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具及其抛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472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具,用于装夹工件进行抛光,所述夹具包括串杆、依次套设于所述串杆上的隔件、以第一方向套设于所述串杆上的工件、套设于所述串杆上隔片、以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套设于所述串杆上的工件、套设于所述串杆上的隔件及套设于所述串杆两端并分别抵持所述隔件的端锁件,所述工件包括中空形成有中孔的环体、自所述环体上下两端内侧凸出形成的分隔板,所述环体的外周面为抛光面,所述分隔板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盖板安装槽与模块安装槽,所述模块安装槽咬合于所述隔件上,所述盖板安装槽咬合于所述隔片上。本申请还包括一种抛光机构。一种抛光机构。一种抛光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具及其抛光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具及其抛光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产品抛光时,需要先预装到抛光夹具上,然后通过抛光夹具对产品进行不需要抛光的面进行保护,再对产品需要抛光的面进行抛光以达到客户要求的外光面。如果使用人工手动抛光则会导致抛光良率不稳定及低效率,作业人员长时间工作也会产生疲劳强度会导不稳定因素影响产品品质。如图1、图2所示一种微小的精密小件,此处所述精密小件称为工件10,所述工件10包括环体11及形成于所述环体11外侧的抛光面14,所述抛光面14需要进行抛光以达到客户需求,而所述10的尺寸非常小,需要夹具对所述工件10加以固定后在进行抛光,而单个固定的方式效率太低,最佳方案是夹具可以一次性夹持多个工件10同时进行抛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夹持多个工件并对非抛光面加以保护的夹具及其抛光机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夹具,用于装夹工件进行抛光,所述夹具包括串杆、依次套设于所述串杆上的隔件、以第一方向套设于所述串杆上的工件、套设于所述串杆上隔片、以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套设于所述串杆上的工件、套设于所述串杆上的隔件及套设于所述串杆两端并分别抵持所述隔件的端锁件,所述工件包括中空形成有中孔的环体、自所述环体上下两端内侧凸出形成的分隔板,所述环体的外周面为抛光面,所述分隔板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盖板安装槽与模块安装槽,所述模块安装槽咬合于所述隔件上,所述盖板安装槽咬合于所述隔片上。
[0005]优选地,所述隔件包括隔件环体、前后贯通形成于所述隔件环体中间的隔件孔、自所述隔件孔周缘的隔件环体在前后方向上凸出形成的隔件凸部及自所述隔件凸部外周缘凹陷形成的侧缘台阶,所述工件的模块安装槽收容所述隔件凸部,所述模块安装槽外周的环体收容于所述侧缘台阶上。
[0006]优选地,所述工件还包括自位于所述模块安装槽一侧的环体上下两端凸出形成的凸伸挡部,所述串杆穿过所述工件的中孔,所述隔件还包括形成于所述隔件环体上下两侧的凹台及自所述凹台外周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围部,所述凸伸挡部收容于所述凹台内并被所述侧围部所保护。
[0007]优选地,套设于所述串杆两端的两个隔件只在前或后一侧设有所述模块安装槽,其余所述隔件在前后两侧均设有所述模块安装槽及凹台结构。
[0008]优选地,所述隔片包括隔片环体、前后贯穿形成于所述隔片环体中间的隔片孔、自所述隔片环体前后两侧且位于所述隔片孔外缘分别凸出形成的隔片凸部及形成于所述隔片凸部外周缘的侧缘凹部,所述工件的盖板安装槽收容所述隔片凸部,所述盖板安装槽一
侧的环体收容于所述侧缘凹部内。
[0009]优选地,所述串杆上穿设有若干组所述工件,相邻两个工件套设的方向相反,每个所述工件的前后两侧分别对应一个隔件或一个隔片。
[0010]优选地,所述串杆一端固定有锁紧块,另一端固定有手柄连杆。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抛光机构,包括前述夹具及固定所述夹具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前后两端的机械手固定件与轴承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轴承安装板外侧的尾顶及锁紧块,所述夹具一端锁紧于所述锁紧块上,所述夹具另一端的手柄连杆穿过所述轴承安装板,所述锁紧块可在机械手带动下使所述夹具旋转。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在前后方向延伸形成的连接板体、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体左右两侧下方的加强板,所述机械手固定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体后端横向外侧的连接部、自所述连接部延伸形成的主体框及通过所述主体框围设成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连接所述锁紧块的机械手。
