污泥易耗费人力且延长施工时间的问题。
[0014]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沉淀排污系统,该系统包括:污水井和上述任一种沉淀排污装置;其中,沉淀排污装置中的导流管的第二端与污水井相连通。
[0015]由于沉淀排污装置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沉淀排污装置的沉淀排污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淀排污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淀排污装置中,导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1]沉淀排污装置实施例:
[0022]参见图1和图2,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该沉淀排污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沉淀排污装置包括:沉淀池1、集水槽2、导流管3和排污机构。其中,沉淀池1呈立方体状,沉淀池1的顶部为开口端,并且,内部中空。沉淀池1的侧壁设置有开口,进水管8与开口相连接,进水管8通过沉淀池1侧壁的开口向沉淀池1内注入待处理的污水。
[0023]集水槽2设置于沉淀池1的内部,并且,集水槽2靠近沉淀池1的顶部设置,集水槽2的截面呈弧形,集水槽2用于将沉淀池1内沉淀后的污水输送至另一个水池内。使用时,沉淀池1内待处理的污水进行沉淀,并随着进水管8 不断向沉淀池1内注入污水,沉淀后的污水会溢流至集水槽2内,集水槽2将沉淀后的污水输送至另一个水池内,以对污水进行循环利用。
[0024]沉淀池1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口,导流管3的第一端与排污口相连接,导流管3的第二端用于与污水井7相连通,导流管3用于将沉淀池1内待处理污水沉淀后的污泥输送至污水井7内。
[0025]由于污泥的流动性较差,所以设置有排污机构,该排污机构设置于导流管 3,排污机构用于利用导流管3内外的压力差将导流管3内的污泥输送至污水井7。
[0026]具体实施时,导流管3采用Φ219
×
5不锈钢制作而成。
[0027]具体实施时,可以由地面向地下挖设凹槽,沉淀池1设置于凹槽内,污水井7设置于沉淀池1的一侧,并且,污水井7部分置于地下部分置于地面之上。导流管3埋设于垫层以下的位置。
[0028]优选的,污水井7为钢管,钢管的底端通过钢板焊接封堵,钢管的顶端可设置有盖板,该盖板可以与钢管的顶端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污水井7采用Φ 1520钢管制作,钢管的底端用10mm钢板焊接封堵,钢管的顶端用10mm厚钢板做为荷叶盖板。当污水井7内的污泥积满后,用污泥泵将污水井7内的污泥抽走并清理干净。
[0029]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导流管3将沉淀池1与污水井7相连通,排污机构利用导流管3内外的压力差将导流管3内的污泥输送至污水井7,能够保证沉淀池1内污泥的及时清理,使得沉淀池1能够持续地对污水进行沉淀,并且,无需人工清理,节约了人力,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清理沉淀池内的污泥易耗费人力且延长施工时间的问题。
[0030]参见图1至图3,上述实施例中,排污机构可以包括:开断件4。其中,开断件4设置于导流管3的第二端,开断件4用于在沉淀池1内的污泥向导流管3输送时呈关闭状态,并在污泥充满导流管3时呈打开状态,以利用导流管 3内外的压力差将污泥输送至污水井7。具体地,开断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淀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集水槽(2)、导流管(3)和排污机构;其中,所述集水槽(2)靠近所述沉淀池(1)的顶部设置;所述沉淀池(1)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口,所述导流管(3)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污口相连接,所述导流管(3)的第二端用于与污水井(7)相连通;所述排污机构设置于所述导流管(3)的第二端,所述排污机构用于利用所述导流管(3)内外的压力差将所述导流管(3)内的污泥输送至所述污水井(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机构包括:开断件(4);其中,所述开断件(4)设置于所述导流管(3)的第二端,用于在所述沉淀池(1)内的污泥向所述导流管(3)输送时呈关闭状态,并在所述污泥充满所述导流管(3)时呈打开状态以利用所述导流管(3)内外的压力差将所述污泥输送至所述污水井(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淀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断件(4)为旋塞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疏通机构;其中,所述疏通机构设置于所述导流管(3),用于对所述导流管(3)内的污泥进行疏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淀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机构用于向所述导流管(3)内输送疏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晋锋冯艳利王康宇武素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