[0013]优选地,所述轴承安装板上设有供所述手柄连杆穿过并转动的轴承,所述尾顶包括后端固定于所述轴承安装板上的水平部、自所述水平部前端向下延伸形成的顶板、前后贯穿所述顶板并固定于所述顶板内的铜套、穿越所述铜套的推杆、抵持于所述推杆后端与所述顶板内侧之间的弹簧及将所述推杆前端锁定于所述顶板前端的销钉,所述推杆包括推杆主体及形成于所述推杆主体后端并抵持于所述手柄连杆上的推顶部。
[0014]本申请夹具及抛光机构通过设置隔片、隔件将不对称结构的工件的两侧面分别咬合并保护,仅使所述抛光面暴露于外界进行抛光,且实现了一次抛光多个工件,大大提升了效率,且保证了抛光品质。同时,抛光机构通过设置尾顶,使所述推杆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下始终保持所述工件与所述隔片及隔件之间的咬合密度,保证产品不会在抛光过程中出现除抛光面外被抛光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工件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申请工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17]图3为本申请抛光机构的立体组合图;
[0018]图4为本申请抛光机构的剖面图;
[0019]图5为本申请夹具的立体组合图;
[0020]图6为本申请夹具部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7为本申请夹具的隔片的立体图;
[0022]图8为本申请夹具的隔件的立体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0024]工件-10;环体-11;中孔-12;分隔板-13;抛光面-14;凸伸挡部-15;盖板安装槽-16;模块安装槽-17;支架-20;连接板-21;连接板体-211;加强板-212;轴承安装板-22;固接部-221;轴承安装部-222;轴承-223;机械手固定件-23;连接部-231;主体框-232;安装孔-233;尾顶-24;水平部-241;顶板-242;销钉-243;铜套-244;推杆-245;推杆主体-2451;推顶端-2452;弹簧-246;锁紧块-25;夹具-30;串杆-31;隔片-32;隔片环体-321;隔片孔-322;隔
片凸部-324;侧缘凹部-325;隔件-33;隔件环体-331;隔件孔-332;凹台-334;侧围部-335;隔件凸部-336;侧缘台阶-337;端锁件-34;手柄连杆-3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8]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申请以X方向为前后方向的前方,以Y方向为左右方向的右方,以Z方向为上下方向的上方。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用于装夹工件进行抛光,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串杆、依次套设于所述串杆上的隔件、以第一方向套设于所述串杆上的工件、套设于所述串杆上隔片、以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套设于所述串杆上的工件、套设于所述串杆上的隔件及套设于所述串杆两端并分别抵持所述隔件的端锁件,所述工件包括中空形成有中孔的环体、自所述环体上下两端内侧凸出形成的分隔板,所述环体的外周面为抛光面,所述分隔板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盖板安装槽与模块安装槽,所述模块安装槽咬合于所述隔件上,所述盖板安装槽咬合于所述隔片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件包括隔件环体、前后贯通形成于所述隔件环体中间的隔件孔、自所述隔件孔周缘的隔件环体在前后方向上凸出形成的隔件凸部及自所述隔件凸部外周缘凹陷形成的侧缘台阶,所述工件的模块安装槽收容所述隔件凸部,所述模块安装槽外周的环体收容于所述侧缘台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还包括自位于所述模块安装槽一侧的环体上下两端凸出形成的凸伸挡部,所述串杆穿过所述工件的中孔,所述隔件还包括形成于所述隔件环体上下两侧的凹台及自所述凹台外周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围部,所述凸伸挡部收容于所述凹台内并被所述侧围部所保护。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套设于所述串杆两端的两个隔件只在前或后一侧设有所述模块安装槽,其余所述隔件在前后两侧均设有所述模块安装槽及凹台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包括隔片环体、前后贯穿形成于所述隔片环体中间的隔片孔、自所述隔片环体前后两侧且位于所述隔片孔外缘分别凸出形成的隔片凸部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景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美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